黃榮生/貴州省盤州市石橋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553503
母豬生產性能是豬繁育系統中的重要核心技術,在生產飼養中人們往往只關注母豬生產性能的逐步提高,但卻忽視了母豬繁育體系中產科病防治。尤其炎熱的夏季,在溫度、濕度較高的環境下,母豬分娩后炎癥的發病率逐漸上升。鑒于這種情況,就夏季母豬產后炎癥的感染因素進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對應的預防措施,為今后高效防控夏季母豬產后炎癥的發生提供參考性指導。
1.1 初產母豬飼料供給不合理在規
模集約化養殖場中,后備母豬性成熟缺乏典型表現,容易錯過最佳配種時間。較多的養殖場往往選擇初產母豬第二次發情時采取配種措施。第二次發情時,母豬在生理上基本已經達到了性成熟,但發情時間短,排卵數量少,進而導致受胎率較低。若在妊娠后期,一味地追求營養,過量補料就會導致母豬營養過剩,而過剩的營養物質會被胎兒吸收,致使胎兒體重偏大.此時的初產母豬仍處在生長發育階段,尚未達到體成熟的標準,骨盆發育較不完全,盆腔開口較小,則在分娩時很容易出現難產,胎兒會卡在骨盆腔內,使分娩危險系數增高,引起母豬盆腔、子宮炎癥的發生。
在走訪調查中發現,部分養殖場對于妊娠母豬的飼料配方中缺乏青綠多汁飼料的配比,導致妊娠母豬體況過肥,在脂肪大量堆積的情況下,妊娠母豬的子宮和陰道平滑肌的蠕動能力減弱,在分娩時容易發生產道受損,進而發生產后炎癥。飼養管理者一定要根據初產母豬母豬的妊娠情況和胎兒在母體內的生長規律適時、適量進行合理有序的補料,若補料不及時或補料過多,都會增加難產的危險系數,導致母豬產后炎癥的發生。
1.2 限位欄減少母豬運動在規模化、集約化豬場,對于妊娠母豬的飼養較多會采用限位欄飼養。這種飼養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母豬流產,但是卻大大減少了妊娠母豬的運動量。在妊娠母豬長期缺乏運動的情況下,分娩時會宮縮無力,使得胎兒無法產出;缺乏運動的妊娠母豬有時還會出現便秘的情況,增加了產后炎癥的隱患。只有讓妊娠母豬有適當的運動量,才可以使臨產母豬體質強健、四肢有力,有利于分娩,避免產后炎癥的發生。
1.3 環境消毒不徹底環境消毒是飼養中重要的工作環節,但往往容易被忽略。在生豬養殖生產中使用不正確的消毒藥物和方法也會導致消毒不徹底。尤其是在夏季,大量的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蟲容易滋生繁殖,如果飼養環境中消毒工作沒有做到位,環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會感染妊娠母豬,工作人員會在接產時也會將外界的細菌帶入產道、子宮內,產道受到病原菌的侵犯而引發炎癥。
1.4 接產方式不正確有些技術員為了縮短母豬分娩的時間而進行盲目的助產,在母豬可以順產頭仔的情況下也要人為進行干預,擾亂了母豬分娩時產道正常蠕動的功能,助產不當還會引起產道的損傷,傷口在炎熱的夏天不易愈合,處理不當就會導致病原菌感染,極易引發母豬產后炎癥,同時還會降低母豬的利用率。
2.1 合理飼養夏季高溫的氣候易造成母豬采食量下降,只有調整飼糧配方才能提供足夠的能量。應在原有配方的基礎上適當增加蛋白質、礦物質的含量;在夏季飼喂的時間應調整為早晚氣溫較低的時候選擇濕拌料進行飼喂;在保證采食量足夠的同時,更要注意保證母豬自由飲用清潔的飲水,以免影響機體散熱??梢栽谀肛i定位欄下方加裝1個飲水器,方便母豬不用站立飲水的同時也可以防止母豬因時常站立喝水而壓到仔豬,導致仔豬窒息死亡。還要定期對飼料進行檢查,使用較好的脫酶劑,對飲水器有無堵塞的情況實時檢查,確保母豬的營養和飲水的充足。
2.2 科學管理在保證合理喂養的同時,更要注意科學的管理。因在產床上設計活動欄,保證母豬有一定的運動量,讓初產母豬在產前1個月適當進行運動,增強體質,減少難產的概率,減少母豬炎癥的產生,提高仔豬的成活率。
加強對環境的消毒,母豬分娩前要選擇正確的藥物、按照嚴格的消毒程序對環境進行全面徹底消毒。飼養人員在接產時要按手術操作規范做好消毒工作,母豬產仔后要及時清理胎衣和污物,同時給母豬注射消炎藥物。
加強對技術人員的專業性輔導。根據母豬體況,減少盲目助產,在發生難產時,要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相應措施,避免催產素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