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仁吉/青海省門源縣畜牧獸醫站 810399
我國養羊的歷史悠久,因羊肉具有良好的營養價值,幾千年來,一直被廣大養殖戶所喜愛,然而各種羊疫病的流行是羊群養殖過程中的一大阻礙,阻礙了養殖的正常發展,影響了養殖的正常效益。
羊疾病主要是以傳染性疾病、普通病和寄生蟲病三類為主。其中,傳染性疾病的防控最為關鍵,比如由布氏桿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牛、羊、豬易感,且可由牛、羊、豬傳染給人和其它家畜,傳染性極高;再比如羊痘,造成羊群集體被感染,且死亡率極高,已被國家列為甲級動物傳染病等。這些病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引起了不同程度的流行,給畜牧業的正常發展和人類的健康帶來威脅。。
2.1 營養不全面高原養殖一般以放牧飼養為主,因此容易被養殖者忽略羊群本身的營養需求。沒能合理充分的考慮羊群的飼料來源。尤其在一部分舍飼養羊中,羊群的飼料種類單一、搭配不合理的現象嚴重。導致羊群在生長過程中體質下降,從而發生各種疾病。
2.2 缺乏專業知識在高原地區的養殖業中,由于交通不便,信息流通不全面,養殖戶一般都采用的傳統養殖方式,而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在羊群的養殖上也要及時做好調整和轉變。尤其是在青海、西藏這些地區,由于經濟條件的限制,養殖人員缺乏專業的理論支持。缺少先進技術的輔助,在羊病的治理和預防工作中出現了很多問題;由于缺少專業的獸醫技術人員,養殖戶以農名居多,文化程度低,不能達到疫病防控的要求。消毒、驅蟲等動物醫療的工作做的不全面,在控制疫病的流行中起不到很好地效果,可能進而加劇了傳播。
2.3 羊舍的衛生不達標高原羊群養殖雖然主要以放牧為主,但羊舍的衛生也很重要。養殖戶對羊舍衛生狀況的忽略,加上由于條件限制,養殖戶缺少專業知識,對羊舍位置、內部布局的選擇不合理,很大程度上導致了羊疾病的傳播。而科學的羊舍結構規劃是保證羊健康的前提。據了解,在高原地區的養殖中除大型養殖場外,修建羊床的幾乎沒有,大多數養殖戶則為了節約成本,直接將羊在地面上飼養,使羊舍環境越來越差,阻礙了防疫的正常進行。
針對高原羊疾病的防控難點,做出應對措施,是各大養殖戶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從以下幾點進行探討。
3.1 做好日常消毒工作,保護羊舍環境羊舍環境能夠直接影響羊疾病的流行,做好羊舍環境的改善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疾病的出現。規劃好羊舍的內部結構,定期的清理羊群排泄物,并且做到定期的消毒,保持羊舍內部干燥,保持空氣流通。羊舍的規劃上要多學習專業的理論知識,選擇在地勢較高,水源充足的位置。同時,要做好對羊群飼料的管理,防止飼料變質并交替更換使用消毒藥水,避免產生耐藥性[2]。
3.2 加強疫病監控管理對羊群的健康狀況做好監管,以防止患病羊引起疫病的進一步的傳染。建立健全疫病監管和報告制度。實時檢測疫病情況,一經發現陽性羊,應立即經行無害化處理。并且要根據傳染病的發病季節,定期做好羊群的疫苗接種工作,提高羊群的抵抗力。
3.3 科學化的管理牧場養殖的流動性大,羊群密度大,感染疾病的機率高。因此,做好科學化的管理是防控疫病的關鍵。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提高養殖人員的責任意識,約束養殖人員的工作行為習慣。
高原羊群的養殖對羊病的防控工作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做好疾病的預防和控制就需要從疫病流行的原因入手,結合特定的自然環境和人文條件,有組織有計劃的經行科學養殖,改變傳統的養殖方式和理念,對羊舍的衛生,養殖人員的專業知識、監管力度等做出相應的應對策略,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利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切實減少羊疫病的流行,促進養殖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