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東波/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動物衛生監督所 518101
1.1 生豬屠宰檢疫制度有待健全生豬屠宰檢疫制度有待健全,主要體現在沒有將檢疫流程落實到位、沒有根據有關規定粘貼標志以及證件不全等。在進行生豬屠宰檢疫時,有些屠宰點沒有制定生豬屠宰檢疫制度,這樣就難以保證豬肉質量安全。盡管生豬屠宰檢疫制定各項可操作細則,然而在實際執行中還是有很大的難度。因為當前的法律法規沒有嚴厲處理生豬沒有檢驗的行為,多數屠宰場為了追求更多的經濟利益,有意躲掉檢疫,隨便進行屠宰。
1.2 生豬屠宰檢疫監督尚未落實就生豬屠宰檢疫來講,有關監管部門的工作流程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沒有真正落實監管工作。尤其是農村地區,經常出現生豬散宰的情況,很難實現統一管理,市場中經常流入有問題的豬肉。在基層地區,由于有各種影響因素,多數地方生豬檢疫只是流于形式主義,幾乎沒有實際落實,而且不管是指導檢查工作還是督促檢查工作,都不能積極開展,造成許多問題豬肉出現在市場上,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
2.1 注重宰前檢疫宰前檢疫,是檢疫檢驗待宰生豬活體,在生豬屠宰檢疫檢驗中是不可或缺的構成部分。通過宰前查驗《動物檢疫合格證明》以及免疫耳標,可以確保待宰生豬有清楚的來源途徑,對于疫區生豬,一律禁收。當前,我國多數城市都已經制定生豬供應基地制度,明確提出基地養豬場需要對各方面使用情況進行全面記錄,比如:飼料添加劑以及藥物等,而且根據規定將免疫耳標佩戴在基地生豬上,此方式可以從根本上確保豬肉質量安全。作為檢疫檢驗人員,需要親自到現場進行檢查,對待宰生豬的體表以及行動等等信息仔細觀察,很有可能找到患病豬,所以必須要注重宰前檢疫,強化宰前巡查,在屠宰前力求將所有病死豬都去除掉,這是確保豬肉質量安全的主要檢疫手段。
2.2 優化屠宰、運輸和存儲環境在一些經濟落后的山區和農村地區,屠宰設備守舊,很多地區都無定點屠宰場,生豬屠宰通過個體作坊形式,出現在各個居民區,不具備集中性,有些是在集貿市場屠宰和售賣同時進行,與有關規定的要求不符,讓屠宰活動難以嚴格監管,無法認真執行屠宰檢疫執法。一些地區以及鄉鎮,盡管可以實現定點集中屠宰,然而屠宰設備落后,定點屠宰場衛生環境惡劣,豬肉制品運輸方法缺乏嚴謹性,容易埋下諸多食品安全隱患[2]。因此,對于基層檢疫來說,不僅要實現定點屠宰和集中檢疫的規范化,而且要建立和健全冷藏售賣制度和生豬冷鏈運輸制度。積極探索與基層地區情況相適應的生鮮肉冷藏柜銷售制度以及冷鏈運輸制度,減少生肉制品腐損出現概率,保證在流通環節中可以科學控制生鮮肉質量安全,確保肉制品食品質量毫無問題。
2.3 改善檢測設備,提升檢測人員檢疫能力基層檢疫設備數量不夠,很多鄉鎮地區依舊尚未設置檢疫實驗室,平時生豬屠宰檢疫設備不先進,在檢疫工作中只可以憑借自己以往的工作經驗,這樣沒有科學依據。并且因為基層工作環境沒有良好的福利待遇,難以留出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尤其是是專業知識豐富和工作經驗多的官方獸醫,進而導致生豬屠宰檢疫工作不能順利進行。應設置鄉鎮級檢測點,不斷提升縣市級監測站的檢測水平,讓鄉鎮具備基本的疫病檢測能力,即便是復雜的檢測項目,也可以迅速將檢測材料送到,對檢測結果認真反饋,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為生豬屠宰檢疫以及執法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此外,作為職能部門,必須要將屠宰檢疫人員的編制制度真正落實到位,事業單位可以制定相應的選聘考核制度,促使檢疫把關人員不斷提升自身的職業素質以及專業能力。通過加強對生豬屠宰檢疫人員的各方面培訓,比如:職業操守培訓以及業務培訓等等,不斷提升他們的工作效率以及法律意識,保證生豬屠宰檢疫工作可以正常進行。
豬肉安全問題直接影響人們的安全飲食,身體健康。因此,作為國家有關部門,必須要積極優化有關政策,重視生豬屠宰檢疫工作的監管,不斷提升檢疫人員的專業素質,進而在最大限度上滿足新形勢下人們對于食品安全的需求,更好的保證豬肉質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