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畜牧獸醫站 810799
生豬養殖業是許多地區的主導產業,對推進農村地區的脫貧致富具有重要的作用。受非洲豬瘟影響,我國有些地區的生豬飼養量和存欄量明顯下降。雖然有些地區的政府已經出臺了相應的扶持政策,但是由于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非洲豬瘟病毒的防控形勢仍然比較嚴峻,生豬恢復生產的進程還存在一些問題。
2.1 受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非洲豬瘟疫情蔓延到我國之后,沒有特效的藥物預防該疾病,一旦發病,死亡率高,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打擊養殖戶的養殖信心;當前生豬養殖的價格比較高,也使一些養殖戶開始頻繁的進行跨區域生豬調運,在運輸的過程中如果消毒不徹底,很容易導致非洲疫情病毒的傳播和蔓延,存在著很大的風險;有些地區的中小型養殖戶的防疫條件比較差,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控非洲豬瘟疫情,導致非洲豬瘟防控形勢仍然比較嚴峻。
2.2 繁殖母豬的存欄量下降,恢復比較困難受疫情的影響,許多地區的生豬養殖戶為了應對疫情風險,開始縮減產能,導致能繁殖的母豬存欄量大幅度下降,現階段的生豬價格持續偏高;許多養殖戶存在恐慌的心理,怕疫情會出現反彈,在短時間內不想恢復生產。
2.3 生態環保制約發展,養殖成本增加隨著國家對生態環境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許多養殖場都面臨著畜禽糞污排放治理的局面,有的規模化養殖場為了適應新的發展形勢,開始進行環境保護設施的建設,增加了養殖成本。出于環境保護監督管理的壓力,許多養殖戶面臨資金困境,紛紛開始轉行或者停止生豬養殖。
2.4 生豬養殖用地不足想要實現生豬養殖的規模化發展,需要擴大生豬養殖用地占地面積,但容易造成污染,許多地區都不愿意拓展生豬養殖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和生態環境保護力度的提升,許多地區沒有建設生豬養殖場的條件,山區比較適合規模化生豬養殖,但是養殖土地比較少,在土地規模、交通運輸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養殖成本比較高,許多養殖戶不愿意投資。
2.5 養殖政策的扶持力度不突出國家實施精準扶貧政策以來,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脫貧工作。但是用于生豬及其它畜產品發展的資金量比較少,不能很好的調動養殖戶養殖的積極性;加之受到疫情和市場價格波動的影響,許多養殖戶還沒有恢復養殖信心;現階段生豬養殖業中的保險政策只針對能繁母豬和育肥豬兩種,不能滿足當前生豬生產的實際需要。
3.1 擴大生豬養殖政策的覆蓋面為了提高生豬養殖戶的養殖信心,不同的地區應該根據發展的實際情況從多方面給予養殖戶以政策支持,可以從資金引導、法律法規約束和政策制定等方面引到生豬養殖業向著規模化和集約化的方向發展;在扶持生豬養殖的過程中,加大對疾病的防控和環保工作力度,對于符合環保和防疫要求的養殖戶給予銀行貸款、財政扶持等方面的支持。
3.2 建立專項扶持資金結合地區畜牧養殖業發展的情況建立專項扶貧資金,對重點的養殖戶進行政策的引導。引導養殖戶升級,改造養殖安全防護措施,使用現代化養殖設備,加大污染防治設施的建設結合,自身的經濟情況擴建現代化養殖圈舍;建設現代化畜禽屠宰加工廠,建立現代化的飼料生產加工基地,保障養殖戶的屠宰工作順利進行;重視畜牧獸醫服務監督管理隊伍的建設,提高動物疫病的診斷能力和水平。
3.3 建設綠色生態養殖模式在生豬養殖過程中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保證生豬養殖和環境保護并重。合理布局生豬養殖場,合理進行生豬屠宰的加工,不對周圍的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引導養殖戶建立堆糞場,促進生豬養殖的規模化和標準化發展;在山區養殖業中,采取種養模式結合的原則,將動物的糞便作為農業發展的基礎原料,實現畜牧業和農業的雙贏,更好的促進我國畜牧養殖業向著生態化方向發展。
3.4 科學規劃,建立生豬產業深加工鏈可以引導當地的企業建立肉制品加工廠,利用企業的資金,打造生態養豬樣板場;建立適合本地區發展的畜牧業產品品牌,提高市場競爭力;完善冷鮮肉品流通和配送體系,實現生豬養殖場、屠宰企業和豬肉制品加工企業的有效對接,加強生豬產業深加工鏈條的發展。
3.5 強化服務能力和水平在生豬養殖的過程中,科學防疫工作非常的重要。為此,相關的工作部門應該采取有效的防疫措施,加強基層農業綜合服務站的建設,提高防疫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水平,對專業團隊進行技術培訓,堅決避免疫情的反彈,促進我國生豬養殖業的快速恢復發展;加大動物防疫經費的投入,建立專門的動物防疫資金,重視動物防疫工作基礎設施的投入,保證防疫工作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