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祝瑪/四川省木里縣農業農村局 615800
木乃爾什/四川省涼山州畜牧站 615000
張亞霽/四川省西昌市畜牧站 615000
李英林/四川省涼山州動物疫病防控中心 615000
黃牛人工授精站的建立應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充分考慮建站地點的能繁母牛數量、交通條件以及建站后的配種效益等,盡量建在交通方便、能繁母牛相對較多的鄉鎮。
通過舉辦講座和現場觀摩學習,加強人工授精技術人員和肉牛養殖戶的培訓,讓養牛戶掌握如何觀察母牛發情癥狀,母牛懷孕期間的護理和飼喂等知識;技術人員應根據黃牛發情時間、適時掌控輸精時間,同時能夠熟練進行人工授精的操作技能,以便順利完成人工授精任務和提高肉牛的受胎率。
配種前先健全養殖戶信息和設計好母牛配種記錄登記表、母牛繁殖記錄表,做好配種、產子登記并長期存檔。充分應用手機、網絡等現代通訊工具和養殖戶溝通,了解母牛發情情況和母牛受孕情況,便于確定合適的輸精時間。
黃牛的繁殖受胎率直接受到飼養管理水平的影響。我縣對于黃牛飼養大多采用粗放式管理,搭建的圈舍相對簡陋,不僅無法滿足黃牛的環境條件的需求,并且衛生條件較差,再加上料位和水位分布不均勻,采食和飲水無法得到保障,致使黃牛體質較差、生長速度緩慢、增重不足、均勻度較低等,針對目前現有實際狀況,需要及時提高飼養管理水平,改善牛舍條件,增加防寒保暖和防暑降溫設施,合理安排水位和料位,滿足黃牛采食飲水需求,促使獲取均衡的飼料營養,增強能繁母牛體質,為提高人工授精率和母牛受胎率奠定基礎。
為了提高繁殖母牛的受精率,需要認真觀察發情癥狀,以免錯過最佳時機配種而影響受胎率。牛的發情時間相對較短,但是發情癥狀比較明顯,通常表現食欲下降、采食量減少、站立不安、頻繁鳴叫,觀察陰唇可以看到明顯發紅且有粘液附著,這時就可以判斷母牛開始發情,需要適時進行配種工作。
在發現母牛開始發情后,當母牛能夠接受公牛爬跨時,應立即開始第一次人工授精,為了提高受精率需要在第一次輸精后經過10小時左右的時間,再進行第二次人工授精。每次均使用1支精液。建議在早上發情后的母牛可以安排下午做人工輸精,在下午發情的母牛安排次日早上做人工輸精,這樣可以正確掌握輸精時間,從而能夠最大程度地提高母牛受精率。技術水平較高的可以通過母牛直腸來檢查卵巢的發育程度,在確定卵泡發育成熟后立即采取輸精,可以把握最佳輸精時間和獲取較高的受胎率。
黃牛人工授精時的衛生要求必須嚴格,在輸精前必須對輸精器械進行清洗和消毒。各種器械用后用肥皂水或2%的小蘇打水洗刷除去污物,再用溫開水沖洗干凈后用75%的酒精擦拭和吸注消毒,并在酒精火焰上烘干,每配種一頭母牛使用一支消毒后的輸精器,一次性手套務必使用一次。
先用鑷子將細管凍精從液氮罐內取出,放入38℃-40℃水中解凍30秒,保證精液均勻升溫。然后剪去0.5厘米左右封閉端裝入輸精槍備用。為了提高受精率需要將解凍后的精液在30分鐘內輸入繁殖母牛的子宮內。
輸精前先清洗和消毒輸精器械和母牛后部軀體,避免污染精液影響輸精結果。輸精采用的操作方法主要是直腸把握法,先保定好母牛,輸精人員一只手戴上膠手套并涂抹潤滑劑,伸入直腸排出積糞,同時握住子宮頸,另一只手將輸精器斜插入5~10cm后再改為平插,然后雙手配合將輸精器內的精液推進子宮內,最后抽出輸精器,整個輸精工作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