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偉,陳建軍
(1.江蘇省如東縣城中街道畜牧獸醫站,江蘇 如東 226400;2.江蘇省如東縣岔河鎮畜牧獸醫站,江蘇 如東 226402)
生豬養殖糞污處理是難點,表現在養殖發展無規劃控制,有些地區飼養密度高,糞污不能就近利用;綜合利用水平低,糞污利用方式單一、利用能力不足;養殖面廣,糞污治理設施建設困難、糞污運輸困難,水沖糞增加糞污處理難度和成本;糞污、沼液還田費時費力,利用瓶頸難突破;有些養殖者環保意識差,糞污直排河道溝塘。這些不利因素影響農村生態環境,制約著畜牧業的發展。為消除養殖糞污對環境的影響,可推行以下糞污處理技術:
養殖場實行雨污分流,排污道和糞污不得露天暴露。禁止水沖糞,推廣漏糞板清糞。蓄糞池上鋪設漏縫板,生豬糞尿從漏縫板漏入蓄糞池,存儲發酵一定時間后一次性清出。
漏糞板清糞不用水沖,可實現糞污源頭減量化,且能保持豬舍干燥、通風,減少病菌滋生,解決了豬場水泡糞問題,為糞污進一步治理提供了條件。
該生物降解技術是由枯草芽孢桿菌、脫氮副球菌、糞球產堿菌多種益生菌組成共存菌集,由木屑(干樹枝、廢木材)及秸稈、菜籽殼、稻殼等農業廢棄物作輔料,將益生菌與輔料按一定比例混合,組成具有分解消納糞污功能的降解堆。只需將糞污混入降解堆,糞污中的有機物則被益生菌降解與消納,水分會被降解過程中產生的高溫揮發。將糞污混入降解堆,每半年添加一次菌種即可實現自動降解。一般0.2~0.5 m2發酵床可處理一頭豬的糞尿。
降解堆在消納糞污的同時產生有機菌肥,有機菌肥可直接還田使用。由于糞污中的氨氮物質被微生物及時降解,可基本消除糞污惡臭。
養殖場除自建蓄糞池蓄糞外,可根據養殖量及土地承載能力,在田間配套建設一定規模的田間蓄糞池。豬糞由豬場或專業服務組織運送至田間池存儲、腐熟、發酵,農田需肥季節人工或機械噴施還田。田間蓄糞池要求防雨、防滲,有防護措施,設立警示牌。
此外,養殖場糞污還可通過沼氣池發酵處理,沼液沼渣還田利用。養殖場可流轉成片土地,實現種養有機結合,糞污就近利用。
糞污還田困難的,可建立清運服務體系,實行有償治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