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建立
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河南省周口市深入摸排掌握疫情對全市脫貧攻堅工作的影響,準確把握脫貧攻堅收官階段的形勢,不斷完善強力推動脫貧攻堅的機制,著力解決貧困群眾增收、扶貧項目復產和政策落實等難題,保持攻堅態勢,強化攻堅責任,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確保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確保高質量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2020年,周口市將全面解決“三保障”突出問題,全面完成剩余4.51萬人口的減貧任務。剩余脫貧攻堅任務艱巨,新冠肺炎疫情帶來新挑戰,部分貧困群眾發展的內生動力不足,未脫貧的群眾脫貧難度加大,已經脫貧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難度加大。疫情下的周口脫貧攻堅工作面臨嚴峻挑戰。
周口市是外出務工大市,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家庭約三分之二的收入來自外出務工。疫情前期延遲企業開工、嚴控交通和人口流動等措施,農民工就業集中的中小服務業企業受疫情沖擊較大,貧困人口務工機會及工資性收入受到影響,短時間內收入減少,面臨失業風險,很可能出現因疫致貧、因疫返貧的回歸現象。
前期疫情防控中,一些農村地區封村封路、城鎮地區延遲企業復工等措施,阻礙了農資產品“運進來”和農產品“售出去”,對農戶生產活動和部分產業扶貧項目開展造成阻礙。部分飼養家禽和牲畜、種植蔬菜和經濟作物的貧困戶和產業扶貧項目,受疫情影響,養殖和售賣難以正常開展,遭受生產成本增加和經營收入下降的雙重影響。
飲水安全工程、農村道路等項目開工不足,不能按計劃推進。“三保障”工作可持續性壓力較大,主要體現在醫療和教育兩個方面。剩余貧困人口近70%是因病、因殘致貧戶,有更大的醫藥需求,疫情防控加大了貧困戶及時被救治的難度。
疫情防控初期,因疫情防控減少接觸的需要和疫情防控分散政府精力,掛職干部和駐村工作隊暫時無法到崗,幫扶工作計劃和任務開展進度遲滯,地方貧困治理能力、基層干部組織動員能力面臨更大的壓力。
脫貧攻堅工作艱苦卓絕,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響,各項工作任務更重、要求更高。周口市積極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凝心聚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脫貧攻堅,加強領導是根本。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脫貧攻堅越到最后越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周口市堅決扛穩脫貧攻堅的政治責任,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體系,盡銳出戰、全力以赴。一是領導干部示范引領。落實市級領導干部聯縣掛鄉包村和扶貧日幫扶制度。周口市級領導帶頭走村入戶、訪貧問苦,推動解決脫貧攻堅實際問題。開展四級書記遍訪貧困對象行動,貧困縣黨政正職每月至少5個工作日專題研究推進扶貧工作,形成全市大攻堅格局。二是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統籌協調。研究出臺《周口市關于深入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若干意見》等系列文件,召開脫貧攻堅誓師大會等系列會議,推進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充分發揮市13個重大專項指揮部牽頭抓總作用,推動形成合力攻堅格局。三是市直行業部門專項推動。教育、醫療、住建、水利等“兩不愁三保障”主要部門出實招、求實效,確保各項扶貧政策落地。四是基層黨組織集中攻堅。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黨建的“引擎”作用,完善到村到戶到人幫扶措施,用好駐村第一書記尖兵,彰顯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對所有貧困村和任務較重的非貧困村派駐了2999個工作隊、11235名工作隊員。
聚焦疫情期間扶貧產業節后復工緩慢、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受阻和一些扶貧項目未能及時開工等難題,周口市委、市政府科學研判,及早謀劃,拿出超常規舉措加以解決,做到“四個著力”。一是著力解決扶貧項目開工復工難題。出臺《周口市關于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做好產業扶貧、金融扶貧、項目建設的通知》等系列文件,通過減免扶貧車間租金、建立產業發展運輸和銷售綠色通道、簡化審批手續加快開工步伐、給予帶貧企業以獎代補政策等方式,盡可能確保扶貧項目及早開工建設、扶貧車間盡快發揮帶貧效益。二是著力解決貧困群眾務工增收難題。強化分類管理,全面摸排掌握務工人員基本信息和就業意愿,有針對性地解決務工難題。在復工復產單位的用工需求上,優先推送貧困勞動力,企業就業崗位優先安置貧困勞動力。針對不能外出務工的勞動力或弱勞動力,開設更多公益性崗位吸納就業。三是著力解決生產發展和產品積壓難題。開展技術指導服務,組織農技人員入戶實地指導,掌握貧困戶生產生活遇到的實際問題,以最快的速度恢復生產,積極開展農副產品供給對接活動。四是著力解決政策落實難題。疫情期間,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全面排查掌握貧困戶的困難和政策的落實情況,加強扶貧政策的宣傳力度,對確有困難的群體及時協調相關行業部門幫扶解決。
一是創新工作機制。推進建立防返貧保險機制,對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購買防返貧保險,有效防止返貧。完善政策兜底機制,擴大低保覆蓋面,做到應兜盡兜、應保盡保。完善特殊群體幫扶機制,多種措施促進獨居老人戶和子女“合吃合住”、推廣“五養”模式提高特困群體集中供養率。實行網上辦理貧困證明制度,提高辦公效率,解決縣域外貧困群眾上學、就醫等方面急需開具扶貧證明才能辦理的事項,最大程度方便貧困戶。二是實施掛牌督戰。對縣市區逐一分析情況,對照退出標準,列出清單和臺賬,統籌各類資源,實行掛牌督戰。對影響脫貧退出的重點難點問題,加強工作調度,明確責任單位和完成時限,確保打贏問題“清零戰”。三是夯實基礎信息。建立縣鄉村三級信息員核實數據信息制度,根據分工逐級核實上報數據。安排專人專班專業設備,開展脫貧攻堅大數據比對,上下聯動,核實整改。市委督查室牽頭督查整改落實情況,確保“戶、表、機”一致,確保賬實相符、賬賬相符。四是扎實問題整改。研究制定《周口市脫貧攻堅“回頭看”工作方案》,明確任務,細化責任,建立市、縣、鄉、村四級聯動工作機制。成立專門工作隊伍,對教育、醫療、住建等9個系統脫貧攻堅工作成效進行大數據比對,發現問題必須逐條整改到位。
周口市聚焦脫貧攻堅領域作風問題開展干部作風大整頓,抓典型、嚴處理,以作風攻堅促脫貧攻堅。一是開展扶貧領域作風整頓。市派7個指導組,暗訪鄉村兩級問題整改情況,深挖干部作風問題。召開扶貧領域干部作風大整頓查處通報大會,共有19個縣直單位、20個鄉鎮主要負責同志作檢討發言,10家幫扶單位和23名幫扶責任人或責任組組長受到通報批評,12名村干部或第一書記受到處分。二是開展扶貧領域專項治理。由市紀委監委成立扶貧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治理指揮部,按照線索開展監督執紀,對扶貧領域腐敗問題從嚴從重查處辦理。市紀委監委80名處級以上干部任分包責任人,縣市區紀委監委領導分包督導,確保監督到戶。三是推進信訪清零行動。將扶貧信訪工作納入各級大信訪機制,實行鄉村日排查、市縣周報告制度。市縣兩級信訪部門設立扶貧信訪窗口,對涉及干部作風腐敗問題,及時轉交紀檢監察部門依法調查處理。四是嚴格落實考核獎懲制度。修改完善市級脫貧攻堅考核辦法,細化在全市重點工作中積極主動及推動不力的縣市區和市級業務主管部門獎懲措施,倒逼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
周口市委、市政府帶領全市各級干部攻堅克難,全面提升脫貧質量,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決定性成績。
農村貧困人口大幅減少。全市累計實現了7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112個貧困村全部出列、84.67萬貧困人口如期脫貧,貧困發生率由2013年建檔立卡時的8.11%下降到0.41%。
貧困群眾收入顯著提高。通過發展產業、帶動就業、扶持創業,貧困地區農村居民發展能力、發展動力和發展活力不斷增強,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4年的7742元增長到2019年的12193.9元,增長57.5%。
貧困地區基礎設施有效改善。“村村通”道路硬化全部完成,全市所有行政村實現了通郵、通客運班車,貧困群眾飲水安全問題得到解決,住房安全有效保障,20戶以上自然村全部通4G網絡,貧困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成率達100%,“六改一增”讓人居環境越來越好。
社會事業長足進步。7個貧困縣小學凈入學率、初中凈入學率均達全省平均水平。貧困家庭學生能夠享受到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蓋的資助政策,阻斷了貧困代際傳遞。政策范圍內貧困人口醫療費用報銷比例逐年提升,達90%。
周口市充分認識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重要性、艱巨性、緊迫性,對標對表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層層壓實責任,級級傳導壓力,強力推進,確保如期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