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學習高中物理的過程中,解題思維能力會對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產生非常直接的作用。所以,同學們需要不斷尋找能夠提升自身解題思維的因素并予以優化應用,調動學習物理的積極性,逐步提高學習成績,促進自身全面的發展。
關鍵詞:高中物理;思維能力;培養方法
高中物理是大學物理的基礎和鋪墊,其內容比起初中物理來說更加抽象,很多同學的學習過程都非常不順利,因此激發同學們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同學們的解題思維能力就顯得非常重要。下面將針對高中物理學習過程中如何培養同學們的解題思維能力進行研究,希望對同學們的學習能有所幫助。
一、探索解題思路
物理題目總是靈活多變的,不過不會變化的是蘊含在題目中的知識和解題規律,因此學習物理還是有章可循的。比如,學習高一階段的物理力學知識時,同學們需要正確理解力學知識中的概念及計算公式,掌控其本質,并能靈活應用在解題中。再如,加速度表示的是物體運動速度的變化快慢,并非運動速度,當物體的加速度是0時,不能認為其速度是0,它是從運動學知識出發對加速度進行分析的。而從受力角度分析,加速度取決于物體自身質量和受到的合力,這是加速度的本質內容。在正確掌握本質內容之后,就可以開始習題的練習,針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在草稿紙上畫出力學示意圖,進而采取正確的解題思路解決題目。
二、妥善處理數學和物理之間的知識銜接
數學知識是解決物理問題的重要工具之一,除了常用的加減乘除四則運算,表達式、幾何等方面的知識也是解決物理題目的重要途徑。因此,同學們在學習時要多嘗試使用巧妙的數學解題思路應用于解答物理問題中。例如,對高一階段的物理課程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同學們可能會遇到和負值有關的問題,明確物理學上的負值和數學上的負值含義的差異,才能夠順利求解與矢量有關的物理題目。另外,在計算勻速圓周運動問題時,可能會用到很多公式,其中角速度、向心加速度等內容都非常煩瑣且枯燥,同學們需要熟練地將數學知識運用到物理計算中,才能夠形成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切實有效地提升解題能力。
三、多進行課外合作學習
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多嘗試與同學之間進行合作學習,共享學習資源。除了在課堂上進行合作,在課下也可以相互幫助。比如,在高一剛開學的時候,可以根據同學們在初中階段學習物理的情況分成幾個學習小組,選取一名性格相對外向、善于組織的同學作為小組長。小組長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出學習計劃,依照課堂上可能會遇見的物理習題組織討論。比如,同學們在學習“勻速直線運動”這一內容時,老師布置了依照實驗設計物理題目的任務,每個小組的成員經過熱烈討論都完成了任務,有的小組還完成了不止一份,借助發散思維就間接上幫助同學們掌握了多種解題方式。另外,在考試結束收到試卷之后,也由小組長組織,在組內交換試卷,為其他組員進行檢查和糾錯,組員之間共同交流解題方式。這樣會使同學之間互幫互助,達到共同提高之目的。
總之,在高中物理的學習過程中,需要同學們不斷鞏固基礎知識,提升思維能力,借助合作學習等方式,全方位積累知識,實現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任海川.高中物理教學解題思維能力的培養[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7(9).
[2]曹中正,高中物理教學解題思維能力的培養[J].理科考試研究,2016(11):
作者單位:1.天津市濱海新區大港第八中學
2.青海省黃南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