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之所以稱小時候叫天藍年代,是因為記憶里那時很少下雨,總是藍天白云。現在的城市孩子都稱之為“灰色童年”。五歲被逼去練琴,練到十五歲,如果一年一級,也能練出個十級來。前些日子我去聽一個從小練琴的小子彈鋼琴,才恍然大悟:人世間對牛彈琴的事不算恐怖,恐怖的是牛對琴彈。站著聽四五秒還沒有問題,聽十幾秒是要苦下決心的。許多自以為好心的家長對此的解釋是:小時候練練,對將來有好處。
至于小時候沒玩,可以等事業成功,功成名就后彌補。但是,他們愚昧到了不曉得童年的玩是最純潔純粹的玩,等功成名就之后所謂的玩,很大程度上是玩麻將,玩撲克。兩者能代替嗎?就算兩者可以代替,你作為一個一生有為最終退休的人,還會不會去約一幫跟你一樣一生有為最終退休的人一起打彈子、釣龍蝦、放風箏、看《葫蘆兄弟》?你們所失去的將一生無法彌補,別以為補個遺憾就跟女媧補天一樣容易。
2
我的小時候在農村度過,農村的確是個好地方,至少可以放聲高歌,不像在城市里,高歌一下——除非唱得特好聽,否則你很快就會收集到各種奇形怪狀的水果。
我的隔壁鄰居曉峰從小就被村里人視為歌王,據說四歲時就已經會自己作詞、作曲、演唱歌曲。后來放棄演藝生涯,改做“時裝模特”,有什么衣服就往身上套,連西裝短褲、套鞋都穿得出來。這是他初中的裝束,只可惜當時沒有人認為他是沖破封建思想的楷模,只覺得沒有眼光。
當時的人剛有穿名牌的意識,只可惜錢包苗條,只好去地攤上買,耐克T裇10塊錢一件,穿了以后頓感大漲身價,管它仿冒與否。那個耐克的勾子是否勾對了方向或者中間又伸出一個小勾子,也可以忽略不計。曉峰顯然是純真得沒有此概念的。當時我在縣城念初中,幾個禮拜回來一次,回來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看他今天展覽哪套衣服。后來曉峰展覽的衣服越來越正規,和路上小子穿的沒什么兩樣,頓感失望。
照曉峰的話,說是念不出書。其實這小子挺聰明的,只是蒼天捉弄,他好好學習,卻是天天向下。
要說打籃球的水平,那曉峰可算頂尖選手。他在足球上差我幾截,便苦練籃球。我兒時村莊里有一個小學,里面有一塊籃板,屬兒童級,低了好幾厘米,曉峰沒事就去抓籃框,對其摧殘不已。就沖著這一點,他就是廣大籃球愛好者的公敵。后來這小子終于改了劣性,不抓籃框了,專練投籃。由于在這塊場地上投慣了,一到正式場地就明顯用力不夠。后來臥薪嘗膽,強身健體,球技大有長進了。
3
曉峰有個哥哥,長他三歲,在同濟大學。果然不愧是“吃在同濟”,他進去一年后,再見面時已經油頭肥耳,大呼同濟沒有白去。而且那小子已經在思想上有飛躍,開始認為自己的名字難聽——春峰。小時候,我們常拿《小草》這首歌嘲他——“春風啊春風,你把我吹綠”。
春峰是一個刻苦學習的好大學生,喜得獎學金3000元,震動全村。于是全村人都立其為榜樣,恨不能為其打個雕塑放在村頭。曉峰、春峰的父親是村長,屬于權威人物。他教育兒子,一般不打,舍不得打,等憋到一定的程度后什么家伙都拿出來了,打起來全村都砰然作響。
在村長父親的教育之下,兩個兒子沒有沾染什么惡習。要知道,在農村,把兒子調養得如此之乖也十分不容易,所以村長的威嚴大為提高,村民有事都去找他,大到老母親被殺,小到老母雞被偷。
4
在小時候的玩伴里,還有一個小子叫春平。在我們村里,最疼愛孩子的家人當屬春平的奶奶,該老不幸一眼失明,照理來說對春平的管教應該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事實不是。她老了,走不遠,所以采取的辦法是千里傳聲,出門大:“春平——”,語氣中有將他大卸八塊的悲憤。可是春平回家后,她一把揪住孫子撫摸不止,令我們虛驚一場。
還有一個非常值得大書特書的人物是偉弟。這小子比我小三天,然而歲數這東西一天也不能缺,就是這三天使我在心里造成一種自己更成熟的形象。
我們村的房子是平行站位的,只有偉弟家的房子體現出一種獨立思想,孤零零聳在前面,獨占龍脈。
這房子的位置可謂是得天獨厚,三面田地包圍,后面是一條小河蜿蜒流過。一只相貌兇惡的大狗被拴在竹林里,我曾想天下大多數武林高手常在竹林里竄來竄去,突然冒出一只武林高狗,配上一個武林高手,倒有《神雕俠侶》中楊過身后那只雕的風范,只可惜在氣勢上還差一點。
這只狗乃集天地靈氣于一身,嗅覺靈敏到過了頭,凡有人在500米范圍內出現都會狂吠不止,然而更奇怪的是,一旦這個人進了5米范圍,那只狗猛然變得乖順無比,躺在地上嗚嗚呻吟。因為嗅覺太靈敏,所以偉弟家難得安靜,而偉弟又是遠近有名的新世紀好學生,胸懷大志,所以風聲雨聲狗聲聲聲不入耳。偉弟的成績只要不遇上重大考試就出奇地穩,想平日他還沒考完,人家就已經知道他考幾分了。
偉弟中考發揮不佳,只考到471.5分,但是那一年區重點的錄取線也是這個分數,所以偉弟可謂考得多一分不多,少一分不少,一點也不浪費。
在我的兒童時代,偉弟熱愛讀書的盛名比我大多了,因為我讀的是野書。在農村,野書不登大雅之堂,而偉弟讀的是正書,天天嘰嘰哇哇什么“個位不夠向十位借,十位不夠向百位借”,借來借去人家都以為偉弟在外邊欠了一筆巨債。偉弟之熱愛讀書,可以體現在每次他來下棋,衣服里都暗藏一本圖書,一旦有空時常誦讀。
他的高中在區中念,離我家不遠。一次我去看望,找半天不見人,原來他正縮在角落里做題目。
天藍年代里一共這么幾個人物,之所以不說童年往事,而說他們長大后的樣子,是因為我們可從他們現在的樣子里看見童年。
(吳月瑩薦自《少年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