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高臺縣堅定不移打贏防控阻擊戰,穩妥有序打好經濟發展總體戰,為企業復工復產打通堵點、突破難點、克服痛點,全力以赴推動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順利完成。
一、兩手抓、兩不誤,統籌兼顧推進“雙線作戰”
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嚴格按照中央和省、市安排部署,堅決扛起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政治責任。一是提高統籌謀劃水平。第一時間傳達學習和研究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批示指示精神,辯證認識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整體謀劃、一體推進,認真研判形勢,科學制定“六穩”舉措,加大政策落實力度,以統籌兼顧之謀和組織實施之能,抓實抓細抓好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力爭做到“兩不誤、兩手抓、兩促進”。二是健全組織領導體系。成立以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任雙組長的疫情聯防聯控領導小組,組建縣級領導牽頭負責的“一辦十組”工作機構,構建起統籌指揮、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疫情防控體系,確保疫情不輸入、不擴散、可控制,為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保駕護航。同時,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全面負責、督導調度,分管領導分片包抓、各負其責,統籌推動復工復產和疫情防控工作,有效落實包行業疫情防控、包支持政策兌現、包經營困難解決的“三包”責任。三是健全督導檢查機制。及時將工作重心從疫情防控向戰疫情、穩經濟“雙線”作戰轉移,全面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全面取消復產復工審批報備手續,把“復前批”變為“進廠督”,從“等你來”到“我下去”,著力在“如何防”上強化指導,在“運行好”上紓危解困,精準有序指導幫助企業復產復工。實行縣級領導與行業部門雙查聯動機制,多次召開會議聽取企業復工復產情況匯報,加大督導檢查力度,縣級領導深入各企業、各行業,及時幫助解決用工、融資、防疫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確保疫情防控不松懈、經濟發展不停滯。
二、分區級、分類別,精準有序推動復工復產
實施分區分級、精準防控,堅持“一企一策”,精準施策,切實提高“彈鋼琴”和“走鋼絲”的本領,引導全縣各類企業安全有序復工復產。一是堅持政府引導,建立復工復產責任體系。嚴格落實縣級領導和縣直部門“點對點”幫扶企業責任制,制定下發了建立縣級領導分片包抓企業復工復產工作的通知,組織行業主管部門分組包片逐一摸排登記,實行網格化、清單化管理,分類推進企業復產復工。至目前,全縣共復工企業352戶,其中工業企業83戶,復工率95.4%;農業企業74家,復工率98.7 %;建筑企業94家,復工率100%;文化旅游企業101戶,復工率77.1%。商貿住宿餐飲服務業方面,全縣33家賓館酒店已恢復營業27家;548家餐飲單位已恢復營業487家;批發、零售等其他經營市場主體復工復產4055家;商場、超市已全部恢復營業。二是壓實防控責任,嚴格落實復工防疫措施。嚴格落實企業疫情防控主體責任,督促企業健全完善“兩個方案”(疫情防控方案、復工復產方案),明確組織機構,細化責任分工,強化防控措施,切實加強風險管控,形成了從行業主管部門到企業、從企業管理層到車間班組的疫情防控全員責任體系。三是強化要素保障,全力幫助企業復工復產。針對原料運輸、企業融資、防疫物資等方面難題,積極協調、統籌調度,先后為企業發放消毒液12噸、醫用口罩4000個、丁腈手套1500副。幫助企業制定詳細接送計劃和行車路線,科學制定返崗復工專項運輸方案,合理精準調度運輸車輛,確保務工人員按時到崗上班、返工不難。一季度,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預計完成工業增加值6235萬元,同比增長12.7%。
三、打堵點、暢流通,全力以赴保障物流運輸
嚴格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傳染”、保通保暢工作要求,著力打通主動脈、暢通微循環,確保人員正常出行和生產生活物資正常流通。一是全面撤除卡口,確保安全暢通。按照省、市“該撤必撤、應撤盡撤”的要求,立即撤除高速公路、國省道和城鄉道路、村社出入口所有交通檢疫站,縣內29輛公交車、147輛出租車、51個班線客車恢復運營,旅游客車恢復省內包車??茖W布置警力,加強縣城、省國道交通秩序整治,確保交通運輸運行良好、安全暢通。二是實施精準調度,助力務工返崗。加大企業用工需求對接力度,組織企業采取包車方式“點對點”運送企業員工安全有序返高離高,著力解決用工難題。至目前,開展線上招聘會3場次,發布用工信息3802條,向外輸轉勞動力20194人,集中接送外來務工人員1987人,幫助11家“扶貧車間”解決用工334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130人)。三是確保物資供應,保障復工復產。開辟重要物資運輸“綠色通道”,所有符合條件的運輸車輛不停車、不檢查、不收費。積極幫助農資經營主體落實貨源,實行供需精準對接、點對點配送,確保產業鏈順暢連通、物流業加速恢復。
四、抓重點、育產業,集中精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緊盯年度目標任務,克服疫情不利影響,有力有序統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工作。一是全力抓好重大項目建設。今年計劃實施各類項目64項,其中:工業項目18項、農業生態項目17項、基礎設施項目17項、社會事業項目12項,計劃完成投資30.52億元。至目前,全縣已開工復工高阿路、解放南北路改造等各類項目42項,預計完成投資4.01億元,同比增長6%。二是持續強化項目建設保障。實行縣級領導包掛責任制和“五個一”工作機制,積極協助解決用地需求、施工管理、資金籌措等方面的難題,全力推動重大項目建設。加大項目協調服務力度,梳理上報政府投資項目44項、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48項、外資貸款項目3項和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項目8戶,申報中央投資、政府債券、防疫信貸支持等資金計劃9.98億元。三是加快推進重點工作任務。農業農村方面,制定出臺縣委一號文件,持續加大對“三農”工作的扶持力度,目前,已完成春播面積13.8萬畝,其中小麥3.8萬畝、商品玉米5萬畝、孜然4.2萬畝;已落實蔬菜面積14.1萬畝,制種14.1萬畝。深入推進國土綠化工作,計劃完成交通大林帶、黑河生態帶、城市綠化帶、工業園區“三帶一園”造林22180畝。目前,全縣春季植樹造林已全面啟動。持續抓好村居風貌提升工作,國開行10432萬元貸款手續正在辦理,已開工(完成)1434戶,其中:新建房屋536戶,改建房屋783戶,拆除115戶。扎實開展“3+1”沖刺清零鞏固提升和“5+1”專項提升行動,實行脫貧監測戶等重點人群 “一對一”掛牌督戰,下達財政扶貧專項資金4098萬元,涉及項目23個。生態工業方面,云昊科技、海川生物等8個項目已開工建設,盛昌新材料等17個項目正在辦理前期手續,濱海金海立、江蘇中貿投等30戶企業正在對接洽談。文化旅游方面,祁連傳奇葡萄酒小鎮目前正在進行規劃設計、招商融資等前期工作;紅色旅游大景區項目已完成“1+8”項目規劃編制,并多次與同濟城市規劃院、絲綢之路研究所、陜旅集團、騰訊文旅集團就債券發行、建設運營等工作進行了對接洽談;血戰高臺場景復原項目已開工建設,預計5月底可完工并進行《血戰高臺》電影拍攝。
五、保六穩、促發展,積極主動落實硬核措施
在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55條和市委、市政府18條優惠政策的同時,制定出臺了高臺縣支持企業應對疫情共渡難關的16項政策措施,力促企業復產復工、達產達標。一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有效發揮政銀企協調對接機制作用,及時召開政銀企對接座談會,主動對接受疫情影響較大或有融資需求的企業,引導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逐個對接落實。二是積極落實財稅政策。健全完善企業應急周轉金制度,縣財政積極籌措資金2000萬元,著力緩解實體經濟融資困難,目前共為9戶企業提供應急周轉金4690萬元。變“企業找政策”為“政策找企業”,加大國務院“六稅”“兩費”十二項政策和省市有關稅費優惠政策宣傳力度,全縣預計減免各項稅費510萬元。三是著力降低企業成本。認真落實援企穩崗政策,對符合條件的參保企業及時按標準返還失業保險費和社會保險費,預計減免企業職工養老、失業、工傷三項社會保險單位繳費部分 967.3萬元。積極落實疫情期間“雙創”政策,累計撥付177戶企業穩崗補貼資金104.8萬元。四是不斷優化政務服務。認真落實“一網通辦”等措施,著力推廣“互聯網+政務服務”,采取24小時電話預約、網上申報、郵寄送達等形式,推動市場主體落地。積極推行投資項目“不見面”在線聯審聯批,變“面對面”為“屏對屏”,變“點對點”為“鍵對鍵”,采取連線洽談、郵寄簽約等方式,確保招商引資“不斷鏈”、項目簽約“不掉線”、項目建設“不止步”。
下一步,高臺縣將繼續按照中央和省市各項決策部署,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任務,努力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降到最低,堅決打贏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線戰役。
(作者系中共高臺縣委副書記、縣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