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施實質性、大規模、普惠性減稅降費,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激發市場活力、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舉措。現階段受中美貿易摩擦等因素影響,經濟運行中短期問題與長期問題、周期性問題與結構性問題交織,面對嚴峻的經濟下行壓力,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作為新時代積極財政政策的主要發力點不斷推進,成為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的一個重要手段。整體來看,減稅降費經歷了“結構性減稅”“定向減稅和普遍性降費”“普惠性減稅與結構性減稅并舉”“大規模減稅降費”的發展過程。全國減稅降費規模由2016年的5000億元擴大到2019年的2.3萬億元,減降幅度前所未有、力度空前。我省正處在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開創富民興隴新局面的關鍵期,擔負著決勝脫貧攻堅、推進生態文明、確保與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重任,落實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政策對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減稅降費政策實施狀況
減稅降費減在當下、利在長遠。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全省新增減稅降費總額200億元左右,其中減稅約占78%、降費22%。減稅包括2019年新出臺政策新增減稅,2018年出臺政策翹尾新增減稅,2018年到期后延續的政策新增減稅億元,占比分別為70.58∶28.16∶1.26。新增因素占絕對比重。
(一)降稅率,增值稅減負重磅發力
進一步深化增值稅改革,是2019年減稅降費的核心內容。增值稅作為我國第一大稅種,是當前減稅政策的重中之重,也是更多主體受益的主要來源。2019年全省7.06萬戶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享受增值稅改革政策,占全省減稅總額的47.61個百分點,戶均減稅10.06萬元。2018年5月1日起,增值稅稅率由17%下調為16%、由11%下調為10%,2019年1-4月有6.64萬戶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翹尾減稅,戶均減稅1.36萬元。2019年4月1日起,制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由16%降至13%,交通運輸業、建筑業等行業的增值稅稅率由10%降至9%,加計抵減,國內旅客運輸服務抵扣等深化增值稅改革政策運行以來,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減稅覆蓋面達到95.9%。
(二)提標準、加扣除,個稅減負惠及民生
2019年全省275.65萬人享受個人所得稅改革紅利,人均累計減稅1172元,累計有172.06萬人無須繳納個人所得稅。64萬人申報享受子女教育、繼續教育、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贍養老人5項專項附加扣除(大病醫療到2020年申報),人均累計減稅761元。
(三)擴范圍,小微企業普遍受益
2019年全省7.53萬戶小微企業享受普惠性減稅降費政策,,戶均減稅3.89萬元。全省94.3%的企業所得稅納稅人受益,只有5.7%的企業所得稅納稅人不符合小微企業標準。有5.29萬戶納稅人享受到將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稅標準由3萬元提高到10萬元的減稅政策,戶均減稅2.09萬元,加上月銷售額3萬元以下的納稅人,全省有98.3%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
(四)降比例,企業社保負擔顯著降低
2019年降費政策以“降社保”為核心,新出臺降低企業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調整就業人員平均工資計算口徑、完善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繳費基數等政策。2019年5月1日開始,社保費減負政策正式落地,單位繳納比例由原來的19%降低到16%,降幅15.8%。
(五)多稅種聯動,所有行業均享紅利
2019年全省減稅共涉及我國現行17個稅種中的11個稅種,減稅過億元的有5個稅種,多稅種聯動普惠性減稅成效顯著。其中,增值稅減稅占全部新增減稅的47.61%,占比逐月提高,深化增值稅改革作為本輪大規模減稅降費的“主菜”效應凸顯;個人所得稅減專項附加扣除;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占全部新增減稅19.7%。全省21個行業大類均享減免優惠,17個行業減稅規模過億元。其中,制造業減稅、批發零售業減稅和建筑業減稅,位列減稅規模前三位,分別占到減稅總額的25.1%、22.2%、11.5%,三個行業超過減稅總額的一半。
(六)各地全面貫徹,減稅政策落實落地
2019年全省累計減稅占稅收收入的13.9%。就地級市來看,蘭州市稅務局減稅規模最大,占全省減稅規模的31.25%。慶陽市稅務局、金昌市稅務局減稅規模分居二、三位,占全省減稅規模的比重分別為5.68%、5.33%,而甘南州減稅規模最小,占全省減稅規模的1.22%。
二、甘肅省減稅降費綜合效應評估
(一)經濟增長效應:緩解了經濟下行壓力
從國民收入支出法評估減稅降費對甘肅省經濟增長的影響,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在總體層面考慮減稅降費對GDP的影響;第二,基于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分別考察減稅降費對消費、投資和出口的影響;第三,基于國民收入的產業構成,分析減稅降費對三次產業的影響。
減稅降費拉動全省GDP增長0.53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分別貢獻了0.06、0.17和0.29個百分點,促進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增長2.28個百分點,拉動投資增長1.9個百分點,緩解出口下降壓力1.01個百分點。
1.總體效應:拉動GDP增長0.53個百分點
(1)大規模減稅降費前后GDP的對比分析
2019年GDP為8718.3億元,與2018年相比現價增長5.73%(可比價為6.2%)。2019年累計減稅占GDP比重為1.71%,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減稅占GDP比重分別為1.42%、2.13%、1.39%和1.93%。與2018年同期相比,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GDP現價增長率分別為10.2%、5.9%、4.24%和4.24%。
從直觀數據來看,在減稅降費政策實施的情況下,2019年甘肅省GDP相比于2018年并未出現下滑,仍保持增長趨勢,反映了減稅降費政策對緩解經濟下行壓力的積極作用。
(2)減稅降費對GDP的效應分析
國際經濟形勢復雜多變與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交織,導致國內企業投資不足、消費疲軟,出口也在一定程度上受阻。為應對當前經濟壓力,2019年起,全國范圍內大規模實施減稅降費政策,以期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增加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以及民營企業的生存與盈利空間,從而帶動就業,刺激消費。作為2019年稅收工作的主題,減稅降費政策帶動甘肅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效應已顯現。
為分析減稅降費政策對甘肅省整體經濟增長的影響,構建如下回歸模型:
Yi=a+β1X1+β2Zi
式中,Yi為甘肅地區生產總值,Xi為稅收減免額度,Zi為虛擬變量,存在減稅降費賦值為1,反之為0,a為截距項,βi為回歸系數。采用線性回歸模型進行分析。
減稅降費政策的落實對甘肅省經濟發展具有積極影響,2019年實施大規模減稅降費后,拉動了經濟增長0.53(下文均采取模型算法)個百分點,減稅降費政策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為9.25個百分點(拉動經濟增長的量與GDP增速的比值,下同)。在現有減稅降費力度不減的情況下,預期到2020年政策效果會進一步釋放,緩解經濟下行壓力的作用會更加明顯。
分產業來看,2019年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增加值累計分別為1050.5億元、2862.4億元、4805.4億元,分別增長5.8%、4.7%和7.2%(可比價)。
基于減稅降費政策對甘肅省經濟增長的積極作用,進一步分產業考察減稅降費政策對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影響。減稅降費拉動全省GDP增長0.53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分別貢獻了0.06、0.17和0.29個百分點。從三次產業自身的發展來看,第二產業受經濟下行壓力的影響較大,經濟下行導致企業利潤空間壓縮,加之國內與省內消費疲軟的影響,從而使以制造業和建筑業為代表的第二產業增加值受到影響。減稅降費降低企業經營成本的同時也增加了居民收入,刺激了居民消費,從而帶動第二產業發展回暖。
總體來看,甘肅省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比相對較高。從政策效應來看,減稅降費對第三產業增加值的緩解作用最大,說明減稅降費政策效應的釋放在第三產業表現得最為明顯。考慮第三產業在甘肅省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例,第三產業對緩解經濟下行壓力的作用最大。大量的小微企業均屬于第三產業,2019年,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降費增強了小微企業獲得感,激發了小微企業的市場活力,帶動了經濟增長并增加了就業。2019年,包括個人所得稅改革、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降費、增值稅改革和降低社保費等領域的減稅降費規模空前,受益面廣,小微企業以及個人的獲得感明顯增強。在國內和省內經濟下行壓力下,減稅降費政策的落地是刺激投資的一劑猛藥,在甘肅省減稅降費政策不斷落實落細的發展路徑下,預期未來減稅降費將持續帶動經濟增長。
2.消費效應:促進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增長2.28個百分點
(1)大規模減稅降費前后人均消費支出的對比分析
2019年全省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累計2.45萬元,與2018年相比增長8.2%,2019年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累計0.97萬元,與2018年相比增長6.9%。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的落實對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且由于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體量大的原因,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對全部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增加的貢獻作用更大。
(2)減稅降費政策對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效應分析
大規模減稅降費對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促進作用為2.28個百分點,其中對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促進作用為3.41個百分點,對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促進作用為0.05個百分點。減稅降費促進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和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增長的貢獻分別為29.32個百分點和41.59個百分點。
減稅降費政策的實施增加了居民收入,基于凱恩斯絕對收入消費理論,整個社會在一定時期內存在特定的邊際消費傾向,收入的增加會使居民出于交易動機和預防性動機的貨幣需求增加,從而使引致消費按照社會邊際消費傾向增加。因此,減稅降費政策的實施在增加居民收入水平的同時,也刺激了居民的消費水平。
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促進了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增長,相比而言,減稅降費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為刺激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增長。從收入結構和收入水平來看,城鎮居民工資性收入規模和收入水平均高于農村居民,以工資性收入為主的居民是個稅改革的主要受益群體。2019年,甘肅省個稅改革新增減稅大部分受益者為城鎮居民。從調查情況來看,包括行政崗位職員、教師、企事業單位職員以及醫務人員在內的城鎮工資性收入群體,在個稅改革后,稅負明顯下降,客觀上表明了收入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城鎮居民收入水平增長的部分會按照社會邊際消費傾向增加消費,使消費水平呈上升狀態。因此,城鎮居民所受減稅降費政策的影響更大,減稅降費明顯增加了其收入和消費信心,進而促進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另一方面,農村居民源于工資性收入規模小、水平低,以個稅改革為主要特征之一的減稅降費政策對農村居民消費支出的促進作用并不明顯。在城鄉收入存在差距且農村居民收入普遍偏低的背景下,農村居民收入中出于交易動機以及預防性動機對貨幣的需求變化不大,減稅降費的當前政策效果使農村居民儲蓄有所增長。從目前來看,甘肅省減稅降費政策對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促進作用主要通過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增長來實現。預計隨著減稅降費政策的延伸,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也會呈增長的趨勢,從而帶動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持續上漲。
3.投資效應:拉動投資增長1.9個百分點
(1)大規模減稅降費前后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對比分析
與2018年相比,2019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6%,增速比2018年提高10.5個百分點。其中項目投資增長4.2%,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12.7%。從三次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比2018年下降9.7%;第二產業投資增長23.8%,其中工業投資增長24.4%;第三產業投資增長4.3%,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增長2.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在大規模減稅降費后,表現出穩健的增長勢頭。
(2)減稅降費政策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效應分析
大規模減稅降費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拉動1.9個百分點。從當前國內和省內經濟發展狀況來看,經濟下行所表現的主要問題之一是社會投資不足,減稅降費正以此為背景,通過緩解企業生存壓力,降低經營成本,從而提高企業利潤空間,增強市場活力。因此,減稅降費政策有助于刺激投資。
減稅降費政策的實施激發了企業活力,增強了企業投資信心,政策的作用效果對降低企業研發成本與增加研發投入影響較大。2018年減稅政策在2019年翹尾減稅中提高企業研發費用稅前扣除比例政策,在201RkvkH1/n1ifzBNChcZJwzqPW19DhEBUNNItQKmlFr8o=9年累計減稅1.85億元,大規模減稅降費的同時,對企業研發投入支持力度增大,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仍然保持平穩增長狀態,為進一步增加私人部門以及公共部門投資營造了良好的基礎。按照現有發展趨勢以及減稅降費規模,隨著減稅降費政策效應的逐步釋放,投資會進一步增長。
4.出口效應:緩解出口下降壓力1.01個百分點
oEAe9ddTtQvqnF44Dk8wvwlTtnoq3TUQltjpaF3I3S0= (1)大規模減稅降費前后出口的對比分析
2019年進出口總值379.9億元,比上年下降3.9%。其中,出口總值131.4億元,下降10.0%;進口總值248.5億元,下降0.4%。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值200.9億元,增長2.8%,高于全省進出口總值增速6.7個百分點,占全省進出口總值的52.9%,比重比上年提高3.5個百分點。
(2)減稅降費政策對出口的效應分析
在國內和省內經濟下行壓力下,甘肅省出口持續走低,2019年實施大規模減稅降費緩解了出口下降的1.01個百分點,凸顯了減稅降費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增加出口的政策效應。另外,從國家層面來看,貿易摩擦導致出口受阻,以減稅降費為主要手段的稅制體系改革在于通過刺激消費和投資拉動經濟增長。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過億的發展中國家中,唯一一個通過內生化的資本原始積累路徑完成了工業化體系建設,并逐步迎來了產業資本的擴張階段。根據成本收益理論以及比較優勢理論,商品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同質看價、同價看質。因此,這也決定了作為世界工廠的我國,早期產品的大規模輸出物美價廉,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加深以及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以低成本維持的高輸出不可持續,特別在近年來,國際經濟不景氣、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企業生產成本陡然走高,出口受阻,企業生產成本增加進一步加重了國內和省內經濟下行壓力。
在此背景下,減稅降費政策通過政府讓利、企業獲利的收益調配機制降低了企業生產成本,擴大了企業盈利空間,使產品的可浮動價格空間擴大,同時增強了企業市場活力,商品國際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從而在成本收益以及比較優勢的作用下,緩解省內出口的下降趨勢,隨著減稅降費政策效應的進一步釋放,這一作用效果也會更加明顯。
(二)行業效應:重點行業政策紅利逐漸顯現
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增加值占甘肅省GDP比重分別為33%和55%,大規模減稅降費的主要受益面也集中于此,特別是以服務業為代表,包含眾多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的第三產業受益最大,為甘肅省長期的經濟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省內以稅收收入為主體的財政收入擴大了稅源。對第一產業具有帶動作用,同時也為第三產業的發展創造條件。由于第二產業對甘肅省國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時,考慮到制造業對甘肅省經濟發展的重要貢獻以及建筑業在全省國民經濟中的支柱產業地位,在甘肅省大規模減稅降費以來,制造業和建筑業受益效果最為明顯。因此,有必要對第二產業進一步細化分析,尤其要分析以制造業和建筑業為代表的第二產業在大規模減稅降費后有何表現。
1.大規模減稅降費前后制造業和建筑業的對比分析
從制造業來看,2019年制造業增值稅累計銷售額5602.22億元,與2018年相比增長8.66%。從建筑業來看,2019年建筑業增值稅銷售額累計3136.43億元,與2018年相比增長34%。無論從制造業增值稅銷售額的體量上,還是建筑業增值稅銷售額的增長率上來看,減稅降費政策的作用效果都已體現,同時也印證了減稅降費對第二產業的促進作用。
2.減稅降費政策對制造業和建筑業的效應分析
減稅降費也促進了各個行業長足發展,在拉動對甘肅省經濟發展具有重要貢獻的制造業以及具有支柱產業地位的建筑業發展上效果明顯,拉動2019年全省制造業增值稅銷售額增長0.81個百分點,拉動建筑業增值稅銷售額增長0.56個百分點。2019年制造業增值稅負擔下降的幅度明顯大于建筑業增值稅負擔下降的幅度,制造業增值稅負擔下降幅度較大,明顯激發了制造業的生產活力,增強了企業市場競爭能力;同時,減稅降費政策對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促進作用也擴大了制造業的銷售額。得益于稅收負擔減輕以及居民消費水平提高的雙重效果,2019年全省制造業生產和銷售規模有所擴大,為進一步推動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以及全省經濟復蘇創造了良好的動力基礎。(未完待續)
(供稿單位:國家稅務局甘肅省稅務局;蘭州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