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學校文化建設、落實立德樹人目標是各級學校德育教育的根本任務,也是弘揚和繼承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凸顯學校辦學特色,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
文化建設的重要之處不僅體現在能夠促進學生精神的成長、心靈的解放以及思想的創新,還在于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個人修養和道德品質。同時,校園文化建設作為學校中極具魅力以及價值的內容,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和人生觀、道德觀和價值觀的形成所起的作用是潛移默化而又舉足輕重的。因此,學校應充分利用德育教育的優勢,在校園文化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使學生受到熏陶和教育。
一、堅持以人為本原則,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應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發展為本”這一原則,將其當作繼承中國傳統文化的出發點以及價值取向,順應時代的發展,讓學生更好地適應未來發展的社會化、個性化以及主體化。教師作為文化的傳遞者,其主要教學目的是實現學生全面發展,讓學生持有優秀的傳統文化精神,進而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陶冶學生的藝術情操,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以及個人修養,為加快祖國建設以及民族文化建設提供有利幫助。
二、合理選擇教育內容,與時俱進傳承文化
學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需要懂得“選擇設計、與時俱進”這句話的含義。選擇是指,學校對傳統文化有選擇地繼承,其中涉及對傳統文化繼承內容的選擇、傳統文化性質的選擇以及繼承方式的選擇。因此,學校在選擇傳統文化性質時,需要選擇一些符合當代文化標準、具有較強生命力的文化;在選擇繼承內容時,要選擇符合學校文化建設以及當前教育需要的文化內容;在選擇傳統文化繼承方法時,需要選擇符合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有效方式,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實際需求,豐富優秀傳統文化繼承的形式,使學生對此項內容產生興趣,進而主動參與其中。另外,設計是指學校對繼承傳統文化的安排以及計劃。簡單來說,就是繼承傳統文化的活動計劃以及教學方案。
三、充分利用實踐活動,繼承優秀傳統文化
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繼承優秀傳統文化,豐富繼承傳統文化的形式以及教育內容。學校可以采取主題活動、學科滲透、綜合實踐活動等多種形式,帶領學生一同學習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進而形成一定的民族意識以及愛國主義精神,將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牢記于心。同時,學校應該構建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加強對學校理念文化的建設工作,使整個校園渲染著濃厚的文化氣息,潛移默化中達到育人的目的,從而更好地實現學校文化建設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
綜上所述,校園文化建設與優秀傳統文化有著緊密相連的關系,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繼承優秀傳統文化,不但能達到育人的效果,還可以將民族精神傳承下去,全面落實立德樹人這一理念。同時,在校園文化建設引領下,應充分了解優秀傳統文化對于學生的重要性,結合時代發展趨勢以及教育趨勢,將傳統文化精神更好地傳遞出去,讓學生們感受到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與價值,使學校獲得文化創新的源頭活水。
本論文為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課題立項號GS[20181]GHB2330)“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朱瑩瑩.淺談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繼承創新優秀傳統文化——以學生參加高職類中藥傳統技能大賽經驗為例[J].才智,2019(27):154-155.
[2]肖淑梅,宋衛澤.試論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高職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9(35):256-257.
[3]張淑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價值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5(21):315-317.
(作者單位:敦煌市郭家堡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