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成才先成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學數學教師在完成自身特定的教學任務的同時也需要發揮學科特點采取必要的措施將德育教育滲透其中,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
小學數學教師在自身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教育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有利條件,有效提升學生的德育素養。
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策略分析
(一)提取有效素材,加強德育教學指導
教師在落實德育教學活動時,如果能夠巧妙地利用一些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素材,就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教師在提取有效的德育教學素材時,主要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第一,從數學教材入手,挖掘德育教育內容,滲透德育教育。數學教材中蘊含著大量的數學故事,都會或多或少地涉及能夠作為培養學生尊敬師長、遵守紀律、舉止文明的素材,而這些素材又能夠有效地幫助小學數學教師落實德育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的德育素養。比如說,教師在講解圓周率時,就可以適當地對教材上提到的祖沖之計算圓周率的故事進行拓展,讓學生了解到偉大的數學家祖沖之在相對落后的條件下計算圓周率的不易以及他的偉大之處,讓學生了解到我們在計算圓周率上領先了外國數學家一千多年。這樣一來,教師就能夠在有效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學生的民族自信的同時,引導學生向祖沖之學習,在學習過程中要積極尋找方法解決遇到的困難,積極發揮聰明才智克服客觀條件帶來的困難。
第二,借助現代信息技術,通過挖掘當前的熱點問題,滲透德育教育。比如,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就可以在上課前的幾分鐘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給學生播放一些正能量的短片,讓學生通過觀看短片來接觸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內容,提升自己的德育素養。比如說,教師可以利用一些社交軟件,引導學生在家長的陪伴下觀看一些與軍運會、閱兵以及兩會等有關國家大事的視頻,讓學生對我國當前的時事有一定了解,在開闊學生眼界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二)豐富教學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參與
由于小學生年紀幼小,所以他們在開展學習時經常出現的狀態是愿意接受新鮮事物卻沒有足夠的耐心。所以,教師在開展德育教學活動時也需要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創新、豐富,以更好地適應學生的這一特點。
比如說,教師在講解“加減法”這一部分的內容時就可以將“數鴨子”的動畫引入課堂,借助動畫來展示鴨子數量的變化,讓學生認識到加減的意義。通過這種方法,學生就會更積極地參與課堂學習,而教師也就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認知能力,使學生具備必要的觀察能力,能夠在與他人的交往過程中對他人的行為、反映進行觀察,進而更好地與他人相處,提升自身的德育水平。再比如說,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通過與小組內成員合力解決同一問題感受到團結協作的力量,認識到團結的重要性,進而提升學生德育水平。總之,教師需要豐富自己的教學方式,通過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的方式,有效提升學生的德育素養,使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得以全面提升。
綜上所述,提升學生的德育素質已然成為當前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點。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也需要積極通過規范自身行為、從教材和生活中提起有效素材以及豐富自身的教學方式等途徑提升學生的德育素養,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淺談小學數學課程中道德教育資源的滲透[J]. 王勝利. 中國校外教育. 2018(32)
[2]小學數學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策略探討[J]. 陳曉霞. 學周刊. 2018(05)
(作者單位:莊浪縣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