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珂:子期你好,首先聊聊《重慶提喻法》的核心——重慶吧。你是重慶人?故事里那些關于重慶的細節,來自從小就耳濡目染的故事,還是專門查找了相關資料呢?
段子期:對,我是重慶人。之前看到一篇文章,提到1933年在重慶拍攝的第一部黑白故事片《歧途》,已經沒有資料可查,于是我就想這部電影的拍攝過程肯定有很多故事。正好之前一個編輯采訪我,讓我開一個跟重慶有關的腦洞,我就提起一個科幻點子,利用時間縫隙拯救重慶大轟炸難民的故事。后來就想說不如把兩者結合起來完成一個科幻小說,很多歷史細節來自資料,但關于故事中電影拍攝的部分就全都是想象的了。
艾珂:說起來重慶這幾年有個網紅身份叫作“魔幻都市”,子期構思的靈感有沒有受到這方面說法的影響呢?你對重慶的這個新名片怎么看呢?
段子期:對,重慶的城市特質跟科幻非常契合,一直有一個把重慶寫進科幻的執念,“魔幻重慶”這種概念化的氣質對這篇小說很有影響。但我最先想到的不是賽博朋克風格的東西,這種印象比較普遍,就想寫點兒不一樣的。重慶的構造,除了視覺的沖擊,在某種程度上給我的感覺更接近一種抽象的隱喻,像重疊的時空,像迂回的電影敘事結構,像前后呼應的詩歌,像兜兜轉轉的愛情,這對我來說是最魔幻的,這個名片我覺得很適合她。
艾珂:是的,我發現這個故事疊詠迂回的節奏給人印象深刻,其中代表性的那一句“重慶,已經不是原來的重慶了”,給整篇小說帶來了一種歷史變遷的淡淡哀傷。特別是其中媒體的變遷,讓身為紙媒從業者的小編心有戚戚。子期的工作與文字和光影聯系密切,你對當前的媒體變遷有怎樣的感觸呢?
段子期:對文字主宰的傳媒時代會覺得挺懷念的,現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我們的注意力被各式各樣的信息牽引,會有些不自主的狀態。媒體變遷、城市變遷、時代變遷,個體好像很渺小,只能去適應它,還好我們可以依靠寫作、特別是科幻寫作來找到一個出口。
艾珂:科幻故事確實是一個可以連接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很好載體。《重慶提喻法》著重將科幻與重慶的歷史變遷相結合,那么子期有沒有想過將小說創作與城市未來的想象結合起來呢?
段子期:也有想過。在近未來,我們可能乘著單人飛行器上下班,有機器人做家務;在遙遠的未來,我們還會在太空建立城市;不管怎樣,更愿意相信未來的城市是更符合人性的、更美好的。
艾珂:希望能看到子期筆下有人情味的未來城市小說喲。想象一下,喊話無人駕駛的車給我們找出全城最得行的小面兒,然后直接騰空到達目的地,在街(gai)邊邊架兩個板凳兒吃得熱火朝天還是多有感覺的嘛。不好意思,出戲了,說起吃我就憨扎勁了……回到變遷這個話題,這個故事里還有一段動人的凄美愛情,主人公們愛而不得,在時空中一次次擦肩而過。子期心目中理想的愛情是怎樣?像故事里這么凄美,像重慶妹紙一樣火辣辣,還是歲月靜好安穩平淡呢?
段子期:我本來還想,要不要讓主人公和愛人在另一個沒有戰爭的平行時空里相遇不再分開,然后還是算了,太過圓滿也許留不下什么余味。而且這本來就是一個充滿遺憾的世界,遺憾讓人學會成長,那種帶著缺憾、憂傷的感受也是挺可貴的,可能過了一定年齡想去體驗反而沒機會了。最理想的愛情就是,互為有趣的知己,互相了解、包容、支撐。
艾珂:說到這里,我們談談這篇小說中另一大主題要素——電影。小說里穿插了許多類似臺詞段落,比如“玫瑰的耳旁騰起一股喧囂,花蕊早已干透……”等等,是子期有意借鑒了劇本的寫作手法嗎?
段子期:會有一些參考吧。這些看似沒啥意義的句子連起來是一首完整的詩,其實是有很大信息量的,指引著主人公一步步去發現真相,然后每一段話跟接下來的劇情也會相互嵌合。比如“北緯30°的重慶進入漫長黑夜”這句之后就寫到那段重慶的戰爭歷史。有點類似那種詩化電影的處理方法吧,其實也不會太刻意去借鑒,就是感覺到位,故事的氛圍需要,就這樣去寫了。
艾珂:對,讀上去有一種詩意的草蛇灰線效果,故事里的電影不僅是引領情節步步推進的線索,也是頗有象征意味的時空隧道,那么子期看來光影世界與現實世界的關系是怎樣呢?
段子期:是的,在故事里,電影不僅是造夢機,還是拯救一切的關鍵。我覺得兩個世界互為隱喻、互為補處,光影世界提喻現實,現實給予光影世界以養分,更通俗的感覺,就像是夢與現實、顯相和實相的關系,現在我們還有這樣明確的分界線,在以后可能會漸漸模糊掉。也許我們本來就同時活在兩個世界中,關于它們的本質,蘊藏著一種更為博大的真實,這主要取決于我們怎樣去看待。
艾珂:真實與虛擬交錯,想象與現實結合,其實更像科幻電影的注解呢。《流浪地球》成功之后,科幻IP改編成了一個影視改編的熱點。想聽聽子期作為電影從業者,認為現在的科幻IP改編的前景如何?目前短板在哪里呢?
段子期:我覺得科幻IP改編這一塊兒前景還是樂觀的,只不過這兩年應該會難一些,整個影視行業大環境沒有以前那么好。短板可能在于本土化—— 一個可信的世界觀,一個有情感共鳴的故事,內里還得有中國自己的文化——哪一方面有缺漏,觀眾的接受度就會大打折扣,從文本到電影,很多時候是要做減法的。
艾珂:嗯,相信在眾多科幻人和影視人的共同努力下,在幻迷們的支持下,中國的科幻影視會逐漸自成一派。
艾珂:說了很多沉甸甸的話題,我們最后輕松一下進入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八卦時間吧。來個快問快答?
段子期:好啊,哈哈哈!
艾珂:什么時候開始寫小說的?
段子期:一、兩年前。
艾珂:科幻處女作是什么?一開始投稿就成功了嗎?
段子期:處女作就別提了,已經扔了……哈哈哈哈,最開始投稿肯定并不成功,那時對科幻文學還一無所知,后面才開始補課,發覺自己欠缺很多。
艾珂:哈哈,補課嗎?那最愛看的科幻小說和影視劇集是什么?
段子期:是啊,必須補課。小說嘛,劉慈欣的所有作品;劇集的話,《瑞克和莫蒂》。
艾珂:接下來有什么創作計劃?
段子期:繼續練筆吧。
艾珂:唔,催稿失敗了啊。那么,最想對我們讀者說的話是什么?
段子期:請繼續用力愛科幻!
艾珂:謝謝子期帶來的精彩瞬間,也期待看到你更多的優秀作品。
段子期,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影視制片系,90后電影工作者,五年電影從業經歷,曾就職于上海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編劇,科幻作者。科幻作品見于《科幻世界》《科幻立方》《銀河邊緣》《瀚海潮》《莽昆侖》等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