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林日 ●甄翔
在被美國輿論批評制造了圣誕混亂后,美國總統特朗普27日突然來個態度大轉彎,簽署了他此前稱之為“恥辱”的新冠肺炎疫情紓困法案和政府開支法案,避免了美國政府因資金耗盡可能在周二被迫“關門”的危機。在美媒看來,盡管特朗普“回心轉意”,但白白“繞了一圈”所造成的拖延,已經給疫情下急需救濟的數百萬美國人造成損害,而這也被認為是即將卸任的特朗普政府愈加“不穩定”的最新寫照。眼下美國正經歷罕見的困難時期,僅本月前26天,死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美國人就高達6.3萬人。這個時候多數美國民眾顯然更希望看到華盛頓的擔當,而非不斷上演的“混亂真人秀”。法新社28日稱,對許多美國人來說,2020年好似永遠沒有了結的一年,就像無窮無盡的恐怖電影續集搖晃著經濟、政治和社會。
“令人意外的屈服”
據美聯社報道,特朗普27日晚簽署總額約2.3萬億美元的新冠肺炎疫情紓困法案和政府開支法案,其中包括約9000億美元的疫情紓困法案和1.4萬億美元的政府開支法案。這使得數百萬美國人避免了在失業救濟到期后陷入斷糧狀態,同時也消除了聯邦政府可能在周二部分關閉的危機。與疫情相關的兩項失業援助計劃已于上周六到期,如果特朗普不簽署法案,大約1400萬失業人員將失去他們的疫情失業救助金。
“令人意外的屈服”,《華盛頓郵報》28日這樣形容特朗普的態度轉變。報道稱,白宮官員沒有解釋特朗普為什么突然決定讓步并簽署他阻撓了近一周的紓困法案,此前他還稱這個法案是個“恥辱”。特朗普簽字后,民主黨人批評他無謂地拖延多日,對許多美國人造成傷害,“導致千千萬萬美國人一個星期無法獲得他們迫切需要的失業援助”。CNN稱,先是拒絕簽署法案,在造成傷害之后才予以簽字批準,這是特朗普任期行將結束之際行為日益乖張的最新例證。
法新社等媒體分析認為,特朗普之所以改變主意簽字,是因為面臨各方及輿論的巨大壓力。如今美國困難重重,無論是政府“關門”,還是大量失業人員失去救助,都是難以承受之重。報道稱,在特朗普簽署法案前,一些共和黨人士也呼吁其改弦更張。共和黨參議員帕特·圖米27日警告,如果特朗普放任法案過期失效,“就會因制造混亂、痛苦以及行為乖張而被記住”。
“在我們的國家無法承受政府關門代價時,他的領導阻止了政府關門。”特朗普簽字后,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向特朗普表示感謝。不過在CNN看來,特朗普此前之所以拒絕簽署,一定程度上是向麥康奈爾等共和黨人發泄怨氣——不滿共和黨人沒有繼續支持他推翻大選結果的努力。CNN28日稱,特朗普對參議院共和黨領袖承認拜登勝選而深感憤怒,因此拒絕簽署疫情紓困法案。一直憤憤不平的特朗普似乎打算在離任前睚眥必報,正用總統任期的最后時間進行“清算”。26日,特朗普在推特上批評麥康奈爾和參議院共和黨人沒有為他的選舉舞弊指控提供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27日簽署的政府開支法案中還包含所謂的“臺灣保證法案”以及“西藏政策與支持法案”,前者鼓吹美國政府對臺軍售常態化等,后者涉及達賴喇嘛接班人問題。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28日在記者會上表明了堅決反對立場,強調臺灣問題和涉藏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部勢力干涉。
“美國的領導力真空”
紓困法案讓疫情下許多等待救助的美國人暫時松口氣,但對于疫情本身,除了寄希望于疫苗,美國當局始終沒有什么有效辦法。《華爾街日報》28日稱,新冠肺炎疫情繼續在美國肆虐,專家們對美國許多地區住院人數增加表示擔憂。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匯總的數據,美國已有逾33.3萬人死于新冠。《紐約時報》稱,美國現在平均每17人中就有一人感染新冠病毒,每1000人中就有一人死于新冠。
CNN28日稱,12月是疫情暴發以來美國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個月,過去26天里已有6.3萬多美國人死于新冠病毒。相比之下,整個11月份,全美共有36964人死于新冠病毒。12月以來兩款疫苗獲得批準,這帶來一絲曙光。不過專家警告說,盡管現在終于有了希望,但大流行并未結束,圣誕假期后可能出現新一波疫情高峰。
“美國12月新冠肺炎疫情死亡人數突破新高,特朗普卻忙著打高爾夫,而彭斯在忙著滑雪。”美國《國際商業時報》28日稱,12月即將結束,美國疫情死亡人數飆升。全美醫院病人爆滿,就業率跌至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點,各州原先的刺激計劃難以為繼,都等著總統簽署新的救助法案。現在近3.31億美國人正面臨幾十年來最嚴峻的公共衛生危機,而他們的“好領導”特朗普卻在海湖莊園度假。副總統彭斯也開始休假了,他在近50名特勤局特工保護下去科羅拉多州的韋爾谷滑雪。這進一步凸顯出美國的領導力真空。
27日,“golfing”(打高爾夫)和“Vail”(韋爾)兩個英文單詞分別成為美國社交網站推特上的熱搜,引發許多網民吐槽。有美媒統計稱,特朗普上任以來“光顧”高爾夫球場307次,其中自家高爾夫俱樂部305次。
美國民主制度的窗戶破了
盡管特朗普政府只剩下最后二十幾天時間,但一些美媒擔憂,華盛頓的“混亂真人秀”還可能出現意想不到的情節。CNN日前披露,由于特朗普的舉動難以預測,五角大樓內的焦慮情緒在上升,一些人對特朗普剩下的日子要做什么越來越感到擔心。一名五角大樓官員說:“我們不知道特朗普會做什么。”一些軍方高級官員正避免接觸白宮,避免靠近特朗普的軌道。
《華盛頓郵報》27日稱,在拜登勝選結果明年1月6日得到正式確認前,美國將一直處于危險區。這并非危言聳聽,因為潛在的國內外動蕩可能給特朗普抓住權力以借口。盡管該危險成真的概率不大,但包括過去支持特朗普的共和黨人在內的一些美國政界高層仍心存擔憂。此外,一些支持特朗普的死硬派人士則可能借國內動蕩或國外威脅來給特朗普張目。明年1月6日,國會兩院將開會正式確認選舉人團選票,屆時將迎來一個攤牌時刻。特朗普26日在推特上再次指責“選舉舞弊”,并向支持者發出呼吁:“1月6日華盛頓見。”
“近40年前,政治學家詹姆斯·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喬治·凱林觀察到一個現象:如果一個社區的窗戶碎了而無人關心,那么就會導致該社區更多窗戶被人砸碎。”英國《衛報》27日提到“破窗理論”,并用它形容目前美國所面臨的問題。報道稱,現在美國最有權勢的人在肆意打破窗戶,而且根本不被問責。2008年,華爾街的行為摧毀了經濟,華爾街卻得到救助,而千千萬萬美國人則丟掉工作。近年來,波音高管隱瞞737Max機型不安全的測試結果,美國警察多次殺害無辜黑人。如今,特朗普在國家最高位置上砸爛美國民主制度這扇最寶貴的窗戶,這改變了美國總統治國的先例,也拉低了治國的標準。“他打破巨大的窗戶,是對未來美國總統發出邀請,去打破更大的窗戶。”法新社28日稱,特朗普將會離開白宮,但2020年留下的創傷將會伴隨著拜登。▲
環球時報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