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您好!我是一名社區工作人員。去年開始,我們在所服務的居民小區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幫助物業添置了新的垃圾箱,在單元門、進戶大堂、電梯間等顯要位置張貼垃圾分類宣傳畫。從實際效果來看,大多數居民雖然認同垃圾分類的做法,但卻沒有真正邁出這一步。有人嫌麻煩,有人說只自己分類別人不分類也是白搭,還有人反映垃圾清運時仍存在“一鍋端”現象。實行垃圾分類,就是為了減少環境污染,讓垃圾變廢為寶,讓資源循環利用。請編輯同志幫我們出出主意,如何能讓垃圾分類從理念到行動、從倡導到規范,形成人人參與、人人有責的新風氣。
楊曉
楊曉同志:
您好!您反映的問題確實是目前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的難點所在。垃圾分類是垃圾治理的重要前提,也是城市精細化管理的重要細節。萬事開頭難,要改變社區居民“理念上認同,行動上滯后”的情況,不能奢望“畢其功于一役”,而要久久為功、積習成風。根據相關部門出臺的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并咨詢業內專家,我們梳理出三條建議,供您參考。
一要普及分類知識,營造社會氛圍。要讓垃圾分類習慣成自然,除了充分利用各類媒介手段進行宣傳教育外,還應將垃圾分類納入社會管理,通過知識的普及提升意識,用自治的力量規范言行。如,組織專題培訓,邀請專家到社區詳細講解實行垃圾分類的意義,指導大家如何正確地進行垃圾分類,引導居民樹立垃圾分類新理念和新意識;再如,組織黨員志愿者,進社區廣場、進居民家中,發放垃圾分類宣傳資料,同居民簽訂垃圾分類承諾書,以黨員示范引領,帶動全員參與自治。
二要明確職責分工,加強聯勤互動。相關部門和居住區物業要切實履行好分類投放的管理責任、作業公司的收運責任、中轉環節的監督責任、末端環節的分類處理責任,進一步規范分類處置流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建立職能部門、社區、物業、業主“四方聯動”機制,定期組織聯席會議,合力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如,成立專門的指導檢查組,定期開展入戶巡查,手把手進行指導,并通過不定時檢查桶點設置、桶點周邊衛生情況和垃圾處理設施運行情況等,面對面進行評價,點對點落實整改,切實提升垃圾分類管理水平。
三要健全激勵機制,激發群眾熱情。垃圾分類工作能否達到預期目標,居民群眾對垃圾分類工作的大力支持和熱情參與是關鍵。垃圾分類要實現落地,建立切實可行的激勵措施至關重要。不妨在實際操作中制定一些行之有效的獎勵機制,采用有償回收的正向激勵方法,激發居民群眾自覺開展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如,借鑒其他地方給居民開設垃圾分類“綠色賬戶”的方法,鼓勵居民做好垃圾分類,獲得相應積分,利用積分可兌換一些必需的生活用品,讓居民通過參與分類積分活動得到便利和實惠,形成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