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針對新聞報道相關的輿論導向功能實施策略分析,由堅持新聞報道原則、堅定新聞報道立場以及堅持注重社會效益三方面著手提出積極的應對策略,以期能夠更好地提升新聞報道的質量。
關鍵詞:新聞報道;輿論導向功能;策略分析
新媒體經由網絡媒體的方式來實現信息傳輸,相較傳統媒體而言,信息傳播的范圍更加寬廣,速度更加便捷,由此也更大程度上推動媒體行業實現迅速的發展與進步。但是,新媒體推動新聞報道迅速發展的背后,也造成較多的社會問題。高質量的新聞報道能夠發揮積極的社會引導作用,為此,新聞記者需要積極承擔其需要擔負的社會責任,引導社會輿論走向積極、健康的方向,準確挖掘與社會核心價值觀相符的新聞要點,嚴格把控報道的輿論走向。
一、堅持新聞報道原則,提高新聞報道質量
首先,新聞報道的時效性。相較其余信息來看,新聞的顯著特征就是“新”,新聞媒體唯有在堅持自身報道的時效性方能夠更大程度上展現自身的價值。當錯過最佳報道時間的情況下,新聞也就無法抓住讀者的眼球。對此,要求新聞記者自身要具備敏銳的觸覺與感知力,對待當前發生的社會事件積極做好跟進工作,能夠在最快的時間內得到第一手資料。
然后,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在進行信息報道的時候,新聞媒體不可以罔顧事件的真實性,肆意捏造與歪曲事實真相,混淆公眾的認識。虛假的新聞報道,會帶來極為嚴重的社會影響,嚴重的情況下會造成大范圍的社會混亂,威脅國家的安全與社會的穩定。新聞媒體人需要嚴格堅守報道真實性的底線,為公眾傳達出真實、可靠的訊息內容。
最后,采訪記者的專業性。在進行新聞采訪期間,記者本身不僅能夠很好地把控節奏、有效地組織語言,而且要能夠在采訪的前期做以充分的準備,擁有良好的應變與危機處理能力。采訪對象在進行問題表達的時候,呈現出不可控性,整個采訪工作很大可能會出現偏離采訪初衷的問題,妨礙到整體的采訪質量。故而,記者要能夠在采訪工作的前期,多方面搜集與整理采訪對象的信息資料,聯系實際情況,靈活應對,獲取到需要的信息要點。
二、堅定新聞報道立場,提升新聞報道價值
考慮到采訪現場會受到很多外在因素的影響,往往會出現較多不在計劃環節的時間,為此新聞記者為能夠確保新聞質量,需要具備良好的應變能力。新聞記者需要充分地認識到,新聞工作具有顯著的社會性以及民生行特點,影響著社會輿論的走向,對民眾起到相當程度的導向作用。基于此,一方面,新聞記者需要具備正義感,能夠在報道期間堅守新聞人的職業操守,不傳播虛假信息,不惡意挑起爭端,維護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另一方面,新聞記者需要具備人文關懷,關注民生發展,用新聞的輿論導向作用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積極提升新聞報道的民生價值與社會影響價值。
三、堅持注重社會效益,杜絕片面追求賣點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新聞媒體為謀求自身的發展與利益,尤為看重新聞賣點的選擇問題,力求用充滿新穎性的賣點來抓住公眾的眼球。新聞媒體追求賣點的經濟效益無可厚非,但是必須要與社會發展的主旋律相一致,杜絕片面追求賣點,而傷害到國家與社會的效益。針對賣點問題,新聞報道要勇于突破各類錯誤思想的約束,積極倡導社會主義的正確思想指引,弘揚社會公平正義,彰顯良好社會風氣,用正確的輿論引導公眾更好地認識社會問題,維護國家與社會和諧穩定。
四、結語
新聞記者需要擔負起自身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嚴格遵守職業道德要求,保障新聞報道質量,積極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此外,新聞媒體要準確把握新聞報道帶給社會輿論的導向影響作用,秉承報道的時效性與真實性,避免虛假宣傳而引起社會恐慌,將國家與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為推動和諧公正的社會主義建設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黎冉.新聞報道輿論導向功能的策略分析[J].科技傳播,2019,11(21):16-18.
[2]鄭巍.“后真相時代”新聞的輿論導向分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9,10(13):133-134.
[3]李悅鑫.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指導下的輿論導向探析[J].視聽,2019(06):122-123.
[4]張影.新聞報道輿論導向功能的策略分析[J].傳播力研究,2019,3(17):34.
[5]馬凱歌.新媒體語境下集中式報道的輿論導向[J].新媒體研究,2019,5(09):75-77.
[6]程倩.新時代提高廣播電視新聞輿論宣傳的能力研究[J].傳播力研究,2019,3(11):39+41.
[7]文蕓.新時代加強新聞報道輿論導向的思考[J].記者搖籃,2018(09):60-61.
[8]周曉峰.主流媒體堅持經濟報道輿論導向的探索[J].傳播力研究,2018,2(19):47.
作者簡介:
楊浩(1995-),男,漢,內蒙古太仆寺,本科,法學學士,政治學專業,國防大學政治學院,研究方向:政工,法律,新聞輿論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