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小云
摘 要:民間體育游戲富有娛樂性、趣味性,操作方便簡單,游戲中的兒歌朗朗上口,邊念邊玩,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一種活動。孩子們在茶余飯后、在生活的小區、在野外的郊游,人數不限,沒有任何道具的情況下,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都能玩的開心。民間體育游戲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可以根據幼兒活動的需求不斷改編游戲規則、增設角色,讓游戲更符合幼兒成長的需要。怎樣讓幼兒參與到民間體育游戲的創新中來,我園開展了民間體育游戲的科研,總結了教師引導幼兒進行創新的幾點策略。
關鍵詞:游戲;創新;策略;規則
一、民間體育游戲教學中吸引幼兒參與的小方法
(一)教師高度的熱情,激發幼兒的興趣。
教師保持著一顆純真的童心,積極參與到孩子們的各種活動中,在這種平等的關系中,教師就能夠和幼兒之間產生情感上的交流,教師在游戲中扮演其中的一個角色,會激發孩子們對游戲的興趣,玩的更開心。針對小班幼兒,教師還可以在游戲中指導幼兒。在《熊和兔子》的游戲中,教師一會兒扮演熊、一會兒扮演兔子,孩子們玩的樂不知疲。
(二)給點場景音樂,激發幼兒想象力。
我國著名音樂家冼星海說過:“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樂是陶治性情的熔爐。”音樂在生活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音樂具有調節氛圍的作用,幼兒在熟悉游戲玩法的基礎上增加一些背景音樂,時而歡快時而低沉,能很快讓幼兒進入到游戲的情景中,激發幼兒無窮的想象力。比如:孩子們玩《狼和小羊》的游戲時,小羊出場,播放點歡快的背景音樂,孩子們扮演的小羊開心的玩耍,當狼出場時,給點緊張低沉的背景音樂,孩子們會模仿狼兇惡的樣子,出來抓小羊,孩子們在音樂中盡情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來扮演自己心中小羊和狼的形象。
二、教師指導幼兒對民間體育游戲創新時使用的策略
(一)教師引領示范,開拓幼兒思路
新教育提出:課堂上,教師應是合作者,引導者。由此可見,教師的引導示范作用不容小覷。教師如能適時適地做好引導示范作用,對幼兒的影響就會立竿見影。教師示范創出一個新的游戲玩法,用語言、或用動作適時地進行引導,孩子們知道了游戲是可以打破規則,自己來設立規則和玩法,再進行游戲,它就是一個新游戲。大家熟悉的《老鷹捉小雞》,原來的雞媽媽一般只有一個,教師增加5至6個,把小雞圍成一圈,來保護小雞,有老鷹出現,雞媽媽就奮力與老鷹打斗,取名為《戰斗雞》:孩子們明白游戲的規則、玩法都可以改變,于是就有了《小雞覓食》等等新的玩法。
(二)找準游戲切入“點”,圍繞“點”來創新
當我們在創設一個新的事物時,范圍過于寬泛,就容易找不到北,所以找到一個小的切入點,孩子們比較容易進行創新。每一個民間體育游戲都有一個主要的點,圍繞這個主要的“點”來創新更容易一些。比如:我們玩的《劃拳跨步》的游戲,圍繞“劃拳”這個點來說,生活中喝酒來劃拳比輸贏,讓喝酒變得更有娛樂性;不能決定的事情,用劃拳來決定;兩人爭論不休時,用劃拳來決定;小時候用“劃拳”決定輸贏,往臉上貼紙條,玩的嗨的不行,這樣看來“劃拳”會有許多新的創意,我帶“劃拳玩滑滑梯”,誰贏誰玩一次滑滑梯,孩子們很快就有了新的想法,“劃拳轉圈”“劃拳跳跳”“劃拳抱抱”“劃拳做老鷹”“黑板白板”“劃拳投壺”等等,劃拳輸贏的不確定性給孩子們游戲帶來了興趣,使游戲可以不斷進行下去。
(三)教師創設活動場景,幼兒創新游戲情景
情境教學是在游戲教學過程中引起幼兒積極的、健康的情感體驗,直接提高幼兒對游戲的積極性,使游戲活動成為幼兒主動進行的、快樂的事情。馬卡連柯也說:“教師通常是不能等待這種情況的自然出現。他必須自己去建立能夠喚起學生的必要心理狀態、觀念、情感、動機,并激發他們行動的外部環境。”所以,教師為幼兒提供動物頭飾、活動場景,有利于幼兒進行角色扮演,創設游戲情景,從而保持幼兒良好興趣,充分調動幼兒游戲的積極性、主動性,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幼兒創新的火花,來培養幼兒創新意識。《小羊上山》游戲中只有狼和小羊的角色,孩子們不滿足于傳統游戲的玩法,為這個游戲增了獵人、迷路的小羊、電羊,創出了新的游戲《救小羊》《獵人出動》《電網》,孩子們自己鋪設了一個小羊迷路了需要營救情景和獵人想消滅老狼情景、小羊用電羊鋪設了一條封鎖線,孩子們玩的興趣昂然。
(四)置換游戲材料,創新游戲玩法
教師為幼兒提供多一些游戲材料,擺放到場地的周圍,幼兒在游戲中能自主置換游戲的材料,每一次游戲材料、場地以及角色的更換,會不停地吸引著孩子們興趣,都會讓孩子們盡興玩耍。比如:狼和小羊的游戲,小班主要是狼抓小羊的游戲,教師請幼兒為小羊提供的“家”躲避的地方,孩子們可以是兩個不愿主動參與活動的幼兒搭成的山洞,可以是呼啦圈做的安全島,可以是紙盒圍城的家,可以是紙箱做成的大樹后面,每一次更換一種道具,并為游戲取個名字,會讓孩子們耳目一新,繼續游戲。
(五)幼兒合作做游戲,玩出游戲新花樣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需要大家齊心協力才能完成地活動,讓幼兒在具體活動中體會合作地重要性,學習分工合作。通過合作,讓幼兒與他人共同完成一些事情,打開幼兒進行創新的思路。當我對大班孩子提出合作的要求,陳子俊小朋友說:我們把梅花樁圍成一個大圓圈,中間放一顆當寶石,有兩個人守衛,圈外的小朋友來奪寶時石,游戲叫“保衛寶石”。這是個很不錯的想法,有多人合作開展游戲,孩子們一起玩的非常開心。通過合作,還創出新玩法:魔法圈、小小建筑師、炸碉堡。
我國著名幼兒教育家陳鶴琴說過:”游戲從教育方面說是兒童的優良教師。幼兒從游戲中認識環境,了解物性;幼兒從游戲中強健身體,活潑動作;幼兒從游戲中鍛煉思想,學習做人。游戲是兒童的良師。”我園開展的民間體育游戲,創造性的繼承了傳統民間體育游戲,順應時代的發展,給民間體育游戲賦予了全新的內涵。讓民間體育游戲更符合幼兒的天性,使他們快樂地生活、健康地成長。
參考文獻
[1]《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2012年教育部.
[2]《新教育》作者:朱永新.
[3]《教育詩》作者:馬卡連柯.
[4]《陳鶴琴全集》第二卷 作者:陳鶴琴 江蘇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