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慶怡
曾記否那個炮火連天的時代,紅軍長征日,抗戰勝利時,毛主席一語“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書盡壯志豪情;而七十多年后的今天,錦繡大地上,夢想成真前,我卻依舊想說:“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因為即便在這個嶄新的時代,這首詩句仍久久激蕩人心,永不過時。
隨著歷史的齒輪緩緩轉動,有太多的英雄事跡與風流往事不斷涌現。緬懷向往之余,我們同時也不應忽略甚至要愈發為新時代的杰出人物獻上鮮花和掌聲。何為“風流人物”?我想用來形容在這四十年的改革開放新長征之路上、克服一重又一重艱險,埋頭披荊斬棘只為實現與國同夢的每一個人最恰當不過。君不見,袁隆平新型雜交水稻令世界驚嘆;君不見,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從中國大地上發射;君不見,中國已成為高鐵里程最長、安全運營水平最高的國家……樁樁卓越種種成就無法一一列舉。正是因為有風流人物才有這片繁榮盛世,他們經得起時間的流逝,那股中華精神會證明一切。
“兩彈一星”的元勛于敏,從基礎研究到搞氫彈研發,從萬眾矚目的光明前途到朔風黃沙的隱姓埋名,在常人難以忍受的繁重任務和無法想象的寂寞孤獨下,他終究實現了氫彈原理突破。是因為奮不顧身才鑄就輝煌,掛滿了新時代“最高科技獎”和“共和國勛章”的榮譽墻,將同革命先輩的風流事跡一道萬古流芳,鐫刻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上。
開山島是一個遠離大陸的荒島,王繼才、王侍華夫婦從一九八四六年離開家園,守衛這個偏遠之地竟二十六年之久。在這二十六年的時間里,這對守島夫婦忍受著家人的離別和荒島的孤苦,只為守護荒島上的一石一木、軍事設施,并觀測信息數年如一日。為了國防事業,舍小家顧大家;為了海防安全,無私奉獻、苦守孤島。九千五百個日日夜夜的堅守,他們莊嚴的事業與神圣的高精尖科研成果一樣偉大,對祖國的愛使這些奮斗在自己崗位上的普通人,同樣成為時代的弄潮兒,成就為新時代的“風流人物”。
無論是救國救民的革命先輩們的苦苦求索,還是四十年間為實現中國夢數不清的前赴后繼,中華兒女從未停止為振興中華而拼搏。雄獅早已蘇醒,神龍即將翱翔九天,在這個“分外妖嬈”而“江山如此多嬌”的中國大地上,歷史將繼續證明——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