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波芬
摘 要:如今,智能手機已經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的聯系在了一起。無論是男女老少,幾乎人手一機器。而中職生中的手機普及率也相當高。文中,主要針對中職學生使用手機的利弊進行分析,并就如何趨利避害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智能手機;移動互聯網;中職學生
伴隨網絡技術的發展,人類進入了信息化社會,人手一機,成了標配。不得不說,智能手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捷和無窮的樂趣,生活越來越離不開手機。購物、旅行、上網、游戲等等,拿出手機就能隨心所欲,一覽無余。相比電腦,它體積小,便于攜帶,價格實惠,而且可以隨時隨地移動上網。據統計中職學生的手機普及率已超過了一百,一人兩機并不鮮見。校園低頭族隨處可見。這就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和認真思考:如何全面認識手機對中職學生學習的利弊影響如何探索因勢利導、揚長避短,讓手機為學習所用的對策。
移動互聯網的普及是無法避免的趨勢,信息時代是社會進步的標志。我們應該看到應用手機對中職學生的積極影響。
首先:手機與互聯網的連接開拓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他們的知識,加快他們融入社會。通過手機電視,手機廣播,手機報紙,手機新聞等一系列的途徑獲取:生活信息,社會信息,國家和世界大事,娛樂新聞等。手機上網使他們能及時獲取更多更新的生活,生存,生產的知識,特別是能激發他們學習自己專業的最新知識。
其次,手機作為一種新興的媒體是中職學生傳遞情感的最便捷橋梁和最好的紐帶,大大有利于他們人際關系的建立。中職學生一般住校為多。離開家庭溫暖的港灣,手機媒體便捷了與父母的溝通。讓父母能及時了解學生們的生活學習情況。同時通過手機信息發送,傳遞,交流。讓學生能及時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促進人際關系的發展,促進和擴大他們的交際圈。同時,手機也極大地豐富和方便了學生生活,手機讓學生的課余時間豐富多彩,可以看電影、電視、玩游戲,觀微信,聽歌曲。隨著手機新功能的開發,學生們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各種東西,而且可以足不出戶。吃、喝、玩、樂、行、學習、生活樣樣齊全。這不能不讓我們感嘆現代科技的偉大和奇妙。
客觀地說手機為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的成熟帶來了積極的一面,為學生知識面的擴大和積累有很積極的作用。當然我們一定要清醒地認識到手機過度使用給學生帶來的負面影響,我們不得不看到:
一、手機應用占用了學生大量的學習時間
中職學生學習并不緊張,大部分學生沒有高考壓力、科目負擔不重,有大量的實訓實操時間,而住宿生又多,時間相對比較充裕。然而手機已成了學生課余時間的主角。且中職學生本身學習興趣不高,上課玩手機已成部分學生課堂的常態。上課看手機,下課看手機,休息看手機,寢通宵玩手機,成了他們一日生活縮影。對一個中職班四十個學生調查統計,平均每天每人看手機的時間達四小時左右。這是學生自己的保守估計,真實數據恐怕更讓人吃驚。本應用于聽課學習、閱讀、實訓實操訓練的大量時間,都被手機占用,確實需要我們高度重視和科學理性的引導。
二、手機豐富的內容和多樣的功能挑戰學生的自制力
手機海量的內容就象無處無時不在的誘惑:吸人眼球的娛樂新聞,朋友發來的短信,好友親朋的邀約,特別是讓人沉浸其中的游戲等等挑戰著學生并不強大的自制力。特別是適合學生年齡的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緊張刺激的游戲,有多少學生的自制力能起作用。有多少學生因此而荒廢學業沉浸其中。如果不在上課時間收繳手機,課堂里能有幾個學生不看手機,早晚自修有多少學生沒有在看手機,就寢后又有多少學生沒在玩手機。中職生不用諱言是升學的失敗者,根本上是學習的落伍者,有了手機的陪伴他們樂在其中。如果我們不正視這一問題,那后果是可想而知的。課堂上經常會有手機鈴聲響起,學生發短信交頭接耳地交流各自收到的有趣信息,打亂課堂秩序的現象已不偶然。
三、手機海量信息和過度使用手機對學生品格形成和身心健康的影響不容忽視
手機上的微博、微信、抖音等工具和海量的信息讓仍處于品格形成期的中職學生,受到各種各樣的信息的沖擊,良誘難辨,而手機又能互動,這就更增加不確定性,也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課題。這是過去從來沒有過的事情,成長中的中職學生會在思想上提前成熟嗎?他們的品格形成會受哪些影響呢?考試用手機作弊,發短信捉弄老師同學,網戀,網貸等,在過去時代學生中從沒出現的事情都出現了。特別是手機游戲,中職學生沉迷其中的大有其人。
由于手機短信隱蔽性強,不易被察覺,青少年學生長期接觸黃色的不良信息,很容易形成一種心理上不健康的閱讀快感。短信過多,會使人心理紊亂,如果手機交流取代了直接交流,會使他們不能接受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不懂得尊重別人.英國倫敦大學皇家學院的心理學家格倫.威爾森稱,在80例臨床實驗中,在工作中經常發短信的人IQ(智商)會降低10%,相當于一整天沒有睡覺,而抽大麻后也只會下降4%左右。
蘭州中西醫結合醫院的梁宣梅說,現在有很多青少年都在使用手機,以為這對身體沒多大影響.其實,青少年的免疫系統比成人要脆弱,所以更容易受輻射影響.事實證明,手機輻射會對青少年腦部神經造成損害,引起頭痛,記憶力減退和睡眠失調.而頻繁玩手機游戲也有可能使孩子耳聾,達到85分貝就有可能損害聽力.由于手機品牌眾多,質量良莠不齊,再加上使用不當(雷雨天使用,長時間玩電游等),手機爆炸傷人的事時有發生.
總之,手機應用對中職學生的利弊是一目了然有目共睹的,面對無處不在的手機,許多學校和老師總是又愛又恨,都簡單地一收了之,或者嚴禁使用,一堵了之。其實導比堵更好。在我們看到手機對中職學生帶來許多不利影響同時,一定要更多地看到它的有益影響,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揚長避短,充分因勢利導,讓手機為中職學生學習生活所用,為中職學生的專業學習所用,下面提出幾個對策:
對策一:把手機融入課堂,豐富和活躍職業教育課堂教學氛圍。
多媒體教學已是廣大教師得心應手的課堂教學形式。學生們喜歡這種教學模式。是因為多媒體教學使課堂教學內容豐富,形式活潑,課堂效率高,是一種既現代、又高效,深受師生喜愛的教學形式。這是現代科技結合課堂教學的結果。隨著科技的發展,手機上網已經普及,信息傳遞的方便,直接和快速不言而喻。如果說多媒體教學是電腦進入課堂的標志,那么手機融入課堂,將是早晚的事情。試想多媒體教學在手機中進行,那教學將多么方便。不必到多媒體教室上課,隨便一個課堂甚至隨便一個地方,甚至不用集中在一個教室都能上課;隨時都能聽課、上課,那些聽不懂的隨時可以回放;與教師的互動形式可以多樣,語音、圖像、錄像、微信、微博等都可以。課后練習、作業那更豐富多樣。可用手機各種功能完成。而且可以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手機的各種功能。總之把手機融入課堂,這是一個具有廣闊前程的事情。目前我們可以進行嘗試,先在課堂里運用手機搜集資料完成課堂練習,進行課堂提問等讓學生把手機用起來,用在課堂上。
對策二:把手機融入職校專業教育,成為職教專業學習的好幫手。
手機上網功能已非常強大。職教專業性強,許多專業實際上都直接涉及手機應用,如營銷、電子商務、計算機應用、財會、物流等。其實手機已成為移動電腦,所有專業都能在手機上找到相關的應用。職校教師完全可以從手機中找到自己所需的東西。如幼師專業、賓館服務專業,可以通過手機錄像、錄音讓學生學習形體訓練語言等,既方便、又及時還高效。用微信抖音完成課堂作業,而手機上查找專業所需的材料那更方便,內容更多更新。而且通過手機能隨時隨地了解專業發展前景。相信到時手機5G的開通。手機與專業教育的關系會更加密切,前景會更加美好。
對策三:把手機融入教育管理。
手機成為學生了解和融入社會的好窗口,成為學生身心成長的好老師。
手機上的資信既及時又豐富。各種社會資信已完全匯入到了手機之中,我們完全可以通過手機讓學生的思想教育管理融入其中。
比如讓學生了解社會,可以讓學生每天閱讀手機中的新聞,并定時展開討論。尤其是手機上的評論區也可進行參考,教師通過引導,辨別是非。
又如通過建立微信、QQ群等方式進行群組管理。及時加入有關信息讓學生學習思考或者引導他們搜尋有關信息開展思想教育。還可通過手機及時進行交流、溝通,尤其是在思想上、心理上,手機能夠及時掌握每個人的動態。所以說手機是我們管理學生思想進行教育管理的好工具,沒有理由放棄這一工具。
對策四:把手機融入學生生活,成為職校學生日常生活管理的“順風耳”、“千里眼”。
把手機融入學生生活管理,已經成為廣大教師的自覺行為。通知、留言、請假等已廣泛應用。職校班級群,已是大家不可或缺的微信群。通過手機班級管理,學生生活日常管理已經達到高度的智能化,生活管理的順風耳、千里眼體現在方方面面,哪怕假期足不出戶,也能隨時隨地了解每個學生的情況。當然,手機在日常生活管理的作用還可以開發,比如日常作息安排、身體健康情況、學生檔案等。
移動互聯網的普及是科技發展帶給人類的甜蜜生活,我們沒有必要因噎廢食。我們要讓移動互聯網成為中職學生學習知識的助推器,積極幫助和引導大力開發利用。既不要讓學生“不敢玩手機”,也不是讓學生“不想玩手機”而是要讓他們正確地玩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