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師范學院公共體育教研部 河南 洛陽 471934)
隨著經濟的發展,時代也不斷的在向前進步,當前,許多高校體育訓練中越來越注重對學生規矩意識的培養。總的來說,是使學生在體育訓練中有相應需要遵守的規則,而后強化學生的心理素質和體能。除此之外,隨著教育改革的推行,國家體育部門也越來越重視到體育訓練中規矩意識的重要性,因此,為使得高校體育訓練緊跟時代步伐,需要從不同的方面培養學生規矩意識。
體育訓練中的規矩意識,主要指的是高校老師以及學生在體育訓練中需要遵守的相關制度,如,體育競技類規則,遵守最基本的體育道德,以公平、公正、公開、認真負責的態度開展體育訓練工作。
當前,許多工作部門以及崗位都十分注重規則意識,這不僅表明出規則意識已經成為全局性的思想認識,也表現出規矩意識的重要性。因此,在高校體育訓練中插入規矩意識培養,能夠有效緊跟時代主流思想,也能夠推進體育訓練的教學質量,提升學生身體素質以及體育綜合素養。
如若高校領導層面有良好的規矩意識,不僅能夠更加清晰的明白本校內的體育制度以及體育道德,還能夠發現其中的不足,進行相應工作的完善及落實。現階段,我國高校體育訓練中,將目光大多放在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教育上,而忽視了應該讓學生遵守和了解的體育制度以及體育道德。雖然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教育能夠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使學生自身始終缺乏對體育思想的了解。今后,若校方領導層面仍舊沒有注意到規矩意識對體育訓練教學影響,不僅不能夠幫助學生樹立責任意識,幫助學生建立優良的體育觀念,還會與當今體育教學理念背道而馳,影響教學成果的提升。
高校老師是學生體育訓練中的指引者,是直接參與到學生體育訓練中的人員。近年來,國內外體育賽事都呈快速發展狀態,除去奧運、亞運、以及世界杯,許多高校也每年例行舉行體育運動會,但是在此過程中,高校體育老師為了培養出更多的優秀體育人員參加運動會,常常會忽略學生的身體狀況,以及對體育的學習能力,而是盲目的增加體育訓練,造成學生不同程度的肌肉拉傷以及永久性的運動損傷。此外,高校體育訓練中還存在少數老師辱罵學生的現象,體育訓練中隨意責罰或是體罰學生,不僅使得學生產生厭煩心理,也會導致體育訓練成效的下降。因此,為提高體育訓練效果,老師應該樹立規則意識,嚴以律己,為學生做好榜樣,根據學生自身情況安排體育訓練內容,促進學生體育訓練效果穩進提升。
當前,大多高校學生對體育訓練存在片面的認知,認為訓練的主要目的是為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由于高強度的體育訓練,導致身心俱憊,使得學生出現厭煩的情緒。同時高校學生身體、身材各異,體型肥碩的學生不能有效完成體育訓練。處于大學時期的學生也提高了對美的要求,不愿汗流浹背,使得部分女生出現對體育訓練的排斥心理,不能有效完成體育訓練。此外,高校中的任何體育項目都存在一定的理論基礎知識和技能要求,要求學生掌握相關內容,但是由于各種原因,導致學生沒有良好的基礎理論知識,在體育訓練中往往會出現違反規范規矩的現象。因此,為使得體育訓練達到理想訓練效果,應該在體育訓練中培養學生的規矩意識,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訓練習慣。
當前,高校部分學生存在對自己放松要求的現象,不僅生活中缺乏意識,使得時間觀念淡薄,而且對自己的約束力也十分欠缺,使得體育訓練中常常會出現學生遲到甚至早退的現象。導致此現象形成的原因為,第一,學生對于體育訓練缺乏興趣,并對自己的體育成績要求也不高,認為只要能夠達到教學要求就行,第二,缺乏規則意識。事實上大學生已經接受過多年的教育,因此,對紀律以及規矩意識是不存在認知問題的,但是卻能出現不知不覺違背紀律的現象,這與本身學生對規則的認識有很大關系,如果學生自我約束力較強,不僅能夠自覺遵守體育訓練中的規則意識,也能在其他課堂上遵守規矩,提高老師教學質量。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使得人們生活越來越現實,因此,也影響了大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體育訓練中常常忽視對自己人格的塑造和體育訓練能力的提升,認為只要取得良好的成績,就萬事大吉,忽視了對誠信和人與人交往之間應該遵循的規則意識。在體育訓練中,當高校體育老師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訓練時,常常會發現學生私自換位的情況。產生此部分的原因是,部分同學不愿跟陌生同學一起體育訓練,另一部分是,希望與體育訓練水平較強的學生一組,不愿跟較差同學一起進行體育訓練。部分學生不愿意跟陌生的同學交往,甚至會有排斥的心理,缺少正確人際交往的規矩意識和集體意識。同時也沒有珍惜體育訓練這一平臺,跟其他同學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
高校校方領導以及體育老師需要定期召開會議,明晰體育訓練中的規矩。第一,作為體育訓練的計劃者以及實行者,應從思想層面重新了解規矩意識;第二,高校領導可以定期組織體育老師進行學習,通過名師講堂互動交流等不同手段增加老師對規矩意識的了解;第三,制作相關體育訓練教案時,老師應遵循規矩意識,在內容教學中體現出規矩意識,無形中增加學生對規矩意識的了解;第四,身為校方和老師,需要為學生樹立標桿,遵守規矩意識以及體育道德。
擁有良好的體育訓練氛圍,可以使規矩意識貫穿其中。在體育訓練課程中老師的指導下,學生遵守紀律、自我約束,不僅能體驗到體育訓練的樂趣,還能增加學生的體育訓練參與意識。除此之外,良好的體育訓練氛圍可以幫助師生間產生情感共鳴,減少學生對老師的抵觸心理,從而更好地進行體育訓練,培養自己的規矩意識。另外,課堂氛圍提升,可以提高學生對體育訓練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不僅能減少老師,課堂上組織所花的時間,還能保證體育訓練的強度,提高體育訓練效率。因此,為使得培養學生體育訓練中的規矩意識,老師首先要從體育訓練氛圍出發,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訓練氛圍,從而增強學生自身規矩意識,使學生更加有序的開展體育訓練,更加有規矩的參加各大體育活動,并取得優良的成績,增加自身認同感。
在教學中,高校體育老師可以通過創新體育訓練方法,幫助學生學習規矩。可采用:首先,運用集體的方式進行體育訓練,合理對班級同學進行分組,以組為單位進行訓練,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增加集體榮譽感,也能使學生之間更加理解,促進友誼的提升,然后營造良好的體育訓練氛圍;其次,對于體育規矩,老師可采用民主制方式,讓學生參與到體育訓練規矩的制定中,學生身為體育訓練中的主體,參與規矩的定制,不僅能夠提升自身對規矩的認可,也能使體育訓練規矩意識更加深入人心。
在高校體育訓練過程中,老師要體現出自己“言傳身教”的特性,通過采用科學而又合理的訓練手段,使其中融入規矩意識,加深學生對規矩意識的認識,從而更好的培養自身規矩意識。在體育訓練過程中,老師要告誡學生規矩是訓練課堂紀律以及比賽時的一切行為標準。因此,在體育訓練過程中,老師要以身作則、身體力行,給學生樹立學習榜樣,并發揮自身潛移默化的作用,促使學生加深對規矩意識的了解。但是在此過程中要遵循以下幾點要求:第一,樹立良好的師表形象。首先,在體育訓練過程中,要衣著得體,儀表衣著關系到學生對老師的印象,如若老師穿的過于浮夸,不僅會影響在學生心中的印象,也會潛意識降低自身在學生中的價值,從而消耗學生對規矩意識的學習;第二,示范到位,嚴謹進行體育訓練。體育訓練中,老師應要體現出熱愛本職工作的精神面貌,在嚴格要求自己的同時而進行學生管理,并為每學生提供標準、優美的體育訓練示范動作;最后,體現規矩意識,如,在訓練過程中,示范中出現失誤,觸及規矩,老師應及時指出自身問題,通過自身案例,讓學生體會規矩意識,加深對規矩意識的了解,促使學生提高對規矩意識的認識。
在體育訓練中,高校體育老師可通過定期檢驗的方式,考察學生是否真正懂得體育規矩意識。但是考核的內容不能僅僅包括體育技能考察,應該更深層次的發掘學生是否懂得了規矩意識。如進行更多不同的體育競賽,通過前期的訓練和比賽,觀察學生最基本的規則意識以及體育道德,掌握學生的了解程度。除此之外,高校體育老師也應建立起一套非常科學、合理且全面的評分制度。等到考察結束后,對于學生現存的體育規矩意識和訓練問題,及時幫助學生進行更正,并且總結此次考察活動,發現其中的不足,然后進行更加合理的體育訓練,更好培養學生的體育規矩意識。
高校體育老師為學生進行體育訓練的主要目的為,讓學生以更好的姿態參加體育比賽,提高自身技能,取得良好的成績。因此,當學生參加體育競賽活動時,可以通過學生的當場表現得出學生是否遵守體育規矩。與此同時,體育競技場上對規矩意識有很高的要求,學生參加競賽時,不僅能夠更好地學習體育規矩意識,也能發現自身體育規矩意識中存在的問題,然后自行進行完善,更好遵守規矩。除此之外,體育競技中存在許多不能確定性的因素,天氣突變、對手更換等,都能夠更好的體現學生是否遵守規矩。如,比賽中與競爭人員發生沖撞時,高校學生是否以正確的心態面對,是否遵守對方人員,是否遵守比賽規則和體育道德等。
總而言之,高校學生是我國教育工作的重點,作為向國家和社會提供人才的重要場所,在體育訓練中培養規矩意識,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日后走上工作崗位,還能使學生更好地完成工作,發揮自身價值,為國家和社會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