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郵電大學體育部 江蘇 南京 210023)
瑜伽是一種矯正身體和心理的不均衡,使人體恢復和發揮身體能量的練習。它能使人達到自我管理和調節的狀態,同時把紊亂的心理變得平和安定,創造出健康的身心。當今大學生身心健康狀況已嚴重影響其自身的成長與發育。本文從瑜伽對人體的作用角度出發,探討瑜伽對大學生的姿態培養、形體矯正、機體的均衡發展、內分泌及內臟功能的調節、健康心理的發展等方面的影響。在當今,瑜伽已經成為一種最為流行的運動形式,尤其是在各大高校的體育教學之中,瑜伽運動更是受到了廣大師生的一致歡迎。通過瑜伽活動,可以幫助大學生強身健體、修身塑形,幫助大學生養成規律運動、控制飲食、自我控制的良好習慣,同時也可以完善、潔凈大學生的心靈,并幫助其實現正確觀念的樹立。
瑜伽起源于印度,距現在已經有5000多年的歷史,作為一種塑身、美體、緩解精神壓力的輔助治療練習,能夠放松人們身體與心靈的種種緊張狀況、協調身體與精神的統一。瑜伽通過提升意識,幫助人們充分發揮潛能,作為一門生理、心理和精神上的綜合學問,它越來越受到大學生的喜愛和青睞。瑜伽相比其它運動,有其自身優勢,適合于不同年齡層次的人參加。它不僅能提升身體健康和年輕程度,還能凈化大腦,相比其他健身運動,帶給人們以全新的健康理念。
對于大學生而言,健康的體魄是其學習、生活以及工作等的一個關鍵性的前提條件,而通過瑜伽運動,則可以有效增強大學生的體魄,進而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比如,通過深腹式的呼吸訓練,可以有效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調節心肺功能及免疫系統;通過柔韌性體式動作訓練,可以讓肌肉和骨骼得到全面的鍛煉,這樣不僅可以提升骨骼韌性和身體的柔韌度,也可以全面提升大學生的身體機能。因此,長時間堅持瑜伽運動,可以讓大學生的身體變得更加強健。另外,相關調查發現,目前大學睡眠普遍不足,能夠保證足睡眠時間的人不足30%。瑜伽能夠恢復人的精力,調節新陳代謝,使身體各器官正常工作,有助于安神和睡眠。通過相關研究發現,接受了瑜伽教學的大學生在彈跳力、肺活量等方面都會獲得明顯提高。因為瑜伽運動之中包含著很多的控制能力訓練以及靜力活動,這些訓練對于移動、平衡以及身體姿態方面都有著比較高的要求,因此,通過各種的瑜伽練習,就可以讓大學生的身體控制性、協調性、柔韌性以及靈活性得到不斷提升,也可以實現身體力量與耐力的進一步增強,這些都更有利于大學生整體身體素質的提升。另外,在瑜伽體式動作的訓練過程中,需要通過調節呼吸來配合,這樣就可以讓大學生在瑜伽運動過程中體驗到一種人與自然相互交融的感覺,長期堅持下去,他們的呼吸速度也會逐漸變慢,肺活量也就由此變大。
瑜伽體位練習有助于大學生身體形態的良好塑造,對于改善大學生駝背、高低肩等有很大作用,對于大學生的力量、柔韌和平衡素質具有很大的提高。在大學階段,人的身體通常還并未發育完全,所以大學生在修身塑形這一方面的需求也就非常大。基于這一情況,在高校大學生的體育教學之中,教師應該充分注重大學生的形體發育情況,積極采取合理的運動教育方式來幫助大學生修身塑形。這樣才更加有利于大學生形象與氣質的全面提升。因此,在高校體育教學之中,瑜伽教學是一種非常有必要開展的教學活動,通過瑜伽運動之中的各種柔性體式訓練,可以對大學生的形體加以修正和完善。據調查研究發現,在大學生接受了一學期的瑜伽運動教學之后,其體重以及身體各個部位的維度都會有所降低,尤其是對腰圍的減小而言,瑜伽運動更是有著十分顯著的作用。通過相關研究發現,瑜伽之中的伸展運動可以有效促進身體肌肉的縱向發展,進而增加身體熱能的消耗,這對于人體內部的物質循環以及新陳代謝效率的提升都有著關鍵性的促進作用,同時也可以有效抑制體內脂肪的積累,這樣就可以讓體內脂肪重量不斷減輕,并逐漸清除體內多余的脂肪,進而獲得到修身塑形的效果。
由此可見,長期堅持瑜伽運動的大學生,其肌肉、關節和骨骼都可以得到勻稱發展,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免疫系統以及中樞神經也都會得到進一步增強。這對于大學生機體功能的提升和免疫力的增強都十分有利。
將瑜伽教學引入到高校的體育教學之中,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們可以很快進入佳境,并借助于深腹式呼吸來舒緩自己的不良心理情緒,釋放自己的心理壓力,這樣才可以摒棄外界環境對自己的干擾,讓心境達到一種平靜、祥和的自然和諧狀態,這樣才可以實現心靈的平衡,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通過瑜伽靜思和冥想,可以達到釋放心靈、放飛思想的境界,長期堅持下去,就會讓大學生的心態變得更加平和,以此來增強大學生的心理素質,使其可以用更加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這對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也十分有利。具體而言:
(1)瑜伽的呼吸法能夠減輕壓力。
瑜伽項目是一種生理、心理相互影響的運動,經常練習對身體的各種機制及心理素質產生積極影響:穩定自主神經、消除壓力與精神緊張、增進情緒。長期有規律的瑜伽練習,能夠幫助大學生消除心理壓力及緊張,有助于精力、體力的恢復,松弛緊張氣氛,促進心情的愉悅、放松,更有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的發展,養成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冷靜客觀的分析思維能力。瑜伽的呼吸方式要貫穿練習過程的始終,緩慢而深長、穩定的瑜伽呼吸會使人的心靈變得更加清澈、寧靜,消除緊張情緒,減輕心理壓力。瑜伽是智育與體育相結合的練習方法,與以往的體操、舞蹈、有氧練習不同,真正的瑜伽練習是集呼吸、意識和體式為一體。大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會面臨來自各個方面的壓力,壓力引發的疲勞會使人體各個系統失去平衡和協調,長期堅持瑜伽練習可以消除大學生的心理疾病。另外,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參加了瑜伽運動的大學生普遍有著更高的睡眠質量和更加旺盛的食欲,且有著更強的抗病能力,其學習效率會更高,可對自己的情緒實現更好的控制,他們的人際關系也會更好。由此可見,瑜伽運動教學對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有著十分積極的影響作用,通過瑜伽訓練,可以讓大學生敞開自己的心扉,釋放自己的心靈,從而提升大學生的社交溝通能力,改善大學生的人際關系。同時,長時間的瑜伽運動訓練也可以讓大學生緊張焦慮的情緒得以有效減輕,從而改善大學生不良的心理情緒,使其精神更加充沛,這對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十分有利。
(2)瑜伽的冥想法能夠調節心理。
瑜伽中的冥想可以幫助人們實現內心更為平靜、祥和的狀態,瑜伽的靜思和冥想不是宗教、玄學,是現代人的一種與自我心靈對話方式。瑜伽哲學認為,我們的生命源于人體內在的意識和能量,冥想是人內心深處更為高級、更為寧靜的力量來源。冥想其實并不神秘,每一個人都能自發地進入冥想狀態,是一種很好的精神減壓方式。提高集中精神、控制自我意識以及調節身心的能力,讓人們的內心更為平靜、祥和,讓美好的心靈體會安靜和快樂的幸福感覺。由于大學生缺乏生活閱歷和生活經驗,自我控制能力不強,也沒有完善的心理健康調節機制,在面對和處理生活中的矛盾與困難時,有時會產生壓抑、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長期缺乏調節就演變為心理問題,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所以,在大學生心理問題頻發的當下,高校體育教學應切實承擔起“保健”作用,不僅停留在身體層面的健康,更應注意到心理層面的健康。而瑜伽在產生之初是古印度的修行方式,古印度人認為在瑜伽狀態下人的心無欲無求,從而達到凈化心靈的修行目的,以此為基礎的瑜伽教學勢必會在心靈養護上有顯著功效。因此高校體育教育的發展需要使得瑜伽教學應運而生。相關調查結果也表明,在參加瑜伽教學的學生中,學生們的睡眠質量較高、食欲較為旺盛、抗病能力較強,并且學習效率較高、情緒調控力較強、人際關系的協調上也表現優秀。這說明瑜伽教學對學生確實存在很大的積極影響。學生們通過瑜伽的聯系,能夠釋放心靈敞開心扉,增強溝通交往能力,改善人際關系;還能夠減輕學生的緊張焦慮,改善不良情緒,使人精神充沛,有助于心理健康。
在大學生瑜伽訓練中,除了對學生的形體發育、身體健康產生積極影響外,而且還有助于對大學生養成生活習慣、運動習慣、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等,對當代大學生產生長遠影響。具體如下:
在高校進行大學生的體育教學之中,一個主要的目的就是對大學生的良好運動習慣進行培養。相比較其他的體育運動而言,瑜伽運動并不會受到年齡和性別的限制,且這項運動也沒有過高的難度,更加易于鍛煉。另外,由于瑜伽運動對于運動場地和器械等也都幾乎沒有要求。所以,這項運動完全可以作為一種終身性的體育運動來堅持下去,這與多數大學生的長期、簡單體育運動目標十分吻合,進而更加有利于對大學生良好運動習慣的培養。
因為瑜伽訓練之中有靜思冥想的習練,所以,在靜思與冥想之中,大學生可以逐漸學會清空思緒、心平氣和、冷靜思考、積極面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這對于大學生正確人生觀的樹立將會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同時,通過瑜伽運動的學習與訓練,大學生可以在冥想和運動之中體會自己蓬勃的生命力,這樣將會讓大學生更加珍愛自己的生命,對待他人也將變得更加寬容、向善,進而在身心得到安撫的基礎上擴寬自己的心境,對挫折坦然應對,對生活更加積極,這對于大學生的自我完善也將起到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
總體而言,瑜伽不僅對大學生身體素質有很好的促進作用,而且對于心理也有很好的疏導作用,因此高校應該重視瑜伽對于大學生身心健康作用的重要性,開辦瑜伽俱樂部或者社團來改善大學生身心現狀。當前瑜伽運動已經被引進了大學生的體育教學之中,瑜伽教學已經對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和長遠發展帶來深刻影響。因此,在高校的體育教學之中,教師充分實施瑜伽運動教學,進一步提升大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促進大學生的良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