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業大學體育部 安徽 馬鞍山 243002)
農村公共體育產品是我國公共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工作內容。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國農村居民所面臨的已不僅是解決溫飽方面的問題,而是對于生活品質有了更高的追求。與此同時,我國一直致力于完善我國體育設施建設,提高我國國民身體素質,因此農村體育公共產品的建設工作成為了一項重要的基礎設施建設工作。但是,當前我國農村體育公共產品的建設工作沒能隨著時代的進步而做出及時調整,成為制約我國農村地區生活質量改善的一項重要因素。在我國幾十年的社會探索改革過程中,我國農村有了巨大改變,從最初的人民公社大集體生活,到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度,再到新時期我國農村的發展在不同時期都具有鮮明的特征。針對我國農村地區不同發展狀況,需要制定適合實情的體育公共產品供給制度,相關制度要充分考慮農民生活水平、農務負擔以及農村體育公共產品需求等方面問題。本文彌補了當前我國農村公共體育產品供給體系研究的缺陷,進一步推動實現城鄉一體化的供給模式,滿足農民的多元化需求。
在我國發展過程中,我國城鎮和農村地區在公共產品供給方面有著不同的政策,城鎮中的公共產品大多由政府負責提供,而我國農村地區在公共產品方面則大多通過農民自己解決。盡管我國近年來在不斷加大對于農村農業發展方面的資金投入,但是可用于公共服務產品建設的資金非常少,導致我國農村體育公共產品建設工作較為落后。在我國發展的過程中,一直將對我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財政支出稱為“投資”性支出;而對于我國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財政支出則稱為“支持”性資金。盡管從地方政府資金所屬方面來看,城市政府資金屬于全民,而農村政府財政屬于集體,將農村財務支出稱為“支持”也有一定道理。但是,如果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就可以發現其有十分不合理之處。我國政府將城市基礎設施財務支出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財務支出的不同叫法,也從另一個方面否定了農村地區居民享受社會發展福利的權利,這嚴重違背我國社會制度的初衷。安徽省作為我國農村地區改革的始發地,在農村生產制度改革方面有著先進的經驗,但是在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政策方面仍沒能跳出這種政策誤區,導致多年來安徽農村地區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工作仍需農民自己承擔,嚴重阻礙了安徽農村公共體育事業的發展。
在我國建國初期確立了工業化發展的道路,在國家宏觀調控的基礎上,我國開始了大規模的工業化建設。在這一時期我國農村實行公社大集體制度,政府通過對農業生產資料的統一分配調度進行農村地區農業生產活動,而農村地區收獲的農產品再由國家進行統一分配,實現了建國初期工業化發展的物質基礎積累,將農村生產價值投入到工業生產中去。在這一時期,安徽省農村公共體育產品供給存在明顯不足,農村地區日常生產活動需要在滿足工業生產所需之后才能再次分配到農民手中,而在這一時期農村地區的農民日常生活更多的停留在追求食宿自給自足的階段。在人民公社時期條件尚可的農村會由村政府統一安排提供體育公共產品,而村集體采購體育公共產品的資金是農民集體勞動所得,因此與其說當時農村公共體育產品是一項行政福利,不如說是由農民勞動所得然后政府幫忙辦理的一項公共服務措施。而且農民在相關公共設施采購和建設過程中缺乏足夠的話語權,完全由政府全權辦理,這讓農民在相關體育公共產品建設過程中缺少參與感,也沒能對公共產品進行充分的利用。
在我國改革新時期,安徽省作為我國農業體制改革先鋒為我國農村發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安徽鳳陽小崗村的村民在復雜的政治環境下率先嘗試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度并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極大地調動了我國農村地區生產積極性。在這一時期,安徽省農村公共體育產品供給制度也有了一定的改變。在這一時期,地方政府通過國家稅收、土地承包費、行政管理費以及農村地區義務工分繳納來補充地方財政收入。相比于大集體時期農民勞動所得歸集體所有,在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農村地區更加注重農村個人的收入和稅務負擔。盡管此時對于農民的個人收入和政府稅收都有了更繁雜的名目,但是其實質仍是農民通過對勞動納稅所得來為地方政府的各項開支提供保障。而在此時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工作仍由地方政府全權負責,各項體育公共產品的費用實質上仍由農民自己的收入來負擔。而在此期間農民以家庭為單位成為稅收主體單位,但是農村行政管理制度沒能進行及時的改革,其管理模式仍較為落后,保留著大量大集體時期的工作作風,這反而在某些方面加重了農民的稅務負擔。每一個農村家庭作為參與農村各項工作的主體,獲得了一定的自主經營權,在農村行政管理工作中也獲得了更多的參與感,但是在體育公共產品供給方面的參與程度仍有很大不足。農民無法在體育公共產品建設過程中為自己的真正需求提出意見,為農村提供什么樣的體育公共產品仍由當地政府決定,農民作為農村公共體育產品最大的消費者和投資者在公共產品供給決策機制中缺少話語權,不能有效表達自己的利益。在這種農村政務決策體制下,農村體育公共產品在建設過程中嚴重忽視了農民的真實需求,導致大量體育公共產品建設工程成為一項面子工程,公共資源利用效率低下。
安徽省作為我國最早進行農村稅費改革的省份,再次在我國農村制度改革方面走到了全國各省份的最前沿。在新的農村稅費制度中調整了農業稅收項目和農業附加稅收,取消農村地區的屠宰稅等各項非農業生產名目的稅收,而地方財政缺口由上級政府進行財政補貼;而對于農村內部需要進行的集體活動以及財務支出都需要通過村委內部商議,由本村村民參與討論再做決定。新的農村稅費改革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我國農村地區稅負名目繁多、農民稅負負擔重的問題,而且加強了我國農村集體在財務支出的過程中村民的參與程度,進一步加強了村民對于基層政府的監督權力,可以有效避免基層政府在財務支出方面的暗箱操作,規范了各級基層政府辦公流程。在新的農村稅費改革制度下,我國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制度有了一定的改善,盡管農村體育公共產品的供給仍主要來源于基層政府的支出,缺乏上級政府對于我國農村體育公共產品的財政扶持。但是我國農民在公共產品供給相關政策決議方面有了更多的話語權,能夠在相關政策決議過程中提出更多自己的切實需求。
盡管近年來我國一直在加強工業化和第三產業的建設,但是我國仍是一個農業大國,擁有眾多的農村人口,并且我國農業為我國經濟發展以及社會穩定做出了重大貢獻。因此,在我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加大對于農村公共服務產品的建設力度,讓農村居民享受到更多社會發展的福利。安徽省在我國農業體制改革的過程中一直走在全國的最前列,對于農村體育公共產品的建設工作也需要走在前面,通過農村公共服務產品的建設縮小農村與城市的貧富差距。具體的需要安徽省內在大力發展工業生產的同時,利用工業紅利反哺農村地區發展,加強對于農村地區體育公共產品的投資;另一方面要增加農村公共產品設施的財政撥款,保障相關財政撥款穩中有增。
在進行農村公共體育設施建設過程中,需要相關政府部門將體育產品做精確分類。將體育設施按照競爭性強弱可分為:純公共體育產品、準公共體育產品、俱樂部體育產品和私人體育產品4類。其中私人體育產品具有較強的排他性,無法作為公共體育設施的選項;俱樂部體育產品具有商業用途和競爭性,可以由市場機制自動分配?;鶎诱隗w育設施建設過程中,需要更多地采用純公共體育產品和準公共體育產品,通過在農村地區規劃成塊的體育設施建設用地,進行公共體育產品的建設工作。此外,還需要有指定經費投入到農村體育教育和公共體育設施安全使用宣傳等方面的工作中。
安徽農村體育公共設施在后期使用過程中使用率較低,這也從另一個方面反映出安徽省內農村公共產品建設工作決策存在明顯的不合理。在省內進行農村體育公共產品規劃和供給過程中,需要基層決策部門充分聽取農村居民的意見和建議,讓農民充分參與到公共事業的決策過程中,更加客觀真實地反映出農民的意愿。這一過程不僅是體育公共產品規劃落實過程中農民意愿的一種發掘,更是為了適應在新時代農村基層的問題決策過程中需要農民發揮更重要的監督和參與的責任。安徽省作為我國最先解放農村生產力,激發農民獨立生產意識的省份,需要進一步做好農民參與到公共決策方面的工作。通過設立更加豐富的溝通渠道,透明基層政府的決策過程和財務支出情況,提升農民在決策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等方式,讓更多農民參與到身邊息息相關事物的規劃和決定的過程中,擁有更多的知情權、監督權和建議權,更好地在公共事務決策過程中表達自己的訴求,讓農民的切身利益得到保障。
如上文所提到的,我國政府對于城市和農村公共體育產品供給模式存在較大的差異,更多地將農村體育公共產品的建設工作看做一項“支持”性工作。隨著我國制度的完善以及農村改革的推進,需要改變這一看法。在加強城市公共體育產品建設的過程中,同時注重農村體育公共產品的供給工作,將農村的體育設施發展與城市體育設施發展放到同等地位,將加強農民身體發展放到與加強城市居民身體發展放到同等地位。安徽省內要加強上級政府對于各地農村公共體育產品的財政支持,減輕在農村公共體育產品建設過程中農民所需承擔的財務支出,更多地將此作為一項公益性事業用于增強農村居民身體素質。這樣將更有利于我國農村基層政府將更多地財務用于提高農村醫療、教育等更加迫切需要改善的方面,進一步促進我國城市和農村協同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我國政府越來越重視基礎公共服務產品設施的建設工作,以提高人民生活的幸福感。安徽農村是我國農村改革的先行者,在新世紀也要作為我國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改革的先行者。一方面要改善基層政府在農村公共產品供給過程中“一言堂”的現象,在公共設施規劃過程中充分聽取農村居民的意見;另一方面要加大上級政府對農村公共產品建設的支持力度,讓農村居民也能更好地享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