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貴州 貴陽 550001)
2015年3月,“核心素養”一個嶄新的概念首次出現在國家文件中,在教育部印發《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核心素養”置于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目標的基礎地位。核心素養是指一系列知識、技能與態度的綜合化的體現。體育學科的核心素養是育人的集中價值體現,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指教學中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指體育教師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為學生傳授技術、技能,增強學生體質,健全人格。由此可見,體育學科的核心素養是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的集中體現。其次,繼續教育就是以提高教師個人能力為目的,它順應社會的發展,使教師持續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提高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目前,提高體育教師隊伍核心素養主要有兩個措施,一是提高入職前的準入門檻,同等重要的就是要做好在職期間的繼續教育。繼續教育的開展,不僅能提高教師核心素養,促進學校體育工作的良好開展,更能提高體育教師在職期間的思想覺悟,有助于養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從而最終達到優化體育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目的。
從概念上理解繼續教育,繼續教育其實就是與教育屬于不同形式的表達,可以簡述為一種特殊形式的教育。目前中小學體育教師,對繼續教育理解不夠深刻,缺乏危機感與競爭意識,參加繼續教育的意識較為落后。其次,在中小學體育教師繼續教育開展的過程中,教育主管部門以及學校對體育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培訓的經費投入力度不夠,據了解,中小學體育教師參與繼續教育的費用主要是由學校與個人平攤,表面上的經費不足,實質上則體現的是體育教師的保障問題,一定程度上也會打消中小學體育教師繼續教育的積極性。
繼續教育的主要內容應涵蓋學科知識、教學理論、教學技能、科學理論、思想政治內容以及現代教育技術等方面的基礎內容,在此基礎上添加一些特色的培訓內容。體育學科相對其他科目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體育教師在繼續教育的內容選擇上往往以學科知識和教學理論為主;在梳理文獻的過程中發現,中小學體育教師繼續教育忽視通識教育的現象較為嚴重,過于強調專業知識而忽視通識教育的現象并不利于體育教師未來的職業發展。其次,繼續教育在開展過程中“一刀切”的現象比較多見,部分教育培訓計劃并未因地制宜、實地考察,未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符合當地體育教師繼續教育的內容與計劃;最后,繼續教育的評價大多是以達到要求的學時、學分為標準,大多數體育教師并未以積極主動的心態,而是以“完成任務”的心態完成。
據了解,體育教師在參與繼續教育的方式太過于固化,沒有跟上時代,進修的途徑與方式還停留在舊時代。通過線上安排繼續教育學習的活動少之又少,身處互聯網+的新時代,不會利用新的資源進行學習和進步必然會造成學習活動開展的滯后,線上安排學習的優點是操作起來更加方便快捷。另外,一線城市與偏遠山村在繼續教育的機會選擇上存在著極大的不均衡現象,在一線城市,體育教師的專業化程度較高;而在偏遠山區,還存在有其他任課教師代上體育課的現象,根本談不上體育教師的繼續教育。由此可見,中小學體育教師繼續教育在開展過程中,存在空間活動分布不均衡的問題。
大部分學校繼續教育的相關制度并不完善,缺少有效的激勵以及獎懲的手段,同時,體育教師在參與繼續教育的過程中,并沒有擇優,部分體育教師參加繼續教育的主要原因是出于行政命令,而且還與轉正等其他方面有掛鉤。體育教師本身對繼續教育的關注度不高;迫于應試教育的壓力,學校的主要發力點是文化課,相應的受力點就是主課教師,學校對于體育學科的重視程度不夠,因此,學校對體育教師的繼續教育缺乏關注。
據了解,大部分中小學體育教師對于“核心素養”的認知僅限于運動能力,體育學科的核心素養是指運動能力、健康行為與體育品德三個方面的集中體現,當今體育教師繼續教育忽略通識教育的根本原因就是未深刻理解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主要內容,目前中小學體育教師更加關注自身技術水平與運動能力的繼續教育與提升,對于中小學體育教師來說,未深刻理解核心素養的主要內容,而在繼續教育的選擇僅限于提高運動能力與技術水平的教育培訓是不完整的繼續教育。
有了目標才有行動力,繼續教育作為一種提升體育教師在職期間核心素養的重要手段,大部分中小學體育教師并沒有認識到核心素養的提高在未來個人職業發展以及學校體育工作中的重要性。據了解,大部分中小學體育教師參與繼續教育主要是由于行政命令或者與轉正等其他掛鉤,還有少部分中小學體育教師漫無目的的選擇甚至不選擇繼續教育活動,兩者都不合理。由此可見,中小學體育教師未認識到繼續教育與提高核心素養之間的關系就會造成參與繼續教育活動不積極甚至是自身發展懈怠的現象,不利于激發體育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市場的活力。對于中小學體育教師來說,不是以提升自我為目的而參加的繼續教育本身就是一種資源的浪費。
發展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已成為學校體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學校體育工作如果僅僅依靠高超精湛的技術或者技能就能完成,那么學校體育工作的主力軍應該是運動員或者教練員。顯然,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并不需要技術高超的教練員和運動員。競技體育面對的對象才是運動員,而學校體育面對的對象是學生,學校體育工作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錘煉學生的意志品質,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教會學生技術技能。由此可見,核心素養的高低是衡量體育教師優秀與否的一個重要標準,體育學科的核心素養對于促進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百利而無一害;因此,中小學體育教師未認識到提高核心素養與學校體育工作之間的關系就會造成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不完整的現象。
互聯網的時代讓我們認識到每一天都是全新的,新的知識、新的技術、新的科技,每一天我們都在努力追趕新時代的步伐。相比學生時代的知識灌輸,在職期間并沒有大量的時間去進修和學習,因為兩者角色不一樣,承擔的責任也不一樣;教師的主要責任是教學,而學生的主要責任是學習。教育一直都是在動態中發展,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因此,在教學的“高壓”下,繼續教育的階段性學習對于終身學習意識的養成有一定的導向作用。現今,對終身學習、終身體育的呼聲尤其高,繼續教育的良好開展也為學校體育工作的良好開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論基礎。因此,正確認識繼續教育與學校體育工作之間的關系,對于促進學校體育工作的良好開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轉變觀念、提高認識、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是中小學體育教師進行繼續教育的首要任務。教育的發展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社會在發展,教育的理念也必須不斷更新、完善和進步。沒有強大的學習動機就談不上自我完善和發展,體育教師在崗位的時間太久就會產生倦怠期,因此,中小學體育教師必須轉變觀念,加強對繼續教育的認識,同時,中小學體育教師必須根據自身需要選擇合適的學習內容以保證自身個人核心素養的穩步提升。
到目前為止,真正意義上關于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法律文本并不存在,我國教育部頒布的《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規定》條例,雖然從總則、組織管理、保障考核與獎懲以及組織管理等做出了部分規定,但是細節較為粗糙。少數地方政府也陸續出臺了關于當地繼續教育的文件,但是內容有限、不夠全面。由此可見,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師繼續教育法規制度并不完善。因此,我國應廣泛吸取其它國家的經驗和教訓,盡快建立并完善我國體育教師繼續教育的法律法規,對經費保障、考核制度、認證體系等方面作出詳細規定,使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的開展盡快步入正軌,向更加規范化、法制化的道路邁進。
有競爭才會有進步。當前,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師繼續教育的相關活動主題以及內容主要由政府以及教育部門制定。繼續教育培訓內容、評價機制與培訓途徑有待提高的根源問題在于沒有深入到中層和基層,政府和教育部門應適當引入競爭機制。例如:給出一個地區體育教師繼續教育的大致要求與內容,召集高等院校以及就教育培訓機構進行設計,最終通過投票的方式評選出優秀的設計進行實施,并收集反饋。通過收集中間力量以及激勵相互競爭的方式來達到優化繼續教育內容、評價機制與培訓途徑的目的。
在繼續教育的眾多需求中,經費問題是相對比較容易解決的問題,為保證體育教師參與繼續教育的積極性以及學校體育工作中體育教師的創造性,學校和教育部主管部門應盡最大努力對中小學體育教師的繼續教育工作給與鼓勵與支持,建立獎懲以及激勵機制,采取多種方法拓寬經濟來源,鼓勵社會上體育團體對參與繼續教育的體育教師進行捐助,減少體育教師本人繼續教育的經濟負擔,鼓勵中小學體育教師積極參加適宜個人發展的繼續教育。其次,繼續教育“一刀切”的現象應該被消除,“一刀切”的現象會打消體育教師的積極性,因此,繼續教育計劃的制定應該根據當前社會所需以及不同地區體育教師的具體情況,因地制宜,以增強體育教師核心素養為目的,有針對性的舉辦適宜中小學體育教師發展的、有意義的繼續教育活動。
目前,中小學體育教師繼續教育的開展存在著許多目之所及的問題。核心素養一方面強調學校體育要深刻理解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為傳授運動技能、增強學生體質、健全學生人格等提供理論基礎。因此,在核心素養視域下,要改變中小學體育教師繼續教育的現狀。首先,相關政府部門以及教育主管部門應該加大經費支持與投入,完善與發展體育教師繼續教育保障制度建立獎懲以及激勵機制,采取多種方法拓寬經濟來源,減少體育教師本人繼續教育的經濟負擔,鼓勵中小學體育教師積極參加適宜個人發展的繼續教育;其次,體育教師應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加強對繼續教育的理解,根據自身需要選擇合適的學習內容以保證自身個人核心素養的穩步提升;最后,繼續教育部門應當優化體育教師繼續教育的培訓內容、評價機制與培訓途徑,因地制宜、實地考察,以提升體育教師核心素養為目的,制定符合當代體育教師繼續發展的培訓計劃等;最終,通過提升繼續教育質量從而達到提升中小學體育教師核心素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