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禹
新課標要求高中化學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根據課程內容靈活應用教學方法,以將復雜抽象的化學知識直觀化,幫助學生夯實基礎,以達到融會貫通?;瘜W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在農村地區的高中,教師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學策略,在拓寬學生視野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使學生在基礎理論的指導下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農村地區,受教育環境等影響,學生的視野不夠開闊。而高中化學知識較抽象,內容也比較復雜,對他們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在實際教學中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通過熟悉的生活現象理解化學重點知識,在提高興趣的基礎上增強學習效果。生活化教學模式也能增強化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如與學生緊密相關的霧霾天氣就可以利用化學原理進行解釋。生活化教學模式可以為學生學習化學營造良好的氛圍,在開闊學生視野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形成終身學習的理念。
概念是高中化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構建化學知識體系的基礎。作為自然學科的化學,其內容和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連?;瘜W教材中的概念生活化,是依托教材內容、根據生活現象提煉出化學相關元素,以使概念學習從淺入深,從易到難。在概念教學中應用生活化策略,能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意識,在熟悉的生活現象中提高概念學習的效率。教師講課時,可利用生活化案例進行導入,以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吸引學生注意力,提升其學習興趣。
化學物質的性質主要是其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特性,教師可引導學生細微觀察生活,接觸化學性質,并從最熟悉的物質研究,了解它們在生活中發生的化學反應,以明確其在生活中的作用。通過生活觀察的引入,教師在對化學性質相關知識進行講授時,可加強學生的理解,學生也能學到非常多的生活小竅門。
如學習“鐵離子的性質分析”時,教師可讓學生先尋找紅磚、銹鐵等。之后在實驗室中配制氫氧化鈉溶液,并進行實驗設計,以分析鐵離子的化學性質。教師要鼓勵學生多觀察生活,通過生活現象來了解化學物質的性質,以實現化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
實驗是化學的重要內容和教學的重要模式,學生進行實驗設計和操作,可激發化學學習興趣,提升化學學習效果。教師要重視實驗教學,將生活化策略與實驗進行融合,以提升學生的實驗效果及實踐能力。
如紅磚是農村地區學生常見的物品,教師設計實驗時,為學生準備好KSCN溶液等用品,讓學生通過實驗探究紅磚的化學成分。實驗前先提出問題:為何磚頭中的化學組成使其穩定性較好?實驗中,教師要善于觀察,發現學生實驗的不足,根據其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以使生活與化學實驗進行完美結合,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總之,化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解決生活問題。教師在實際教學時,要注重生活化教學模式的融入,根據化學知識內容選擇生活化策略,以使學生處于特定的生活情境中,通過熟悉的生活現象加深對化學知識的理解,提高自身的化學學習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