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敏,尹文強,程 呈,陳鐘鳴,侯艷杰,劉天豪
(濰坊醫學院公共衛生與管理學院/“健康山東”重大社會風險預測與治理協同創新中心/國民健康風險預警治理協同創新中心,山東 濰坊 261053)
《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國發〔2011〕28號)指明了醫養結合模式的發展方向?!笆濉币巹澮裁鞔_提出要加強綜合醫院老年病科的建設。盡管為應對人口老齡化和老年病人就醫需求的增加,一部分綜合醫院成立了專門為老年病人提供診療和護理服務的老年病科,但是面對“醫養結合”這一嶄新的醫療和養老發展模式,作為承擔著老年患者診療使命的綜合醫院老年病科功能如何定位、如何發展,迄今鮮有這方面的研究報道。本研究結合前期文獻研究與實證研究的結果及SWOT分析法的相關理論,對綜合醫院老年病科的優勢(Strengths)、劣勢(Weakness)、機遇(Opportunities)與挑戰(Threats)4個方面進行了系統分析,并根據SO、ST、WO 3種不同要素組合所反映出的情況提出針對性的建議。
1.1.1 聚焦老年人健康,服務的綜合性顯著
老年病具有多樣性、多變性、多病共存等特點,需要多科室、多專業配合治療[1,2]。綜合醫院老年病科醫務人員,專業以老年醫學為主,對于老年人常見病、多發病比較熟悉,研究生以上居多,受過系統的專業教育,能夠以老年人整體健康為本,達到綜合治療效果。首先,老年患者入院要在醫務人員綜合評估的基礎上制定綜合治療方案[3]。其次,老年病科秉持“大綜合、小??啤钡闹委熇砟?,將主訴疾病與其他老年病的治療、預防和保健相結合,滿足患者的就醫需求,減少轉科就診環節,方便老年人就醫。在治療系統疾病的同時,兼顧其他系統的疾病,全面考慮疾病與其他疾病之間、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
1.1.2 醫療環境符合老年人特點,人文關懷氛圍濃厚
很多老年病患者被長期遷延難以治愈的慢性病困擾,在飽受生理病痛折磨的同時還存在很大的精神壓力和心理問題[4]。老年患者這一特殊性決定了老年病科服務的特殊性:一方面老年病科秉持生物-醫學-社會的現代醫學模式,重視社會因素對老年人疾病的影響,將人文關懷融為科室文化的一部分,為老年患者營造家庭的溫暖感。一位老年病科醫生表示:“老年人需要很多的關懷,單從醫護人員的細微表情,老年人便會產生一些我們沒有的情緒,我們平時的醫療環境也特別注重這種問題”。另一方面老年病科軟硬件設施齊全,針對老年人的需求,提供了不同類型的病房(如設有衛生間扶手、地面防滑設施等),設置24 h陪護制等制度規范,符合老年人喜靜、重視夜間睡眠及行動遲緩或不便的特點。
1.1.3 綜合醫院醫療水平高,院內會診便捷
在我國現行的醫院分級制度下,綜合醫院在我國醫療服務體系中處于引領地位,醫療質量較好,醫療水平較高,是區域醫療衛生體系的龍頭。從現有的情況來看,綜合醫院所擁有的人才數量和質量都是其它醫院所無法比擬的[5,6],醫務人員經過多年的醫學教育,技術精湛、實力雄厚、經驗豐富;而且綜合醫院科室設置較為齊全、科學,利于科室間會診及共同商議治療方案,方便為老年患者提供整體醫療。
1.2.1 社會知曉度不高
相對于常見的內、外、婦、兒專科,老年病科的社會知曉度較低,人們不了解老年病科的功能定位和主要特色。由此導致的門診量和住院服務量較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老年病科的發展。一位老年病科醫生表示:“有很多人還是意識不到老年病科是個治病的科室,有很多人認為老年科就是個保健科室,人們的認識不足”。
1.2.2 綜合醫院床位有限
政府對醫養結合工作的重視為公立綜合醫院老年病科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但綜合醫院的主要功能定位以提供??品?、診療疑難雜癥、承擔科研任務為主,老年病科床位數相對不足,很難劃分出專用的養老區域或醫養結合區域,進一步阻礙了綜合醫院老年病科的發展。
1.2.3 醫務人員知識結構和專業技能仍需提升
老年人一身多病的特點對老年病科醫務人員的理論知識及實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現實中多數老年病科醫生由其他科室調整而來,初來時不僅對老年病科認可度不高,而且缺乏對老年病及老年患者的了解,固有的行醫模式和習慣也不適用于老年病科。醫生需要不斷更新知識和觀念,提高自身的應變能力和素質來適應醫學發展的要求,促進醫學科學的發展[7]。
1.3.1 人口老齡化加劇,人群健康意識提高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提高,老年人口比重不斷增加[8]。人口老齡化、疾病譜變化所帶來的巨大就醫需求為老年病科的發展提供了機遇。與此同時,隨著國家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人民健康理念不斷更新,人們的健康訴求也發生了根本轉變:從追求生存到追求生命質量,從以藥物、手術治療為重點轉向以健康管理和健康促進為重點,“治未病”得到越來越多居民的認可,多環節健康管理監控成為趨勢[9]。
1.3.2 政府重視程度不斷提高
推進醫養結合模式成為當前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綜合醫院老年病科也日益受到關注并被國家的政策文件多次提及: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35號)提出,醫療機構要積極支持和發展養老服務,做好老年慢病防治和康復護理,不斷推動醫養融合發展?!笆濉币巹澮仓赋?,要加強綜合醫院老年病科建設,到2020年,35%以上的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設立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數量。政策的倡導與支持為綜合醫院老年病科的發展營造了優越的外部環境。
1.4.1 專業人才短缺
我國老年醫學醫療資源的緊缺與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形成突出矛盾。近年來老年病科醫師的招錄情況并不理想,盡管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提出在高等醫學院校和中等職業醫療衛生學校增設老年醫學專業學位、修改《住院醫師規培方案》中老年醫學為二級學科和建立國家級老年醫學專科醫療機構模式,但我國老年醫學教育仍然缺乏系統的培養機制和標準[8]。 此外,臨床醫學專業缺乏相應課程設置,學生不夠了解老年醫學專業,加之老年病科收入相對不高,導致畢業后從事老年病科工作的學生較少。一位老年病科醫生表示:“當年本科時候,老年醫學有兩個班級,后來沒幾年就沒有了。當年本科同學選擇研究生轉其他專業的情況也比較多,很多人最終從事了其他???。由于崗位限制,繼續從事老年病科的人不是很多”。
1.4.2 外部競爭加劇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提出“鼓勵社會辦醫,優先支持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民營醫院呈現蓬勃發展態勢。近些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醫養結合制度推廣實施,民營醫院日益重視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成為公立綜合醫院老年病科發展道路上強有力的競爭對手。與公立綜合醫院相比,民營醫院針對老年病的服務更加多樣化,以老年病治療為核心,開展慢病管理、保健康復、心理疏導等形式多樣的綜合性健康服務,更具系統性和全面性。并且民營醫院實行自主定價、自負盈虧的政策,價格干預較少,收費形式更加靈活,差異化戰略優勢顯著,可以滿足有特殊需求的老年人的就診需要。與此同時,相對于綜合醫院人滿為患的現象,民營醫院醫療環境優勢顯著,可以讓老年人在更為安靜和諧的環境下進行治療康復[10]。
通過老年病科發展SWOT分析,提出3種對策建議,即SO開拓型建議、ST抗爭型建議、WO爭取型建議,具體如下:
醫養結合制度的推行體現了國家和社會對老年人的關懷與重視,也為老年病科的建設與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綜合醫院老年病科應準確定位,調整自身發展戰略,充分利用醫養結合這一機遇來帶動自身發展[11]。一方面,運用老年病科服務綜合性優勢,結合老年人的病情特點,多管齊下、把握整體、保障醫療質量和安全,提高醫療服務使用效率[12];另一方面,發揮綜合醫院院內會診的便利條件,積極組織科室會診,提高診斷符合率、臨床治愈率與搶救成功率,在最短時間明確病情診斷,針對老年人病情特點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13]。此外,醫院管理者要深入學習了解政策文件,充分利用有利的外部環境來推動綜合醫院老年病科的發展。
老年病科醫務人員在技術方面與其他專科醫生相比有更高的要求,只有綜合全面的了解掌握各個系統的疾病特點才能更好的滿足老年人一身多病的特點。為應對專業人才不足的挑戰,綜合醫院要利用內部科室設置較為齊全的優勢,采用??婆嘤柕仍簝扰嘤柗绞剑龑пt務人員掌握老年病科相關的知識及專業技術,提高崗位適應力。并且,醫院還要積極為醫務人員創造學習進修機會,提高他們的業務水平。為應對民營醫院的挑戰,綜合醫院老年病科要凸顯區域醫療衛生體系的龍頭地位,利用醫療質量好、醫療技術強且科室設置齊全、整合力量大、服務能力強等優勢,重視學科建設,提高科研能力,研究老年病防治的規律,提高專業技術水平。與此同時,利用綜合醫院的品牌吸引更多老年病科相關專業人才,發揮綜合醫院的整體優勢,有效利用自身資源,提高市場競爭力。
綜合醫院老年病科可以以醫療聯合體為依托,和基層建立良好合作,運用遠程醫療,第一時間掌握社區老年人健康動態,以便及時提供醫療服務。研究者認為,綜合醫院可以從以下兩方面來努力:首先,綜合醫院老年病科可以提供醫務人員規范化培訓,為養老機構、社區和家庭培訓能為老年人提供醫療服務的醫務人員,增強社區和養老機構的醫療服務能力,提高醫療服務可及性,引導患者在基層首診,建立有序的就診秩序,緩解綜合醫院床位緊張的現狀[14];為基層醫療機構提供技術支持,定期義診坐診,提供慢性病防控、健康教育等咨詢服務,促進優質資源下沉,提升基層醫療機構實力[15]。其次,綜合醫院老年病科可以借助醫療聯合體深入社區,加大宣傳力度,直接面向患者,提高社會知名度,吸引患者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