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螨病是一種皮膚寄生蟲疾病,主要由疥螨進行傳播,是一種慢性的接觸性皮膚病,不利于生豬養殖產業的發展。
生豬在5月齡時是豬疥螨病主要發病的時間,豬場環境與豬疥螨病的暴發有著很大的關系,如果養殖的密度過大,養殖環境衛生條件差,就很有可能孳生疥螨,豬群的感染概率也會進一步加大。一般情況下,病豬首先表現頭部和眼睛周圍出現紅色丘疹,然后逐漸蔓延到豬的背部以及四肢,最后擴展到整個軀干。生豬在感染疥螨后會出現瘙癢,導致豬在欄桿處進行摩擦,使生豬皮膚出現發炎、大量脫毛以及出血等癥狀,皮膚遭到破損會逐漸導致變厚,嚴重的情況下會出現龜裂,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后期生豬的售賣。
在臨床診斷上,豬疥螨病主要通過臨床特征以及養殖環境來進行判斷。一般在春季以及秋季是發生豬疥螨病概率較大的季節,因為在春季和秋季氣候環境相對來說比較潮濕和陰暗,豬場內的環境為疥螨的孳生提供了條件。除此之外,當生豬出現瘙癢、摩擦以及皮膚粗糙,或者幼豬發現皮膚龜裂、紅色丘疹的時候,基本可以判定患了豬疥螨病。如果豬群患有疥螨病時,采食會被影響,在很大程度上會導致豬群身體上的消瘦,不利于生豬的豬肉質量以及出欄量。
2.1 改善生豬養殖場的環境養殖場環境衛生的保持是防治豬疥螨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首先需要做好的環節,要做到以下三點:
2.1.1 保證飼料的質量并且要滿足豬群生長所需,對剩余的飼料做好及時的清潔。通過長期的養殖經驗對生豬每個階段需要飼料的數量進行總結,以此來確保每次的投食量可以滿足其生長需要,同時也不會產生更多的浪費,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輕后期處理的工作量。飼料的大量堆積非常容易造成養殖區域內細菌的孳生,所以更容易造成豬群感染疾病。
2.1.2 對生豬代謝產生的廢棄物進行及時的處理。在處理排泄物時,要定時清潔并且保證清潔的質量,可以規定區域用來堆放糞便等代謝廢物,可在很大程度上減輕其對養殖環境的影響,以此來保證豬群生活環境的良好。
2.1.3 定期做好豬場內的消毒工作,保證豬場環境的衛生條件在最大程度上適宜豬群的生長。一般情況下使用2%的氫氧化鈉溶液對地面以及墻角進行清潔,再用清水沖洗。對已經發現患有豬疥螨病的圈舍進行重點消毒殺菌,并對病豬進行隔離,避免病情進一步擴散,對發病豬患處進行清洗與消毒,加快其恢復。
2.2 進一步加強生豬管理與監督開展生豬的管理和監督工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發病的概率。相關監管工作人員要深入基層,實地對豬場的養殖情況進行考察,對于不合格的養殖方式進行糾正和指點,可以有效保證對養殖各個環節的把控。在監督過程中要嚴格執行相關的規章制度,加強監管工作的效率與質量。對于常犯錯誤并且多次指出后仍然不改正的相關工作人員給予罰款、批評等。
2.3 對豬群疾病的防控工作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大力宣傳豬群的疾病防控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深化養殖人員的認識,增強科學養殖理念。可以通過集中學習的方式來提高工作人員的養殖水平,在學習過程中通過競賽的方式提升養殖相關工作人員的熱情和工作積極性,有助于培養養殖人員科學養殖的意識。
2.4 對患病個體進行及時診斷和治療判斷生豬個體是否患有豬疥螨病,可以觀察其是否有使勁摩擦瘙癢的行為,是否有掉毛、疥癬癥狀,如果有兩種情況存在,通過檢測進一步確認生豬個體是否攜帶蟲體,如果發現蟲體或者蟲卵則可以確診為豬疥螨病。在此基礎上還要對其感染程度進行判斷,至少選擇20個個體,觀察10min,將瘙癢個體數除以被觀察的個體總數,如果大于0.4,就可以判定豬疥螨病的感染情況非常嚴重。
治療豬疥螨病主要應用辛硫磷燒潑溶液。辛硫磷是一種畜用殺蟲劑,具有低毒、高效并且低殘留的特點,并且有非常強的胃毒和觸殺作用,辛硫磷對各種體外寄生蟲都有驅殺效果。使用辛硫磷溶液后1周即可以觀察到效果,藥效持續時間可以維持2個月左右,可以安全地穿透生豬的皮膚,深入寄生蟲的蟲道和蟲穴,可以有效改善頑固性疥癬癥狀。
豬疥螨病的防治必須要養殖過程中各個環節的密切配合,要充分發揮養殖人員與監管人員的作用,互相配合工作。在防治方面,要重視養殖環境衛生條件的維護,及時隔離治療病豬,以此保證豬群的健康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