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獸醫;社會化服務;問題;建議
我旗是內蒙古自治區畜牧業大旗,全區33個畜牧業重點旗縣之一。2018年牧業年度牲畜存欄達到210萬頭只,是鄂爾多斯細毛羊、肉牛、生豬養殖主導區,畜牧業已成為廣大農牧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主要產業。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現代農牧業發展對獸醫服務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獸醫體制改革后,政府強化了動物疫病預防控制和動物衛生監督,把獸醫治療這一職能推向社會。而我旗獸醫診療人才嚴重不足,據統計全旗共有嘎查村防疫員180名,有鄉村獸醫190名,其中112名為嘎查村防疫員,鄉村獸醫數量少,且年齡偏大,知識層次低,不能滿足農牧民對動物診療的需求。為了整合現有鄉村獸醫資源,提高獸醫服務質量和效率,滿足廣大農牧民的需求,保障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的順利實施。我旗根據《農業部關于推進獸醫社會化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農醫發〔2017〕35號)和《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18年獸醫社會化服務推進工作的通知》(農辦醫〔2018〕31號),結合我旗實際,從2018年起,在烏審旗烏審召鎮查汗廟嘎查、圖克鎮黃陶勒蓋嘎查、蘇力德蘇木陶利嘎查試點開展獸醫社會化服務,組建3支獸醫服務隊。服務陣地由當地政府提供,疫控中心申請旗政府為每個服務隊配置流動服務車、B超、手術臺、金屬探測儀、外科解剖器械、顯微鏡等設備20多臺件,總價值72萬元。運行模式概括為“三結合”,即農牧行業和政府嘎查社會資源相結合(我們提供設備、技術指導,政府嘎查村提供房屋、食宿),鄉村獸醫和防疫員相結合,預防和治療相結合,開展動物常見病、寄生蟲病診治,免疫接種、動物疫病防治知識和法律法規宣傳以及畜禽配種改良等工作。動物診療、驅蟲灌藥、計劃疫苗接種按標準收取一定費用,寄生蟲病檢測、強制免疫、宣傳等免費,實行自收自支,政府適當補貼。
2019年,旗委政府主要領導到獸醫服務隊調研,對獸醫服務隊工作給予充分肯定,要求各蘇木鎮、農牧部門高度重視獸醫服務隊工作,各蘇木鎮以鎮為單位建立1支獸醫服務隊,為全鎮農牧民服務,政府予以適當支持。根據旗委政府領導指示,我們農牧部門立即起草了《烏審旗推進獸醫社會化服務實施計劃》上報旗人民政府,并將原有3支嘎查村獸醫服務隊進行提質改造成為全鎮獸醫服務隊。2019年為3支獸醫服務隊累計投入設施設備資金30萬元,每隊給予補貼5萬元。批準2020年投入資金60萬元完成另外3個蘇木鎮獸醫服務隊建設,并在今后的3年中每年給予每個服務隊5萬元的政府購買服務補貼。截止日前,獸醫服務隊累計開展牛羊剖腹產等手術135次,牛取鐵、取塑料等手術21次,仔豬結扎手術520多口,牛冷配610頭,羊配種2742只,寄生蟲病檢測牛羊2.03萬多頭只,驅蟲灌藥5257多戶次,集中開展疫病防治知識宣傳教育4次,經常性開展農牧民科學飼養技術指導,深受當地農牧民好評。
通過大力推進獸醫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開展業務技能培訓,拓展獸醫社會化服務內容,加強監督管理,著力規范獸醫服務行為,完善鄉村獸醫養老機制等措施。獸醫服務隊或技術服務公司從現有防疫員中擇優錄用責任心強、技術好的防疫員加入,身份由政府聘用的防疫員轉變成公司職員,其余防疫員享受養老待遇,有序退出。獸醫服務隊或技術服務公司在科研院校、獸藥公司等技術支持下,職能擴大到強制免疫接種、應急接種、檢疫協管等領域,政府對防疫員的工資、養老等投入變成向獸醫服務隊或技術服務公司購買服務。農牧部門制定考核細則,按照考核成績兌現資金。緊緊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維護養殖業生產安全、動物源性食品安全、公共衛生安全和生態安全,以構建官方獸醫、執業獸醫、鄉村獸醫為主體的新型獸醫服務組織為核心,促進形成主體多元、供給充足、服務專業、機制靈活的獸醫社會化服務發展格局,為構建現代化獸醫衛生治理體系打下堅實基礎。
3.1 獸醫從業人員缺乏,人員老化,素質低下,執業獸醫更是寥寥無幾。
3.2 我旗地廣人稀,獸醫服務半徑大,診療分散,服務成本過高,社會效益顯著,經濟效益過低,服務隊運轉難以為繼。
3.3 獸醫服務隊身份尷尬,目前既不是動物診療機構,也不是公司,監管難度大。
建議國家進一步出臺細化相關政策,明確其職能定位,在政策或資金上給予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