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業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分支,因此防疫工作的質量與落實效率直接影響著此項工作的發展。但是工作中存在的影響因素也較多,工作人員必須要科學定位,根據問題進行工作重點布置,保證地區防疫工作水平的均衡。
1.1 人員政府可以采取適當的措施,通過一系列手段,讓更多的年輕人看到畜牧業的前景和重要性,吸引更多的年輕人主動加入畜牧業的防疫工作中。在工作中強調學習的重要性,激發工作人員對防疫知識探索的欲望,鼓勵參加研討會以及提升專業能力等。
1.2 設備相關部門需要加大重視,及時更新動物防疫工作的設備,前期資金受限,可以先開放試點,逐步完善;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培訓,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及時掌握最新技術和最新設備的使用方法。
1.3 制度明確防疫工作中的重點,工作制度要始終適應社會的快速發展。工作制度一定要清晰,責任到個人,以免在工作中相互推諉。這樣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工作人員對工作的積極性和責任心,提高對工作的熱愛,更能保證防疫工作的效率。
2.1 防疫工作監管不力因為很多養殖戶的規模較小、較為分散,所以在動物防疫上一直并未對應嚴格制度與方法,因此導致很多病死或瀕臨病死的牲畜并未經過檢疫就直接活埋或直接扔在野外任其腐爛,這是一種非常不負責且不符合防疫規定的處理方式,會帶來較大的影響,很可能導致病菌的不斷擴散與傳染,無法及時防控。
2.2 防疫設備不足部門工作落實的效率與效果會受防疫設備設施的牽制,因此防疫站的工作人員必須要及時對應適宜的制度,同時加強工作的監管力度,及時配備設備,保證設備、設施的不斷完善,同時加大資金投入,保證設備可以跟隨工作落實模式與制度的優化不斷推陳出新。但是,實際情況是由于很多地區的防疫基層站規模較小、地處偏遠地區,無法及時更新最新的免疫設施,導致設備的數量與質量都無法滿足實際需求。
2.3 人員能力不足防疫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直接決定著動物防疫工作的質量與落實效率,因此在選拔人才階段就應制定最為全面的考察制度,保證防疫人員的素質達到標準。但是事實是動物防疫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會受到較多因素影響,如到單位的時間較早,并未接受系統的素質考核;還有一些并未在實際工作中定期進行理論知識與技術培訓;還有一些動物防疫人員自身沒有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注重個人成長與知識積累。
3.1 建立健全保障機制健全機制可以讓動物防疫工作發展更為穩定,保證防疫步驟高效落實,因為防疫工作的復雜性、系統性較強。此項工作落實中,政府首先要對動物防疫工作進行政策、資金層面的保證,同時積極扶持基層與不發達地區。其次,及時根據防疫工作的優化進程進行設備、設施完善與升級,維護工作的落實有效性。最后,對防疫工作職責進行精確劃分,保證工作的精細化管理水平。根據防疫站實際情況配合管理制度與人員崗位數量,保證工作的落實質量可以更高。
3.2 逐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防疫工作必須對應合適的機制,同時保證基礎設施的建設水平達到要求,因為任何防疫操作的開展都需要基礎設施的支持。如養殖場中的牲畜、家禽出現大量病菌感染、死亡的情況時,防疫人員需要到現場進行勘察,及時對動物疫病的種類與死亡特征進行觀察,同時對血液、體液等進行采集,及時化驗,確定疫病種類與死亡原因,保證疫病調查工作落實的全面,這些血液采集、血清提取、儀器分析等所有步驟都需得到專業設備的支持。
3.3 人員隊伍建設應得到保障人員隊伍的籌備與水平直接影響著防疫工作的落實效果,因此必須對人才隊伍的籌備進行重視,盡量防止出現人才綜合素質水平不達標的情況。同時盡量減少老齡化、人才分配不均衡情況,保證動物防疫站的工作可以穩定落實,保證人員趨于年輕化,可以隨時進行知識與技術的更新。對于偏遠地區與西部經濟不夠發達的地區,要提升薪資水平,留住更為優秀的人才,讓崗位職責人員更加穩定。
綜上所述,防疫工作的影響不僅范圍廣泛還較為深遠,因此各個地區的政府與防疫站管理者必須要對工作的落實進行質量保證,積極從管理制度、機械設備、人員等方面入手,及時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