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江蘇 南通 226019)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近些年來發展迅速,人們的生活水平與以往相比有了比較明顯的提高,對體育鍛煉也越來越重視,特別是近些年來我國政府提出了“健康中國”的口號和規劃,更激起了人們對體育鍛煉的熱情。在這個大背景下,對于正處轉型期的企業來說,如果有效的開展職工體育已經成為了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特別是現階段迫切需要探索出一條與我國市場經濟多元化發展相符合的體育發展道路。
2016年10月,黨中央和國務院根據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作出的戰略部署,印發并實施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該規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進一步加快健康中國建設,使人民的健康水平得到顯著地提高。與此同時,我國企業近些年來正處于非常關鍵的轉型期,特別是隨著市場化體系的不斷完善,使我國經濟領域的主體更加多元化,各種企事業單位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比如,股份制企業、民營企業以及外資企業等等。但是,很多企事業單位的職工體育管理模式因為受到以往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導致其與時代發展的實際要求出現了嚴重的脫節,這嚴重阻礙了職工體育的發展。因此,現階段各企事業單位必須根據自身的現狀,對以往職工體育組織管理的單一模式進行相應的改革,與此同時還應對體育資源的產業化運作以及職工體育的社區化和商業化運作進行充分的研究,只有這樣才能夠使職工體育發展與市場經濟多元化發展的要求相符合。
目前,企事業單位的職工體育發展與自身轉型升級的進度相比要明顯落后。我國大部分處于轉型期的企事業單位往往在自身的變革發展方面投入了幾乎所有的精力,希望使企業能夠在日趨激烈市場競爭中更好地生存和發展,因此經常忽視職工體育等其他與“經濟”關系不大的工作。特別是在外企中,本來就缺乏比較健全、完善的工會和體育組織,甚至在一部分外企中根本沒有設立相應的組織。而在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中,由于農民工、臨時工等占據了員工群體很大一部分,因此這部分企業對職工體育工作往往缺乏重視或者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難以顧及。由此可見,只依靠處于轉型期的企業事業單位單獨的組織管理職工體育活動并不現實。而要想真正的促進職工體育的發展,首先要認識到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與此同時市場經濟改革的進一步深化、企事業單位管理水平的提高、職工收入的增長等因素也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需要從戰略角度去看待我國企事業單位轉型期職工體育所面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研究探討相應的發展對策。
由于我國國土廣闊、人口基數較大,因此我國企業事業單位的職工人數數量龐大。在計劃經濟時代,很多大型企事業單位特別是大型國有企業都建造了規模不同的體育設施,主要包括籃球館、排球館、游泳館以及足球場等,并且相關方面的調查統計表明國有大中型企業集中了絕大部分的體育場館;而由于地域等方面因素的限制,很多企事業單位只有很少的文化館,更多的是乒乓球館、棋牌室、健身房以及臺球室等對活動面積要求不高的體育項目,而地理位置比較偏僻的大中型國有企業,相對缺乏豐富的文化生活。另外,很多大中型企業雖然修建了比較齊備的體育場館,但是在一系列因素的影響下,比如,脫困、轉軌等,導致很多花費巨大修建起來的體育場館無法得到充分的利用,或者在長時間的使用中得不到有效地維護。
相關方面的調查顯示,我國企事業單位近些年來在修建體育場館方面投入的經費越來越少,出現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轉型期很多企業事業單位的經濟效益與以往相比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而各種體育場館由于缺乏良好的商業化運營效果或者使用收入難以抵消運用和維護費用,對于大多數企事業單位來說,體育場館已經成為了一種負擔,進而導致很多體育場館都被企業挪作它用,或者也不進行維護任其損壞和閑置。數據表明,目前已經有80%左右的企事業單位已經不再專門撥款興建體育設施。我國企事業單位特別是國有企業在轉型過程中需要對各個方面的制度進行改革,這必然使其付出一定的代價,在這種情況下導致職工體育活動難以正常的開展已經是社會公認的一個事實。體育場館的修建和維護以及相關方面的體育活動缺乏足夠的經費,導致體育設施和體育活動難以滿足職工的實際需求,甚至導致體育活動根本無法開展。
所謂的產業化運用現有體育設施和體育資源主要是指,根據市場經濟規則運營企事業單位特別是大中型國有企業投資修建的各種體育設施,同時對企事業單位的優勢進行整合,注重將職工體育的組織優勢以及網絡優勢充分的發揮出來,并在資金和政策上給予一定的支持和優惠,從而使其逐步成為一個能夠獨立經營的提供有償服務的體育經濟實體,這樣,一方面能夠使職工開展體育活動經費不足的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另一方面能夠使職工體育在我國的經濟建設中更好的提供服務,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另外,不僅是企事業單位的職工,同時也可以為社會上的民眾、組織等提供多種多樣的體育服務,這也正與“健康中國”的理念相符合,有利于促進全民健身行業的發展。
大眾化和提供有償服務是全面健身服務業的基本特征。實際上,全民健身服務業包括健身、武術、減肥、羽毛球、舞蹈、體育探險、乒乓球以及水上項目等諸多項目,自從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全民健身服務業發展迅速,其自身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列出的各種有償服務,可供企事業單位以及廣大社會民眾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靈活的選擇,與此同時對于各種組織體托辦的職工體育活動也完全能夠承擔。我國各類企事業單位在轉型發展過程中經濟效益受到的影響已經通過體育場館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展現,另外企事業單位自辦的各種文體活動也存在很多問題,比如,體育活動種類單一、缺乏周到的服務、檔次比較低、足夠的專業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等等,這導致企事業單位廣大職工的不同需求難以得到充分的滿足,而與此相對的是全民健身服務業,可以使廣大職工不同的體育需求得到充分的滿足。因此,各類企事業單位的工會組織以及相關的體育協會等應該緊跟時代的發展潮流,積極轉變自身的思想觀念,并對以往錯誤的行為加以糾正,同時還要將有償服務意識樹立起來,可以委托社會上相關方面的全民健身服務組織舉辦企事業單位的一些福利型的體育活動,從而使廣大職工能夠根據自己的喜好和實際情況參與到不同類型的體育活動中。
除了職工自主進行的體育活動之外,比如,晨跑晨練、社區組織的體育活動等,企事業單位應該以兩種方式開展職工體育活動,即有償服務型和福利型,并且普通職工和組織舉辦職工體育活動的領導機構都應該將這種觀念樹立起來。也就是說企事業單位必須撥付一定的經費組織舉辦職工體育活動,對于現代企業來說這是實現自身健康可持續發展必要完成的任務。而企事業單位的職工也需要支付相應的費用才能夠享受健身服務業所提供的服務,對于一部分先富起來的職工來說拿錢買健康也是其投資理念之一,而不是只等著單位“給”和“送”。
除了以上三個方面的措施之外,還應該注重更新企事業單位轉型期職工的體育觀念。對于企事業單位上來說,其他單位組織的體育活動有本單位職工參加的,實際上也是一種職工體育活動。當前大多數企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每周都有1-2天的空閑時間,因此基本上都可以抽出一定的時間參加附近的社區體育活動。另外,近些年來我國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用來建設各種文體活動設施、保健設施以及社區體育活動設施等,并且相關方面的制度也在不斷完善,這充分保障了企事業單位職工對體育活動設施的需求。今后,企事業單位職工體育工作的重點發展方向之一就是積極組織舉辦社區職工體育活動。對于企事業單位來說,這一機遇必須要牢牢抓住,并在此基礎上對新的途徑進行積極地探索。首先,要將社區和企事業單位的體育協作互惠組織建立起來。一方面要將社區街道辦事處和居民委員會的成員吸納到企事業單位的職工體育組織中;另一方面社區的體育組織,企事業單位也要積極加入,并在這個過程中對企事業單位和社區體育的新構架進行積極的探索,從而相互合作、相互交叉滲透的協作關系逐步形成。另外,還可以將體育網絡協作組織構建起來,該組織應該包括社區代表以及多個企事業單位;其次,企事業單位與社區共享體育資源。企事業單位可以與社區在優勢互補以及互惠互利的原則上簽訂相應的體育資源共享協議,具體來說可以共享彼此的體育場地、體育信息、體育器材等等。
總而言之,在新時期“健康中國”以及企事業單位轉型升級發展的大背景下,必須要在更高的層次上根據職工體育新格局的要求實現以下兩個目標:第一目標,即在城市文明建設和企事業單位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必須納入職工體育;第二個目標,即不能簡單地把職工體育視為企事業單位內部的一種體育活動,而是應該將其視為體育事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將其提升到與全民健身服務業以及社會體育相同的高度。只有真正的實現這兩個目標,才能夠在未來真正的促進企事業單位職工體育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使人民的健康水平得到顯著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