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體育大學 北京 100084;2.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 廣東 廣州 510800)
中國男排在北京奧運會上創造輝煌,而后迅速跌入谷底,2010年男排世錦賽,中國男排最終排名并列第19位,是參加世錦賽以來戰績最差的一次。2012年無緣倫敦奧運會,在亞洲開始失去競爭力。2016年無緣里約奧運會,2017年亞錦賽最終只獲得第6名,創歷屆亞錦賽最差成績,2018年亞運會,中國男排跌到了亞洲第9名,歷史最差!2020年東京奧運會亞洲區男排資格賽決賽中,中國隊以0∶3負于伊朗隊,無緣東京奧運會,中國男排僅在亞洲而言已是二流球隊。中國男排與世界強隊相比,無論在技戰術,還是心理素質、臨場經驗等方面都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要想盡快縮短差距,躋身于世界強隊,必須對自身進行全面的剖析,找出制約中國男排發展的主要因素。
近些年中國男排成績落后的主要原因。
文獻資料法:通過中國知網和相關資料的查閱搜索,檢索有過中國男排成績以及發展趨勢的文獻資料,將資料進行閱讀并整理分析,為本文提供文獻依據。
專家訪談法:針對提出的問題,向有關排球專家、學者進行咨詢,了解他們對此問題的意見。
邏輯分析法:運用歸納、推理、演繹、類比等邏輯分析方法,對取得的各種信息進行較深入的研究,論證有關結論和建議。
我國排球項目后備人才匱乏,沒有完備的梯隊建設,優秀運動員經常出現斷層。這是導致我國男排成績不好的主要原因。近些年,我國男排頻繁換帥,想要通過短期的換帥取得想要的成績,但結果可想而知。想要根治中國男排的“病”首在后備人才的培養。但相關單位的一些領導,并沒有把后備人才的培養放在一個重要的位置上,長此以往,中國男排只會越陷越深。如今的中國男排,沒有相關政策的支持,沒有良好的發展環境,沒有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的接納,排球后備人才資源失去了最基礎的依托,這是一個惡性的循環。后備人才是高水平運動隊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如果沒有成千上萬的青少年投入到排球項目之中,中國男排如何覺醒?
奧運戰略是上世紀80年代提出來的,其目的是為了在中國能夠更好地開展和普及奧林匹克運動,有效的提高我國競技運動水平,并在奧運會上取得優異成績。“奧運戰略”是指追求奧運金牌總數而不追求金牌質量,把體育資源集中在競爭小、冷門、容易得金牌的項目上,所以選擇了那些世界體育強國不重視或實力不強的項目。在政策上給與支持,在資金上給予保障。受“奧運戰略”的沖擊和影響,為了將有限的資源轉換成最大的效益,一些省市紛紛將耗資大、獎牌少、效益低的排球項目“砍掉”。
有研究顯示,我國排球人口數量約占總人口數的4.3%,且排球人口在學校中的比重明顯高于社會人口,這與我國推行的“振興三大球”戰略有一定關系。但是盡管如此,排球群眾基礎差,排球人口基數少的問題也沒有得到太大的改變,這也與排球項目的技術特點有關,排球項目與籃球、足球項目相比,技術性高,較難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群眾基礎差。
優秀的球隊在比賽中已經把攔網與防守作為一個整體來思考,并高效地結合在一起,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攔網與防守的作用。可見,攔、防已經形成體系并在高水平排球隊伍中得到更多的重視。
有效攔網是反映一支隊伍網上實力的關鍵因素之一,實力強勁的歐美男排進攻速度快、力量大,給對手的攔網制造了很大困難。有調查顯示,攔網一直是中國男排的軟肋,特別是在心理有波動的時候,這往往讓我們的防守陷入被動。
中國男排后排防守能力與外國男排相比差距明顯,攔防配合不夠默契,防守對來球意識薄弱、專注力不夠,腳下位置感太強、不移動,隊伍的防守保護意識欠佳,沒有很好地利用攔網帶動反攻。防守反擊始終是中國男排的軟肋,不僅與世界強隊有著明顯的差距,就算是與一些世界二流的亞洲球隊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
一傳效果的優劣直接影響一攻的質量,連續的一傳不到位或者失誤,會使本隊陷入被動,隊員的心理產生巨大的波動。一傳始終是中國男排的軟肋,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快攻的質量,很難有效的牽制對方的攔網隊員,給我方的一攻造成很大困難。
發球是比賽的開始,也是進攻的開始,強有力的發球能夠破壞對方一傳,抑制對方的有效進攻。中國男排發球水平和世界一流強隊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發球攻擊性不強,失誤率較高。拼發球的心理素質不過硬,尤其是遇到關鍵場次或者關鍵比分,由于技術不過硬、比賽經驗不足,發球過于保守,不能充分展示自身實力。
有文章指出中國男排一攻中扣球效果與世界一流強隊相比差距較遠,即使是與亞洲球隊相比也不占優勢。受一傳水平差的影響,中國男排進攻手段單一,過分依賴二、四號位高點強攻,導致扣死率低,失誤率高。
一攻和防守在排球比賽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一攻水平高、防守能力強,是當今世界強隊的顯著特點。長期以來,在指導思想上我國男排一直充斥著“重進攻、輕防守”的思想,這是一個嚴重的誤區,只重視進攻,而輕視防守會導致整個隊伍攻防體系的不平衡,這不符合排球運動的自身規律,會制約隊伍的發展。
通過觀看比賽我們發現,中國男排后排防守能力不足,與強隊相比有相當大的差距,后排防守欠積極、主動,如果沒有前排的有效攔網,后排很少起球到位。一名優秀的隊員不但要有強有力的進攻,還要有高水平的防守能力。同理,一支優秀的球隊,高效的進攻和優秀的防守缺一不可。我國男排要想在短期內提高運動成績,必須要改變“重進攻、輕防守”的錯誤思想。
相比于足球和籃球,排球項目在我國無論是在關注度還是市場化開發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中國男排。這導致的結果就是在球員待遇、后備人才培養上與其他項目相比都存在嚴重的失衡。一系列的原因導致家長們不愿孩子從事排球項目。由于缺乏后備人才的培養,我國男排隊員經常出現斷層現象,在球隊需要更新換代的特殊時期,不能有優秀的排球運動員進入到國家隊,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中國男排的健康發展。
近些年,由于中國男排成績的迅速下滑,使我們沒有更多的機會在國際賽場上和世界強隊交手,國內聯賽水平相對較低,比賽壓力很小,這也導致了我們的大賽經驗不足。就排球項目而言,國內很少有優秀的隊員“走出去”,我們的思想大都停留在國內聯賽水平,這也就導致了大部分隊員國內聯賽“呼風喚雨”,國際比賽時“無所作為”。長此以往,我們的思想和技術都只會是“井底之蛙”。
2019年9月,中國女排在日本世界杯上以11連勝的成績奪得了2019年女排世界杯冠軍,回國之后,女排姑娘們受到了習近平主席的接見,表彰了女排在世界杯上的出色表現,一時間風光無限,收到了各界的高度關注。與中國女排相比,男排成績差,受關注度不高,雖然男排也有自己完善的職業聯賽,但媒體也很少轉播男排的比賽,中國男排沒有一個好的發展環境,吸引不了更多的人從事排球運動,后備力量滿足不了球隊發展的需要,致使我們無法培養出優秀的球員。
“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明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這是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的一句話,這句話是對中國女排精神的深刻詮釋。小到個人,大到國家,女排精神無時無刻不在激勵著我們。其實中國男排最缺乏的就是這種敢打敢拼的精神,也是一種必勝的決心,未戰先怯的心理陰影一直揮之不去。這種必勝的決心其實就是一種精神意志力,這正是中國男排最缺乏的。
(1)對于后備人才的培養,有關部門必須提高重視程度,加大投入力度,逐漸完善青訓體系,重視宣傳推廣,拓寬排球項目選材、用才的渠道。在各級校園普及排球,完善各級排球比賽制度。使有天賦的青少年排球運動員能夠得到重視,脫穎而出;
(2)中國男排要充分發揮自己的身高和彈跳優勢,形成自己獨特的技戰術風格;
(3)當今世界男排,沒有高質量的發球,就不能給對方的一傳造成足夠大的壓力,就會使我們的防守陷入被動,所以中國男排應該增加跳發球技術的訓練,并在比賽中大膽運用;
(4)中國男排要加強思想作風建設,磨煉堅強意志,打造必勝決心,虛心向中國女排學習,永不言棄;
(5)現階段中國男排攔、防水平與世界強隊差距甚遠,腳下移動緩慢,接一傳和防反球時技術動作過于粗糙,技術串聯不合理,影響我方進攻的質量。在接下來的訓練中,我國男排要重點抓防守和一傳,改變長期以來“重進攻、輕防守”的思想誤區;
(6)作為一項團體項目,排球運動要求場上各個位置都不能出現短板。現如今我國男排在進攻端,主要依靠江川的個人強攻,快攻較少,其他攻擊點達不到理想的效果,而相比于世界強隊,基本無弱輪,每一輪都有超強的進攻點和值得信賴的防守。這正是我國男排需要的,我們要努力做到各個位置無短板;
(7)包括學校、體校、青年隊在內的各級排球訓練隊務必高度重視排球運動員基本技術的訓練,保證各級運動員都能擁有扎實的基本功;
(8)加大男排各級賽事的宣傳力度,增加轉播頻次,提高男排的市場化進程,對男排項目進行宣傳,對東男排實現跨越式發展,沖出亞洲,走向世界。集全社會智慧和力量推動男子排球跨越發展,走出亞洲,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