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市信都區路羅鎮中心學校 王艷霞
隨文練筆是在閱讀教學中充分挖掘教材因素,選取內容精短、貼近學生生活的材料進行的練筆,它把寫的訓練有機地融合于閱讀教學中,做到讀寫結合,從一定程度上給學生提供了寫作的素材,讓學生下筆時有話可寫。
隨文練說——在讀說中滲透。閱讀與寫作既有相對獨立性,又密切聯系。我們要重視閱讀與寫作的有機結合,使學生更好地從閱讀中學寫作,以利于寫作水平的不斷提高。語文中每篇文章有很多可抓的語言文字訓練點,教師可抓住一個訓練點對學生加以訓練,如二年級的《祖先的搖籃》這篇課文,多處體現了動詞運用。教師可抓住動詞運用這一訓練點,先讓學生從文章中找出祖先在原始森林干了些什么,引出摘野果、掏鵲蛋、逗小松鼠、采野薔薇、捉紅蜻蜓、逮綠蟈蟈等詞組,然后讓學生用不同的方式朗讀,做到在讀中初步體會動詞的用法,進而積累詞語,在此基礎上引領學生邊做動作邊讀句子,進一步感受動詞運用的好處,內化為自己的語言。接下來,教師繼續引導學生拓展思維,提問“祖先還會干些什么呢”,鼓勵學生回答,讓學生把自己想到的詞語換到課文中來仿說小詩。
抓住語言文字訓練點,讓學生充分說,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學生不僅積累了語言,還拓展了思維。學生的思想觀點得到共享,為寫作打下良好基礎。
隨文練寫——在寫作中落實。結合例文指導寫作,是提高寫作能力的一種有效方法。三年級起步作文,更要注重隨文練筆,這樣可以使學生寫有所依。在上三年級習作指導課——《這樣想象真有趣》時,教師就可以運用本單元的語言訓練點:想象,一波三折,語言、神態、動作等描寫方法。教師可以先由本單元課文《小真的長頭發》《我變成了一棵樹》的故事情節引入,打開學生思維,再讓學生自讀習作要求,抓住要求中的關鍵詞加以理解,讓學生明白要怎樣創編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教師可以借助文內插圖,引導學生觀察動物發生的巨大變化,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借助主題叢書中的《好厲害的剪紙貓》《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讓學生明白什么是一波三折;借助《棗核》和《急性子顧客和慢性子裁縫》中的片段,讓學生明白什么時候用語言描寫,什么時候用動作描寫等,這些描寫方法要恰當運用,從而將重點情節寫詳細。
隨文練筆是讀寫滲透、讀寫結合的載體,為學生聽說讀寫提供了機會。教材中的課文是寫作的范例,有課文的依托,學生就不會覺得寫作難了,而會喜歡上寫作,語文能力從而得到提高。所以,教師要抓住例文中的語言訓練點,并在寫作中落實,引導學生將文本資料遷移、內化成自己的語言,提升學生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