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亭縣教育局 張永濤
勞動教育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人才培養的重要元素,是提高青少年核心素養的重要載體,也可以說,具備了良好的勞動素養,也就具備了創造幸福美好生活的基本能力。為此,學校教育肩負著重要的責任。近年來,樂亭縣依托當地農業大縣的資源優勢,積極開辟勞動實踐基地,開發并實施相關課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們常說的“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是對一個人素質的基本定位,傳統意義上來講,指的是“品德好”“學習好”“身體好”“會審美”“愛勞動”,雖然新時代賦予了“五育”更深更廣的內涵,但從未將其中哪一個摒棄,勞動教育始終是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并重的教育目標,而且勞動教育能樹德、促智、健體、益美,在育人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實際中,勞動教育卻早已被淡化、弱化甚至取消。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勞動教育的重要論述精神,總書記指出,“實現中國夢,最終要靠全體人民辛勤勞動”“特別是要加強對廣大青少年的教育,讓他們從小就樹立起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的觀念”“這是真正關系我們民族發展的一個長遠大計,一定要抓好”……在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上,勞動教育也第一次被納入國家教育方針。所以,我們既要重視、開發和利用好勞動教育的育人功能,又要把勞動教育從簡單的技能訓練向培養具有良好勞動素養的時代新人轉變,把握好育人導向,使其對學生發展產生積極的、深遠的影響。
《意見》指出,學校設立勞動必修課程,且將勞動素養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成為評優評先、畢業升學的重要依據。可以說,這是國家從政策層面針對學校勞動教育的一大改革。勞動教育課,不僅要體現在課程設置上,更要嚴格落實在教育教學活動中。
樂亭縣依托校本課程開發,幫助勞動教育“落戶”校園。在條件不適宜的學校,結合綜合實踐活動課來開展,利用學校社團和興趣小組活動,化零為整,變隨意為常規,使學生在學校接受必要的勞動教育。例如,汀流河鎮楊各莊小學是一所鄉村完小,在2000多平方米勞動實踐基地中,按照季節種植了蔬菜、果木和農作物。該?!跋M奶镆啊毙1菊n程,按照低中高三個年級段進行編排,有“作物的種植與管理”“農具的演變與操作”“草編、葉畫的設計與制作”等不同主題近百節課程,每周一課時,將課堂教學與勞動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在實踐中思考,在學習中體驗。在樂亭,全縣以勞動教育為題,開發出的校本課程可謂精彩紛呈:具有沿海農村特點的“走近二十四節氣”、以各種果蔬種植為內容的“耕讀田園,快樂成長”、將從種到收貫穿全年的“走進種植園”、依托樂亭“桃鄉”特點開發的“樂亭桃文化”……農村初中及幼兒園也將勞動教育與社團、趣味活動相結合,開展相應的學習與實踐。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人世間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勞動來創造”。對于勞動教育而言,勞動實踐基地是最好的“課堂”。樂亭的一百多所農村學校,全部將校園空閑地開發成了勞動實踐基地。學生下課后,出門就見“菜園”“花園”和“果園”,在老師的指導下,立春備耕、驚蟄育苗、清明點豆、大暑治蟲……課堂上學到的移栽、授粉、疏果、剪枝等內容,在班級分管的園子里,孩子們實現知識與技能的對接。
在樂亭縣古河鄉閣樓坨幼兒園,小小種植園與養殖園是孩子們每天心心念念的“樂園”,一年之中,春夏秋有露天地塊,冬季有小溫室,老師和幼兒共同種出的青菜每天喂養小兔、雞鴨,添水、喂食、清掃是幼兒每天的常規活動,觀察孵化使他們體驗著生命降臨的喜悅;在樂亭鎮育才小學,每年夏季都會過一個“豐收節”,學生辛勤管理的杏樹結出了甜碩的果實,他們品嘗勞動成果,交流勞動體驗,還把獲得的獎勵帶回家與親人分享……學生的勞動體驗,在潛移默化中轉化成了對勞動的感情。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樂亭農業發達,依托得天獨厚的地域資源,我們將勞動教育拓展到了校外。學生自家的菜園、大棚都是學習、實踐的“好教材”,而有著豐富勞動經驗的家長,則是孩子的“好老師”,接著“地氣”的勞動教育是最高效的教育,是最有價值的教育。
教育部在2014年印發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施意見》中,提出了“核心素養體系”的概念,指出未來中國要培養什么樣的人,同時,也為新時期勞動教育的實施指明了方向。核心素養之下,一個全面發展的人要“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要“責任擔當”“實踐創新”,要有“人文底蘊”“科學精神”。這其中的每一個方面都與勞動教育密切關聯。
了解中國農業從古至今的發展變遷,感受農耕文化的古老魅力;在現代農業產業園,感受物聯網技術下的生態農業;關注一粒種子從萌芽到破土,再到抽枝展葉,開花結果,體驗生命的神奇;用種子和葉片作材料,小組合作設計成漂亮的裝飾畫,把四季的風景留在教室里……文化、生活、審美、科技、創新多重元素在日積月累的玩與學中沉淀,逐漸與核心素養的目標相融。
當然,勞動教育不僅僅局限于“學農”。每年寒暑假,在樂亭縣教育局提出的“五個一”特色活動中,就有做家務的內容,孩子們洗碗、疊被、掃地,也有的學習做飯,幫家長看護弟妹,在生活的點滴中感受勞動的意義,并在“開學第一課”中展示匯報。樂亭縣各中小學還將勞動教育創造性地與區域研學相結合:在縣內工業園區,學生了解新型環衛汽車的生產和組裝,了解“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了解腳手架的材質構成和設計原理等,感受包含智慧元素的勞動所創造的價值;鼓勵城市學生廣泛參與城市公共衛生與環境治理、交通疏導等活動,從而提升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蘇霍姆林斯基說:“促進自我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勞動教育”這個概念中,勞動是教育的載體,教育是勞動的目的,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始終是教育的方向,勞動教育理應作為全面育人的奠基性工程,被學校高度重視起來并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