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超超/河南省濟源市動物衛生監督所 459000
科學技術的發展,帶動了養殖技術的發展,當前的動物養殖方式也更加的規范、科學,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水平也得到了不斷的提升。但是疫病的發生頻率也越來越高,當前還需要將疫病的防控作為養殖過程中的重點任務去抓,找準病因,精準治療,同時做好預防工作,降低疾病對養殖業的影響。
1.1 外部因素 當前動物養殖的方式也逐漸朝著集約化、專業化的方向發展,但是還是存在一部分的養殖場自身環境不合格,還有一部分禽畜在一個不合理的環境中生長,養殖密度太大,或是養殖戶沒有做好消毒清潔工作等等。還有在養殖過程中沒有做好科學飼養,動物的生長也沒有獲得的生長所需的營養無二致,所以使得很多動物自身缺乏相應的對疾病的抵抗能力,給了病毒可乘之機。
還有一部分的養殖戶由于自身養殖經驗和技術的缺乏,一旦遇到動物高燒的情況,沒有明確病因,就盲目使用各種激素還有解熱鎮痛等藥物,或是為提高動物免疫力,將一些免疫抑制性藥物或是抗生素等加入到食物中,使得動物自身出現免疫抑制,后續在服用其他藥物的時候也會出現無效的情況,導致病情加重。
1.2 內部因素 內部因素主要是動物體內的高燒致病因素同動物本體出現了結合的情況,造成病情加重,治療難度加大,出現動物高燒不退的情況。
首先,致病因和動物體內的水會出現結合的情況,很多動物在發燒之后會出現的尿少、尿黃甚至無尿的情況,這是由于動物自身體內體液過度消耗造成致病因無法隨尿液排出體外多導致的。
其次,致病因也能夠和體內的糞便相結合,造成很多動物沒有辦法正常排便或是偶爾會排出一些干便,同時很多動物在這一時期也可能會出現食欲不振或腹痛、腹脹的情況,也使得致病因素沒有辦法從體內排出。
還有致病因和濕相結合,導致患病動物食欲不振,乏力且愛出汗,體溫升高。還會造成嘔吐、皮膚發黃等癥狀。這是因為體內濕熱變化使得熱邪和濕相結合,使得體內濕氣難以更好排出。
2.1 做好科學的飼養管理 針對動物高燒不退這一情況,需要采取預防和治療相結合的措施,去做好防治工作。首先,養殖戶需要在日常的飼養過程中做好飼養工作,運用科學的養殖方式,精心護理,降低動物患病發燒的幾率。日常飼養過程中,需要做好消毒清潔工作,合理控制養殖密度,保持動物圈舍的合理通風,并且保證足夠的光照。喂養正規廠家生產的飼料,保證營養物質攝入均衡,同時喂養干凈的水源。同時一定不能忽視免疫工作,針對自身地區的疫病流行狀況以及自身的養殖狀況,去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提高動物種群的免疫力,避免出現疾病和發燒的情況。
2.2 定期做好檢疫工作 其次要定期做好疾病的檢疫,很多疫病自身也具有潛伏期,難以及時發現,往往由于被忽視,一旦發現疾病已經對動物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所以養殖人員一定要密切關注動物的生長狀況,一旦發現疫病,及時做好隔離和控制,以免影響更多的動物。將疫病扼殺在萌芽狀態。
2.3 做好藥物保健 除了做好免疫工作,在日常生活中還需要做好藥物保健,去積極預防一些疫病。但是一定要杜絕盲目用藥情況的出現,需要對養殖戶做好培訓和宣傳工作,引導他們正確使用抗生素等藥物,避免濫用藥物對動物自身肌體造成危害,日后治療出現困難。
2.4 藥物治療 一般情況下,發熱可能會造成自身體內津液損耗,小便排泄出現問題,這時候可以運用魚腥草注射液,達到利尿通淋的作用,除此之外也可以注射呋塞米或是口服補液鹽。
如果大便秘結,需要在做好對原發病治療的基礎上,采取其他治療措施。可以口服硫酸鈉或是大黃碳酸氫鈉片,這些藥物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同時也可以為動物注射腸胃興奮劑。熱邪和濕相結合的病例,也是在治療原發病的基礎上,口服應用茵陳蒿湯,能夠獲得清熱解毒消黃的功效,有效治愈疾病。
綜上所述,在養殖業發展的過程中,造成動物高燒不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我們首先需要明確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之后在此基礎上,尋求有效的治療措施,這樣才能夠有效治愈疾病,降低疾病對動物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