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奇/陜西省咸陽市秦都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712000
狂犬病是一種引發溫血動物中樞神經系統嚴重病變的急性、接觸性、高致死性傳染病,是危害人畜的主要傳染病之一。秦都位于咸陽市的主城區,是國際化大都市發展副中心城市,做好狂犬病防控,不但可以防范疫病發生風險,而且可以營造和諧的人居環境,助推秦都區區域經濟發展。
1.1 犬類免疫情況 秦都區總面積25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0.8萬人,轄9個街道辦事處,29個行政村、99個社區。全區共存欄犬11000(2017年犬只免疫5144條,發放免疫證1345本;2018年免疫6507條,發放免疫證2826本;2019年免疫犬只7143條,發放免疫證3016本)余只。其中:按程序規范化免疫占總數的65%左右,另有30%間斷免疫;其余5%犬主基本不免疫。
1.2 狂犬病防控進展 我區自2015年底以來,一直嚴格按照《動物防疫法》要求及后續市政府發布的《關于加強城區養犬管理的通告》精神,結合實際情況,統一安排部署,持續對全區家養犬開展集中免疫工作。一是積極開展培訓,提高狂犬病防控工作的群防群控的能力。二是分片包抓,督促落實。三是專人負責全程冷鏈儲運。四是不定期開展督查。五是嚴格實驗室抗體檢測。明確分工,各司其職,責任到人,確保轄區居民人身安全。
2.1 犬類動物數量增加及較快,使得狂犬病傳染的幾率增加 就秦都區來講,第一,人口老齡化加劇,養犬做伴侶現象日趨增加。第二,城市改造工作力度加大,農民變成居民,很多犬被遺棄。第三,農村飼養犬看門護院。第四,轄區人口流動量大。第五,犬主責任輕微。第六,愛好養犬。這些情況不但使得犬只存欄增加,而且也加大了疫病感染的風險,容易造成狂犬病疫情擴散。
2.2 居民對狂犬病的防疫意識較差 犬作為人類的親密朋友,大家都很喜愛,但對其易攜帶狂犬病病毒的認識不足,防范意識較弱。有研究發現,家犬也可成為無癥狀攜帶者,帶毒率8-25%間,所以表面健康的犬對人的健康危害很大。我區2015年馬泉辦姜姓村民就因自家犬咬傷不治而亡就是例證和教訓。另一方面,伴隨著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的免費免疫,在老百姓心中形成了“只要是政府的防疫工作就是免費防疫的理念”,主動防疫意識較差。
2.3 防控狂犬病的經費緊缺 目前狂犬病尚未納入國家強制免疫病種,按照《咸陽市城市犬限制養犬辦法》規定,重點限養區域公安部門辦理養犬登記和年審可收取相應的費用,這一規定可以為公安部門開展工作提供一定的經費支持。而畜牧獸醫部門進行犬類動物免疫接種、消毒滅源、宣傳培訓、物資儲備等都需要經費保障,但在《辦法》中卻沒有明確收費許可和收費標準,財政也無專項列支,造成狂犬病防治工作開展緩滯。
2.4 犬類免疫力量薄弱 目前街辦大都沒有專門的獸醫站,防疫人員數量少,防控人員都納入農業組中,而動物免疫任務卻日益繁重求越來越高,現有動物防疫力量不能滿足工作需要。
2.5 犬只免疫工作不夠順暢 犬只保定難,免疫注射工作十分危險。我區2016年馬莊辦魏姓防疫員免疫時被狗咬傷不是個例。犬傷人治療費為500--1500元,二級以上暴露患者必須加注抗毒血清,且按體重計費,高達5000元以上,傷害醫療得不到保障,影響了免疫工作的正常開展。
2.6 犬只規范管理難度大 我市2017發布了《關于城市限制養犬管理辦法》,明確了公安部門是限制養犬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門,負責養犬的審批和違章養犬的處理,畜牧獸醫部門負責犬類狂犬病免疫和監測流調,其他職能部門也各有分工,但限制養犬是狂犬病防治的源頭。但我們,由于沒有執法依據、農村又不在重點范圍,地方人大也未公布細則等,導致城市無證養犬戶劇增,監管和防控難度變大。
2.7 規模化管理困難多 由于犬只數量大,分布散,犬只登記的工作量很大,任務十分繁重。加之基層犬類管理不是收費項目,農村犬只實行放養,致使犬類存欄情況登記不全面,給犬類免疫防控留下隱患。
2.8 工作未建立長效機制 按規定,犬只由公安、農業、城管、衛生、商務等多個部門共同管理,但實際工作中各自為戰,效果不佳。
2.9 國產疫苗效果不佳 個別國產疫苗應激反應大,造成群眾對免費接種工作有一定的抵觸情緒。
2.10 畜主拒絕免疫現象突出 由于犬只免疫不能減少人員傷害治療費用,犬主不愿給犬免疫接種。
2.11 犬類撲殺難到位 規范犬只的撲殺是犬只狂犬病防控工作的保障,但實際工作中糾紛和矛盾很多,犬主不配合。
3.1 加大宣傳培訓,提高思想認識 養犬問題看似事小,但意義重大。各職能單位要轉變觀念,結合實際不斷加大宣傳培訓力度,促進全社會共同參與。當前,養犬問題已產生了養犬人與非養犬人之間的矛盾、養犬與社區環境維護的矛盾等,解決好這些問題,不僅可以助推和諧宜居城市建設,而且可以提升人們群眾對政府公共治理能力水平的判定。
3.2 加強對于養犬的管理及免疫 據WHO估計,我國人狂犬病的發病人數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又據國家衛生部統計,近年來我國人狂犬病發病和死亡人數呈回升趨勢,長期居我國甲、乙類法定報告傳染病死亡率之首。所以犬只必須進行登記,必須進行免疫接種,必須數量可控。
3.3 加大政府投入 建議將狂犬病納入強制免疫病種,改變目前軟弱的“全面免疫”,形成剛性的“強制免疫”,確保防控效果。按照年15—25萬元的標準納入財政預算,主要用于狂犬病免疫、應急處置、冷鏈建設、人員培訓、科普知識宣傳等,以滿足狂犬病防治工作實際需要。
3.4 完善管理方式 養犬管理的核心是人而不是狗,既要說服教育、調解疏導、也要嚴格管理,明確養犬人的法律責任和法定義務。引導養犬人積極辦理登記年檢,開展犬只電子芯片埋植試點工作,提高管理工作的科技含量。
3.5 加強管理,確保部門之間協調配合 一是明確各個職能部門防控事項、權限和職責,主動接受社會監督。二是整合信息,及時聯網更新部門信息,實現資源共享、相互監督。三是落實定期例會、執法聯動、重大事項會商等機制,形成工作合力。四是在全社會形成強大的輿論環境,使管理者和養犬者切實感受到公眾的監督和輿論的壓力,規范執法,文明養犬。五是要建立健全公眾舉報投訴和回應反饋機制,加大追責力度。六是按照市場機制,吸納社會力量參與養犬防控,發揮其優勢。
3.6 建議采購單頭份的狂犬病疫苗,進口疫苗為佳 給注苗免疫人員購買商業“意外傷害保險”,落實免疫應激補貼,增強工作主動性。除此之外,還要及時公開養犬管理服務費的開支去向,減少群眾質疑。
總的來說,秦都區狂犬病防控工作雖然取得一些成效,但也暴露出工作中的許多不足,促使我們更加重視養犬問題,共同努力,從根本上做好狂犬病的防控,為地區和諧穩定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