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棲森/河南省沈丘縣邢莊鎮人民政府 466331
曹廣芝/周口職業技術學院 466300
趙鴻璋/河南省沈丘縣農村農業局 466330
公豬雖少卻是全場的精華,優秀的種公豬應具備強健的體況、性欲旺盛及良好的配種能力等特點,才能生產出數量多、密度大及品質好的精液,確保母豬的繁殖性能得到發揮。在養豬生產中因公豬繁殖性能障礙,導致生產水平低下的豬場較為常見,嚴重的影響了經濟效益,現將其原因作以剖析并提出一些應對措施,希望對養殖企業有所幫助。
影響種公豬繁殖性能障礙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營養方面的因素,也有疾病方面的因素,與飼養管理不當更是密不可分,養豬企業要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研究分析,做到有的放矢。
1.1 營養方面存在的問題 飼料中各種營養物質均衡是保證公豬生長發育的必須條件,過去由于對公豬營養需求缺少系統研究,幾乎80%的豬場采用中豬料或哺乳母豬料代替公豬料,生產實踐證明是行不通的,任何一種營養物質的缺乏或過剩,都會導致種公豬性功能失常。
1.1.1 蛋白質和氨基酸 蛋白質和氨基酸是精液生成的主要來源,過高過低都會影響種精液質量、體積、及精子壽命。如飼料中蛋白質的濃度超過18%,將會引起起血氨濃度升高,導致精子死亡率、畸形率增加等;低蛋白質的日糧將會影響公豬的性欲降低,精子數量少和密度不夠。
1.1.2 能量 能量是機體的第一營養要素,對豬的生長發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能量過量,會引起公豬過肥,影響公豬的正常使用,造成采精困難及精液品質下降;能量供給不足可導致公豬性器官發育受阻,機能減退。
1.1.3 礦物質元素 參與機體各個組織活動則需要由礦物質元素提供,日糧中如果含量不足,不僅影響公豬的正常生理代謝.還可以引起睪丸發育不良、性欲衰退、精子活力下降及性腺病變等繁殖性疾病。
1.1.4 維生素 維生素是種公豬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也是種公豬健康和精子生成的保證,如日糧中缺乏VA 時,可導致公豬性減退、精液品質下降、出現無精或死精;缺乏VE時,睪丸發育不良,精子衰弱或畸形;缺乏VB時引起睪丸萎縮與性欲減退;缺乏VD時,會影響公豬對鈣、磷的吸收,降低整個公豬的體質,間接影響精液品質。
1.2 疾病方面造成的影響 主要有兩個方面引起,一是具有傳染性疾病的,如豬布氏桿菌、細小病毒、豬乙腦病毒、豬偽狂犬病、豬繁殖呼吸綜合征病毒等,一旦種公豬感染會造成帶毒傳播和精液品質下降,如豬布氏桿菌侵入睪丸造成局部感染,可引起睪丸的萎縮從而降低公豬產生精子的能力;二是非傳染性疾病,如種公豬生殖系統缺陷或炎癥,包括隱睪及陰囊炎、睪丸炎、附睪炎、包皮炎、精囊腺炎及陰莖炎、陽痿、陰莖損傷、肢蹄病等,另外,在對種公豬防治過程中,使用藥物不當或接種不合格疫苗后出現發熱,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影響了種公豬的使用性能和精子質量。
1.3 生產管理方面的因素 除了大型養殖公司專門設立的公豬站以外,目前多數小規模的養殖戶和一般中型的規模化豬場,對種公豬的飼養管理認識不夠,做不到精細化管理,從而影響了公豬配種使用年限及生產效率,在飼養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如下:
1.3.1 飼喂不科學 不按階段,不講營養和飼養標準,隨意飼喂,造成公豬過肥或過瘦,導致公豬性欲不強,精液品質不良。
1.3.2 缺少運動 公豬的圈舍空間狹小且沒有有室外運動場,公豬因缺乏運動而導致肢蹄無力,體質虛弱,性欲降低或喪失。
1.3.3 采精過于頻繁 公豬使用頻繁的原因,一是豬場的公豬數量不夠或不按批次化的盲目配種;二是有些公豬性欲不強,采精較為困難,飼養員缺少耐心,頻頻使喚好用的公豬。公豬過度的使用,可嚴重的影響種公豬的使用壽命和精液品質,使精液稀薄、精子畸形率增加。
1.3.4 公母豬同一棟豬舍飼養 公、母飼養同一棟圈舍,使公豬隨時都能聽得見、聞得著母豬的氣味,長期的異性刺激使公豬一直處在性興奮狀態,出現公豬自淫現象,久而久之,導致性功能失常。
1.4 忽略了環境方面的管理 適宜的溫度、濕度、良好的光照和高質量的空氣環境,是飼養種公豬的基本條件,只有好的飼養環境,公豬的繁殖性能才得到正常發揮。
1.4.1 高溫 公豬最適宜飼養溫度是18℃~24℃,但公豬睪丸內的溫度比體溫低2℃~3℃,也就是說,只有外界溫度低于公豬睪丸內的溫度,公豬才能產生正常精子。當環境溫度高于27℃~30℃ 時,其精液品質受到嚴重的影響,表現精子活力下降、總精子數和活精子數減少、畸形精子數增加,甚至死精。
1.4.2 相對濕度 公豬舍適宜濕度60%~75%。舍內濕度過高,出現高溫高濕,引起雄性激素水下降,公豬的性沖動也受到影響,其表現為性欲下降,拒絕射精次數;豬舍采光不足,陰暗潮濕,易導致低溫高濕的發生,濕度過低或造成溫度降低,會使種公豬發生肌肉風濕癥和關節炎,炎癥的疼痛刺激直接影響到公豬的性欲,使性欲抑制,甚至喪失配種能力。
1.4.3 豬舍內有害氣體 評定豬舍的空氣質量,常以含氮量作為主要標準,如果豬舍的空氣中含氮量超過30mg/kg,呼吸道和粘膜( 眼)將會受到傷害,豬只長期生存在舍內,其呼吸的微環境限于氨的發散源( 糞尿),氨氣的濃度過大,會使公豬疾病的抵抗力降低,采食量降低,體質變差,導致性欲減退,造成爬跨和配種障礙。
針對公豬在生產中易出現的問題,要采取綜合性措施去應對。從精細化管理入手,切實把種公豬養好,使其達到良好的體況,提供優質足夠的精液,才能確保生產正常的運營。
2.1 科學設計公豬的日糧營養標準及合理化的飼喂程序 根據配種任務和公豬體況,設計出能滿足公豬營養均衡的公豬專用料,同時做到飼喂程序化,以確保公豬有良好的體況。
2.1.1 公豬的營養需求 成年公豬的營養需求,一般分為配種期和非配種期。配種期由于體能消耗過大,相應的營養標準要求也高,其日糧應含:消化能14.14MJ/kg,粗蛋白16.50%,賴氨酸0.85%,鈣0.75%,磷0.6%;非配種期因消耗較少,只需維持正常情況即可,和配種期相比可以適當降低,推薦消化能13.60MJ/kg,粗蛋白15.0%,賴氨酸0.75%,鈣0.75%,磷0.60%。公豬日糧中蛋白質要有一定比例的動物性蛋白質。
2.1.2 種豬的飼喂程序 種公豬一般日喂2次,非配種期日飼喂量 2.5kg;配種期日飼喂量3kg。做到定時定量,嚴格控制粗纖維水平,避免出現垂腹問題。
2.2 從精細化管理做起,抓好種公豬的日常管理 種公豬是豬場的發展命脈,科學規范化的管理是保證種公豬的繁育能力的先決條件,在生產中更要把握好細節和關鍵點,才能更好的激發優秀種公豬的生產潛能,從而使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2.2.1 善待公豬,創建良好的生活次序 飼養員應盡可能多地接觸種公豬,溫柔對待種公豬,培養種公豬和人之間的互信,還應有計劃地訓練種公豬,以利于生產管理;同時從飼喂、飲水、日光浴、采精、配種、運動、刷拭都要制訂一套生活日程,使其利用條件反射養成規律性的生活制度,能夠自主配合,這有利于減少種公豬的應激。
2.2.2 改善公豬的居住環境 環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種豬的繁殖性能,良好的飼養環境是公豬身體強健的保障,因此,公豬的圈舍設計要滿足豬的生活習性,做到清潔、干燥、空氣清新、環境舒適,讓公豬有一個足夠的活動空間,實用面積要達到10m2/頭,對不合乎要求的要進行升級改造,做到冬季能防寒保暖、夏季能防暑降溫的要求,豬舍一定要采用負壓通風,安裝濕簾,減少高熱應激、高溫高濕、低溫高濕等不良因素帶來的危害。

2.2.3 加強公豬的運動 對于人來說,經常倡導“生命在于運動”,這句話同樣適用于公豬。運動可促使機體新陳代謝,鍛煉神經系統、肌肉等各器官發育,保持合理的運動不僅可以防止公豬肥胖和瘦弱,還可以提高公豬性欲及精液質量,所以每天對公豬要進行戶外驅趕運動1~2h,路程不低于1km。夏季時運動要在清早或下午進行,冬季宜在中午進行。
2.2.4 合理使用公豬 公豬使用年限的長短和精液品質優劣,在一定程度上于初配年齡和利用強度有關,后備公豬投入生產后應控制使用,每周使用1~2次;1~2歲的青年公豬每周配種或采精3~4 次;2歲以上的公豬,在飼養管理水平較高的情況下,每天使用 1次,但使用1周后要休息 1~2d。
2.2.5 做好公豬的免疫接種工作 控制重大傳染病的發生,疫苗免疫是必要手段,對公豬繁殖性能影響較大的豬瘟、偽狂犬、豬繁殖呼吸綜合征病,一年要進行3次基礎免疫;豬細小病要免疫2次;豬乙型腦炎每年的3~4月蚊蠅到來之前,要進行接種1次,種公豬在免疫前后 1 周飲水加電解多維,減少疫苗應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實現豬場高產高效有序發展的前提,優良的種公豬是關鍵。在后非洲豬瘟時代,養豬企業面臨種豬難求及引種帶來的風險,這更需要我們善待公豬,為公豬創造一個良好環境,從營養學及飼養管理細節上下功夫,確保公豬健康強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