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念珍 張力天 鄭玉
1.宜賓學院 644007
2.青海大學畜牧獸醫科學院 810016
1.1 試驗材料 200只35日齡優質肉雞(商品名:金陵烏雞),由明威留誠專業合作社提供;雞全價料,由內江萬千飼料有限公司提供;發酵床EM菌種由河南南華千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2 試驗設計 將200只雞隨機分為2組:地面平養組、發酵床組,每組100只。其中每組設4個重復,每個重復25只雞,常規飼養。
1.3 飼養管理 對照組采用地面平養,試驗組采用油樟葉渣發酵床進行飼養。發酵床是以油樟葉渣作為主要原料輔以部分鋸末并加入發酵床EM菌種制作出來的,發酵床墊料厚度為30cm左右。兩組雞均自由采食和飲水,免疫接種按常規程序進行。各組外部環境均相同。
1.4 生長性能測定 記錄兩組雞6、7、8、9、10、11、12周齡的空腹重量。
1.5 屠宰性能測定 12周齡時,從每重復組中隨機選取2只雞進行屠宰,記錄其屠宰率、全凈膛率、半凈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屠宰率=屠體重/宰前體重*100%;半凈膛率=半凈膛重/宰前體重*100%;全凈膛率=全凈膛重/宰前體重*100%;胸肌率=兩側胸肌重/全凈膛重*100%;腿肌率=兩側腿肌重/全凈膛重*100%
1.6 免疫指標檢測 屠宰的過程中測定免疫器官(胸腺、脾臟、法氏囊)的重量,計算免疫器官指數,免疫器官指數=臟器重量(mg)/體重(g)。
1.7 數據處理 試驗結果采用 SPSS18.0 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及LSD法多重檢驗法檢驗各組間差異的顯著性,試驗結果以平均數±標準差表示。
2.1 油樟葉渣發酵床對肉雞生長性能的影響 本試驗中,5周齡(35日齡)肉雞苗購回后,隨即開始試驗,生長性能分析從第6周齡開始。由表1可知,整個試驗期內僅只有6周齡體重發酵床組和地面平養組差異不顯著。發酵床組7周齡、9周齡、10周齡、11周齡、12周齡體重皆極顯著高于網上平養組(P<0.01)。8周齡體重,發酵床組顯著高于地面平養組(P<0.05)。全期增重,發酵床組比地面平養組提高了160±16.65g。
2.2 油樟葉渣發酵床對肉雞屠宰性能的影響 由表2可知,發酵床組雞活重、半凈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均極顯著高于地面平養組(P<0.01)。全凈膛率,發酵床組與地面平養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發酵床組屠宰率略高于地面平養組,但差異不顯著(P>0.05)。
2.3 油樟葉渣發酵床對肉雞免疫器官指數的影響 由表3可知,發酵床組肉雞脾臟指數顯著高于地面平養組(P<0.05),胸腺指數極顯著高于地面平養組(P<0.01),法氏囊指數與地面平養組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

表1 油樟葉渣發酵床對肉雞生長性能的影響 (g)

表2 油樟葉渣發酵床對肉雞屠宰性能的影響

表3 油樟葉渣發酵床對肉雞免疫器官指數的影響 (mg/g)
本研究選擇油樟葉渣作為發酵床的主要墊料原料,再添加適量鋸末制作出的墊料吸附性強且透氣。在試驗過程中,通過日常觀察發現,發酵床組雞只羽毛更加光亮,精神狀態更好,且室內灰塵少,無臭味??梢?,此次利用油樟葉渣制作的發酵床比較成功,且該發酵床適宜肉雞的生長。
生長數據表明,油樟葉渣發酵床這種養殖方式相較于傳統的地面平養而言,能夠顯著提高肉雞的增重,這與陳長寬等[10]的研究結果一致。其原理是發酵床內的芽孢桿菌、酵母菌、乳酸菌等可以分解肉雞糞便,因為雞的消化道短,這些糞便中有大約還有70% 的有機物未被徹底分解。這樣不僅避免了糞便發臭和致病菌的滋生、改善雞舍環境,而且產生的菌體蛋白,可以為雞補充營養,從而促進雞生長發育,提高生產性能。
肉雞的屠宰性能與其飼養模式存在一定相關,本研究采用油樟葉渣發酵床飼養肉雞,恰好符合雞的生長天性,滿足其探究心理,使其啄食行為增加,提高了雞群的福利待遇,因此肉雞羽毛光亮,精神狀態良好,多項屠宰指標皆優于地面平養。屠宰性能的提高使得肉雞的經濟價值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發酵床中含有大量的益生菌群,雞食用后能夠有效改善腸道微生態環境,提高免疫力,減少疾病的發生。雞食用益生菌后可通過以下機制提高免疫力:一方面是促進免疫器官的發育,提高免疫水平;另一方面是刺激淋巴細胞發育成漿細胞,并分泌抗體,從而增強機體的體液免疫功能。本試驗中發酵床組雞的脾臟指數顯著高于地面平養組,胸腺指數極顯著高于地面平養組。可見,發酵床養雞起到了促進免疫器官發育的作用,至于是否提高了體液免疫功能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本試驗表明,油樟葉渣發酵床養雞技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肉雞的生長性能、屠宰性能以及免疫力,值得進一步研究。該技術在實現變廢為寶的同時,可促進種養殖業協同發展,具有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