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霞
隨著社會的發展及民眾思想觀念的轉變,產婦產后康復護理受到了較高的關注。在以往工作中,護理人員多是通過基礎護理手段對產婦進行康復護理,康復護理工作開展水平普遍較低,工作開展情況并不理想,產婦承受著較大的生理痛苦及心理壓力,不利于產婦的快速康復。現階段,婦產康復治療儀在產后護理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并取得了一些成績,得到了產婦及護理人員的高度認可。這種情況下,對自然分娩產婦產后康復護理中婦產康復治療儀的應用效果進行研究有著較強的現實意義。本次實驗共計抽取2018 年3 月~2020 年4 月在本院就診的240 例自然分娩產婦,兩組產婦分別接受基礎康復護理及基礎康復護理聯合婦產康復治療儀護理,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抽取2018 年3 月~2020 年4 月在本院就診的240 例自然分娩產婦,通過擲骰子的方法將所選產婦分為甲組及乙組,每組120 例。甲組年齡最小23 歲,最大37 歲,平均年齡(25.4±3.87)歲,其中經產婦64 例,初產婦56 例;乙組產婦年齡最小24 歲,最大37歲,平均年齡(25.5±3.84)歲,其中經產婦65例,初產婦55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本院倫理委員會準可本次實驗的開展;產婦均自然分娩,精神正常,意識清醒;產婦及其親屬對本次實驗的內容及可能導致的后果有著充分的了解;產婦及其親屬均簽署自愿協議[1]。排除標準:患者患有其他可能影響實驗結果的疾病[2]。
1.2 方法 護理人員對甲組產婦采用基礎護理手段進行康復護理,乙組通過基礎護理手段聯合婦產康復治療儀進行康復護理。護理人員在對甲組產婦進行產后康復護理時,護理人員應對產婦的實際情況進行評估,選擇適當的基礎護理手段開展康復護理,以保證康復護理的效果。
護理人員在對乙組產婦進行產后康復護理時,應借助XD-3000C 婦產康復治療儀開展工作[3]。護理人員在實際工作中應向產婦詳細講解康復護理的意義及必要性,幫助產婦正確認識康復護理,以此提高產婦的順應性,為康復護理工作的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康復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應注意規范產婦的體位,要求產婦保持平臥位,并根據產婦的感受對能量進行適當的調整,確保婦產康復治療儀能夠發揮出自身應有的作用。而且護理人員在康復護理工作中應密切監測患者的各項生理指標及臨床表現,確保能夠及時發現產婦的異常,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應對,以此保證產婦的生命安全。周邊環境對產婦的康復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護理人員在產后護理中應注意病房管理工作的開展,嚴格控制病房溫濕度,保證病房能夠得到適當的通風和充足的光照,根據產婦喜好對病房進行布置,以此為產婦提供較為舒適的外界環境[4]。在實際工作中,護理人員應對產婦的活動進行規范,鼓勵和引導產婦進行適當的鍛煉,確保產婦能夠得到適當的鍛煉和足夠的休息,以此增強產婦自身的抵抗力,加快產婦的康復。護理人員在實際工作中應注意規范產婦的飲食,調整產婦的飲食結構,確保產婦能夠得到充足的營養,避免飲食不當對產婦產后康復造成的負面影響。此外,護理人員應注意與產婦保持良好的溝通,分析產婦的心理狀態,根據產婦情況對產婦進行心理疏導,減輕產婦的心理壓力,消除產婦的負面情緒,確保產婦能夠保持較好的心理,以此促進產婦的早日康復[5]。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產后出血量、排氣時間、住院時間、泌乳時間、惡露時間以及護理滿意度。護理滿意度=(十分滿意+比較滿意)/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產后出血量比較 乙組產婦產后出血量(94.5±10.1)ml 少于甲組的(129.7±10.4)ml,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產婦排氣時間、住院時間、泌乳時間、惡露時間比較 乙組產婦排氣時間(20.1±0.1)h、住院時間(5.4±0.5)d、泌乳時間(15.7±0.3)h、惡露時間(2.3±0.2)h 均短于甲組的(25.7±0.2)h、(8.4±0.4)d、(25.3±0.7)h、(3.8±0.6)h,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兩組產婦護理滿意情況比較 乙組產婦護理滿意度為95.00%高于甲組的75.8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產婦排氣時間、住院時間、泌乳時間、惡露時間比較()

表1 兩組產婦排氣時間、住院時間、泌乳時間、惡露時間比較()
注:與甲組比較,aP<0.05

表2 兩組產婦護理滿意情況比較(n,%)
相比單一進行基礎康復護理,基礎康復護理聯合婦產康復治療儀護理在自然分娩產婦產后康復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更好,其能夠對產婦穴位及肌肉進行按摩刺激,進而促進產婦的早日康復。本次實驗共計抽取240 例自然分娩產婦,意在對自然分娩產婦產后康復護理中婦產康復治療儀的應用效果進行研究[6,7]。兩組產婦分別接受基礎康復護理及基礎康復護理聯合婦產康復治療儀護理,研究結果顯示,乙組產婦產后出血量(94.5±10.1)ml 少于甲組的(129.7±10.4)ml,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乙組產婦排氣時間(20.1±0.1)h、住院時間(5.4±0.5)d、泌乳時間(15.7±0.3)h、惡露時間(2.3±0.2)h 均短于甲組的(25.7±0.2)h、(8.4±0.4)d、(25.3±0.7)h、(3.8±0.6)h,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乙組產婦護理滿意度為95.00%高于甲組的75.8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以得出,在自然分娩產婦產后康復護理中婦產康復治療儀有著較好的效果[8]。
綜上所述,婦產康復治療儀在減少產婦產后出血量、縮短排氣時間、住院時間、泌乳時間、惡露時間、促進產婦護理滿意度的提升方面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護理人員應對婦產康復治療儀給予足夠的關注,并在實際工作中積極進行推廣和應用,進而為產婦提供更加優質的康復護理服務,促進產婦的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