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雪貞
可食地景對于城市來說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一方面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進步,另一方面也能夠維護生態環境,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本文主要從可食地景的概念、功能、設計、運用等各方面進行了分析與解釋,希望能夠為我國未來城市建設過程中可食地景的后續發展提供參考意見。
久居城市的人們越來越向往“田園時光”,因為我們大多數人來自農村,從小與菜園子打交道,度過了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涯。但為了生計不得不留在城市工作、生活,且城市的便利是農村無法滿足的。如何建設一種兼有城市和鄉村優點的理想城市,城市綠化為何不能與“田園夢想”相結合,使原來平淡無趣的草坪改造成美觀又美味的“可食景觀”,這便是我們園林設計師的重要使命。
可食地景可以簡單理解成是可以吃的“食物景觀”,是用生態園林的設計方法來將人類食用的植物進行配置,目的在于能夠將綠地、花園擁有更好的生態價值和美感??墒车鼐暗某霈F能夠展現出園林景觀和城市生產經濟之間的關系,這不僅僅具有觀賞功能以及生態功能,同時也能夠擁有一定的生產需求??墒车鼐安⒉皇切屡d產物,古希臘時期人們就已經將花園和菜園結合在了一起,既擁有了經濟價值也擁有了觀賞價值。在我國發展的過程中,可食地景主要的方向在于結合農業與城市化建設方面,在我國城市園林當中展示出了較強的實用需求。
可食地景的出現將原本的農業耕作形式進行轉變,幫助我國的城市園林景觀以及農產品實現了進一步的發展。未來農業的發展將從以往的傳統農業轉變成為現代農業,這不僅僅是一個全新的經濟形式,同時也幫助我國的城市經濟實現了進一步的發展。總的來說,可食地景的出現不僅僅帶來了全新的產品生產模式,同時也提升了農業的整體經濟效益。可食地景對于土地的高效利用讓我國城市園林景觀功能得到了落實與發展,同時也讓城市的物質需求得到了滿足,促進城市經濟發展。
可食地景需要社區居民共同參與維護,促進鄰里關系的友好發展,人們能夠在勞動當中鍛煉身體和生長知識。同時這種自己種植出來的農作物,增強食品安全,實踐低碳生活,節約家庭開銷。除此之外,使用可食地景進行城市綠化有助于放松心情,城市人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還能夠賞景來舒緩自己的不良情緒。最后則是可食地景帶來了全新的勞動力崗位,越來越多的人認同可食地景之后,將會有全新的勞動力奔赴可食地景這一崗位??偠灾鞘性诮ㄔO可食地景的過程中不僅僅實現經濟水平的提升,同時還能夠讓城市居民的生態、心理水平實現穩定。
可食地景的出現有助于城市的生態環境水平進行優化,與傳統的生產方式相比較之后,能夠發現可食地景擁有無公害、無污染、無浪費的優點,因此在實際建設的過程中可食地景改善生態環境的好處有目共睹。作為一種全新的景觀風格,可食地景的出現有助于滿足人們的食用需求以及觀賞需求,對于人們來說這屬于全新的感官享受和體驗。作為一種全新的生態建設方式,可食地景在節地和土地資源利用上發揮重要作用,人們除了可結合屋頂、露臺、社區花園、街頭綠化種植食物景觀,還可以使用城市荒地、廢地進行種植,最大限度地減少城市用地的浪費??偟膩碚f,可食地景的出現不僅僅優化了城市的環境,同時也幫助城市實現了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與進步。
在不同空間尺度上,可食地景有著不同的布局方式。大體可分為四種布局,第一種是規則長條形,先預留出種植時所需道路,規則分布保持整齊感,適合品種豐富的展示區。第二種是規則方形,種植形狀是正方形,陣列排布在場地,每個方格種植一種蔬菜,適合屋頂花園、私家庭院,方便打理。第三種是放射幾何形,由一個中心向四周放射出種植道路,在道路兩側種植,中心位置可結合噴泉、雕塑、小品等增加趣味性,多在歐式庭院中運用。第四種是曲線形,可結合場地高差、走向等成片種植,適合大面積或狹長的場地。

圖1 頤荷亞洲示范區

圖2 頤荷亞洲蔬菜走廊
可食地景的設計需要注意植物的種類,盡量選擇合適當地氣候、土壤、蟲害少的植物種類可以發揮出最好的景觀效果。經過分析之后發現,根據植物種類進行分類后,可食地景的分類主要有:糧食作物類、觀賞蔬菜類、觀賞果木類、可食藥草類、草本花卉類。
糧食作物類:水稻、小麥、玉米、馬鈴薯、南瓜、大豆、向日葵、油菜花。
觀賞蔬菜類:春菜、羽衣甘藍、紅葉甜菜、辣椒、番茄、洋蔥、西藍花。
觀賞果木類:楊桃、柿子、芒果、楊梅、石榴、柚子、金桔、檸檬、李樹。
可食藥草類:薄荷、金銀花、魚腥草、羅勒、迷迭香。
草本花卉類:三色堇、黑心菊、波斯菊、鼠尾草、掃地草、金魚草、蜀葵。
需要注意的是,選擇植物盡量避免單調,可以與色彩艷麗的草本花卉、趣味小品相結合,如在角落點綴陶罐,既可以儲存雨水便于澆灌,又增添場景趣味性。最后則是需要注意在庭院種植的過程中選擇蔬菜時盡量選擇擁有保健、食用、美化效果的蔬菜以及藥物,不僅僅能夠美化環境,更可以收獲綠色蔬菜。
最后分享下筆者項目——頤荷亞洲,該項目位于福州永泰大樟溪邊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起初,策劃提出運用“樸門永續”的田園生態度假理念的時候,遭到領導層的反對和質疑,他們一致認為在社區種植蔬菜沒有檔次,不夠美觀,而且在播種、蟲害、養護方面缺乏經驗,好在總經理的支持下項目才得以進展下去。筆者嘗試先在展示區運用可食景觀,設計了蔬菜走廊、時光菜園、開心果園,還在屋頂開辟了一片農場。設計前,筆者在當地進行了一次土壤、植物調研,收集了適應性強的蔬菜和果樹品種。施工前,邀請當地經驗豐富的村民前來指導施工,他們非常熱情,樂于分享種植經驗。先是在整好的場地上覆蓋一層有機土,接著播種蔬菜,移植果樹,最后從溪邊抽水灌溉,整個過程都在享受勞作的愉悅。
幾個月后,收獲的季節也是開盤之際,不少前來參觀的客人在此駐足、觀看、拍照,他們從郁郁蔥蔥的蔬菜走廊經過,好奇地撫摸著綠油油的春菜、小白菜,然后進入售樓部去品嘗這些美味的蔬菜沙拉和果汁。臨走時,客人們還可以領養一些喜歡的菜苗回去種植,你完全不要擔心這些蔬菜不夠他們消耗,因為附近的村莊有大量的儲備菜園,這些村民為我們提供足夠菜苗,大家一起照顧并分享收獲。既充分利用了農村勞動力,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又滿足了城里人的田園夢想。
頤荷亞洲的景觀讓人們感受到一種完全不同的美感。這片“開心農場”里有著非常豐富的色彩,植物按形狀和質地搭配起來——根本不遜色于高檔的裝飾性花園,而且更妙的是這些植物都可以吃,我們希望人們重新思考,到底什么是“美”?
作為一種未來城市中的新型園林景觀,可食地景的出現真正將實用性與美觀性進行了結合,同時也將田園與城鎮進行了結合??墒车鼐敖ㄔO的過程中使用的植物除了需要承擔著觀賞的作用,同時也需要承擔起生產作用,從而真正達到觀賞食用兩者兼顧的效果。在建設可食地景之前,需要充分考慮到蔬菜以及其他觀賞植物的生長季節,這樣在保證觀賞性的同時也能夠提升可食景觀的整體品質。以上都是可食地景在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需要解決的方面,并且都將決定可食地景能否真正成功。除此之外,在整個可食地景設計過程中,需要充分的考慮到植物自身擁有生長習性,需要與周圍的自然環境進行匹配,從而達到持續健康發展與進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