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哈爾濱市第八中學坐落于美麗的松花江畔,是一所與共和國同齡的市級重點中學。輝煌的歷史為八中積淀了深厚的底蘊,共同體的開放和融合又為八中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何偉校長發展共同體”的引領帶動下,共同體各成員學校打破了區域和校際的界限,實現了共同體學校間的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共進、全面發展,促進了教育均衡。
抗擊疫情,共謀出路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場疫情讓人們前進的腳步慢了下來,也讓孩子們暫時離開了課堂。面對突如其來的危情,“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是教育人發出的聲音。但如何組織線上教學,如何發揮最好的教學效果,是人們面對的現實問題。在共同體的組織下,各校積極開展了疫情信息分享、教研互助、線上管理經驗共享等。
3月30日,共同體成員校相聚云端,召開了以“科學把脈線上課堂,合理預期教學效果”為主題的高中線上教學總結會,對線上教學進行梳理總結,引發學校、教師對線上教學實踐的思考,并延伸至復學后線上與線下教學的融合與應用。各學校結合本校特點從平臺選取到錄課軟件,從組織教學到作業管理,從學生狀態到師生互動等進行了經驗分享和總結。
4月27日,“何偉校長發展共同體”全體成員校校長和聯絡員參加了主題為“疫情之下的‘教育大考如何求解”及“匯聚圓桌論壇,共享線上資源”的培訓學習,各位校長結合實際進行了問題反思和經驗分享,為下一步學校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借鑒與參考。創新思維、突破原有的工作模式,依托“何偉校長發展共同體”,我校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常規,聚焦網絡平臺、微信平臺,用共同體的智慧抵御疫情帶來的影響。在大疫之年,通過扎實的工作,我校教學質量不降反升。在2020年高考中,學校本科上線率較前一個年度大幅提升。
立足校本,打造特色
通過對共同體學校的觀摩和學習,學校充分借鑒和整合共同體各校優質教育資源,取長補短,立足本校特點,打造適合自己的特色發展之路。
直面校情,開展特色辦學,用“小語種”打開“大局面”。學生英語基礎較弱,學習興趣不濃,成為學生高考成績不高的重要原因。為此,我們積極應對,在強化英語教學的基礎上,面向國際,拓寬新視野,開辟新思路,尋找新出路,開展適合學生快速上手并更易取得好成績的“小語種”——日語教學。通過幾年的嘗試,學生和家長的認可度顯著提高,助力了學生在高考中取得更優異的成績。
注重教師成長,轉化觀念,教師實現由教到學的轉變。“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教師專業水平的提升是教育發展的根本,學校特別重視教師的成長與發展,普及新觀念,樹立新思想,引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實際認真思考、努力創新,設計出適合學生的學習模式,教師由教學設計者變成了學習設計師。
針對學生特點,樹百日目標,圓千日夢想。為了使學生及時看到自己的進步,調整不足。學校制定了學生百日成長計劃,把高中階段的一千天劃分成十個百日。通過對每個百日目標的設立和達成,督促學生不斷完善自我,最終成就夢想。
龍頭引領,多方參與,交流互鑒的活動方式讓共同體成員單位受益匪淺。共同發展,多元校園文化的碰撞,擦出了思想的火花,促使成員單位構建學校的頂層設計。共同協作,資源共享,何偉校長與專家們的無私分享、專業引領、名師輻射,促進了成員單位師資力量的提升。共同研討,交換經驗,促進了成員單位教學實力的增強。
(作者單位:哈爾濱市第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