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香
全球化和信息化賦予了教育嶄新的內涵,賦予了校長領導力嶄新的歷史使命與發展契機。在以學校為主要載體的教育變革發生之際,校長以其行政屬性與專業權威發揮著關鍵作用。如何發揮校長的主體作用與領導力,在理論與實踐中凸顯校長領導力的前導價值,在堅守與革新中引領學校成就于未來,成為教育領域必須面對的嚴肅而重要的課題。
內涵闡釋
從校長職責到校長領導力
在社會系統組織理論的范疇內,校長職責與校長領導力分別從管理與研究的層面探究人的發展與教育規律。如果說校長職責更多詮釋的是行政管理屬性,那么,校長領導力則從專業權威的視角將校長職責與學校發展進行了深度連接。
何謂校長職責?我國《義務教育學校校長專業標準》要求校長履行“規劃學校發展、營造育人文化、領導課程教學、引領教師成長、優化內部管理、調適外部環境”六項職責。在多元性的職責擔當中,校長成為學校愿景的規劃者、課程教學的領導者、優質資源的引進者、文化環境的塑造者……
何謂校長領導力?國內外學者關于校長領導力的概括大致有兩種。一種表達為:校長領導力是校長角色的影響力;另一種表達為:校長領導力不僅是校長的影響力,更是一個形成影響的過程。在靜態定義與動態實踐中,校長領導力從專業權威的內涵闡釋中,形成一個具有更加廣泛內涵的領導力系統,這一系統包含思想領導力、愿景領導力、戰略領導力、教學領導力、轉型領導力、課程領導力、道德領導力、文化領導力等,并綜合作用于教育與學校的全面發展。
情懷堅守
從終身學習到思想領導力
“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在教育本質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遵循教育普遍性規律,不忘教育初心,永葆教育情懷,堅守終身學習理念,堅守思想領導力,成為校長領導力體系最扎實的根基。
堅守終身學習理念,審視專業化進程中的校長角色與職能的轉變。一方面,校長系統學習已歸納或提煉出的專家型知識和技能,以提升專業能力;另一方面,校長堅持與時俱進,掌握新形勢下出現的知識和技能,以適應教育變革與教育轉型,如利用信息化手段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運用大數據開展學校評價等。
堅守思想領導力理念,精準建構學校管理體系。蘇霍姆林斯基說:“校長對學校的領導,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領導,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領導。”以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通州區第一實驗小學“發現教育”五步管理行程的建構為例,結合學校發展的不同階段,以思想領導力為初衷分析人員特征與管理角色,做到知人善用,用教育思想指引教育行為,為學校“發現教育”的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創新發展
從戰略規劃到多元領導力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從一所農村薄弱校成長為全國先進教育集體,學校的品質力與影響力不斷彰顯,教師的教育力與研究力不斷厚重,學生的學習力與發展力不斷提升。作為校長,筆者帶領教師團隊在回首中提煉經驗,在“心連心”中再出發。
面對教育實踐的實際獲得與學校教育的未來屬性,筆者深知需不斷創新校長領導力,形成校長領導力影響模型,發揮校長領導力的漣漪效應,以實現教育區域、學校及師生的創新發展。為此,筆者也做出了如下探索:持續創新“教學領導力、轉型領導力和道德領導力”構成“成長三元模型”,促進學生實際獲得;科學創新“愿景領導力、戰略領導力、文化領導力”構成“發展三維支架”,以不同時期世界背景下的教育發展格局,結合學校層級化發展的階段特質,在愿景規劃與戰略布局中,建構學校多元文化,建設適應學生成長的空間場域,創建教師成長共同體與學生學習共同體。
校長在聚焦教育當下與矚目教育遠方的同時,應堅守教育者的情懷,創新發展校長領導力,以奮斗者的姿態躬耕教育沃土,只為潤物無聲下的向上生長。
(作者系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通州區第一實驗小學校長)
責任編輯:李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