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 峰
教師培訓是教師職業發展非常重要的途徑,是教育發展的重要支撐。2020年3月,教育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做好2020 年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組織實施工作的通知》中,提出要提升培訓體系專業化水平,明確采取以需求導向、任務驅動、實踐取向、成果引領等方式完善教師培訓體系。當前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對教師培訓越來越重視,針對教師培訓的項目越來越多,但在一些項目的成效上往往有些不盡人意。我們發現,培訓項目在實施上常常聚焦的是培訓項目的策劃或流程的完成程度,而在培訓成果(效益)上有待進一步細化和提高。筆者在2019 年宜興市暑期引智培訓項目(小學英語學科)中運用OBE 理念,進行整體的項目管控和系統實施,并取得成效。
OBE,英文是Outcome-based Education,即基于產出導向的教育理念。該理念由美國學者威廉姆·斯巴迪(William G. Spady)在1979 年提出,此后經過逐漸演變與發展。1994 年,威廉姆·斯巴迪出版代表作《基于產出導向的教育:關鍵問題及答案》(Outcome- Based Education: Critical Issues and Answers),系統介紹了OBE 理念及其在實施中的一些關鍵問題及解決方法。在書中,威廉姆·斯巴迪對OBE理念進行了界定:“在某一教育培養體系中,圍繞以學生在完成學習經歷后應具備的能力來設計并執行培養體系中的每一個環節。即意味著開始就應對學生有清晰具體的培養目標,并根據目標進行課程體系設計、組織教學、評估教學成效,保證整個學習系統中的每一個環節都圍繞培養目標的達成。”可以看出,以產出導向為培養體系有兩個重要內容:一是有清晰具體的預期目標,二是構建適切的課程。OBE 理念的實施一般需要有學習產出定義(Defining)、產出實踐(Realizing)、產出評估(Assessing)和產出使用(Using)4個步驟。
OBE理念的根本在于以學習產出成果為目標對整個活動進行設計,教育培訓項目根據教師需求建立設置,而項目最終的指向為成果的產出效益。因此,OBE 理念運用于教師培訓是可行的,從教師培訓效果出發,對整個培訓課程進行設計,注重教師學到什么,而不是給了教師什么。OBE 理念實施的4 個步驟,即學習產出定義(Defining)、產出實踐(Realizing)、產出評估(Assessing)和產出使用(Using)也分別與培訓項目設計的需求分析、課程構建、實施評估和跟進完善相對應。
江蘇省教育廳暑期引智培訓項目是引進國外智力,培訓省內基礎教育教師的重要舉措,旨在開闊教師的國際視野,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如何有效實施宜興市2019 年暑期小學英語學科引智培訓項目?筆者依據OBE 理念的4個步驟來操作。
在項目開始前,做好培訓需求識別。與培訓對象、培訓對象的主管部門、培訓開發部門和培訓者溝通協調。
對于培訓對象,我們需要了解他們目前的專業層次、教學狀態、期望通過培訓得到哪方面的提升和這樣的提升是否可以實現等。通過調查得知,本次57 名學員全部具有本科學歷,英語師范專業的教師有39 名,這些學員3 年內沒有參加過引智培訓項目,任教的年限在4~15 年之間,執教學校包括市區小學和農村小學。他們期望通過培訓,在教學詞匯、語音語調和課堂教學方法等方面能夠得到提高。
培訓對象的主管部門希望通過引智培訓項目,增強培訓對象的教學技能,提升英語教師的口語水平,進而提高小學英語學科的教學質量。培訓開發部門則希望通過這種形式,讓更多的一線英語教師接受國外語言教學的先進理念和教學創新思想。培訓者希望將自己的實踐經驗,如語言教學法、課堂教學活動經驗分享給培訓對象。
通過以上對培訓對象、培訓對象的主管部門、培訓開發部門和培訓者各方需求的了解和分析,確定本次培訓的產出定義為4 個方面,即教學理念得到升華、教學內容得到補充、教學方法得到改進、教學能力得到提升,此4 個方面得到培訓項目四方的認同。
根據學習產出定義,與兩位國外教師進行課程設置溝通,在她們原有課程的基礎上進行協商調整,對為期兩周的課表進行了相關內容的開設。教學理念方面有教學設計理論與實踐,教學內容方面有國外小學繪本與教材的實踐,教學方法方面有課堂教學游戲設計,教學能力方面有課堂教學比較,等等。同時為了保證培訓效果,兩位國外教師對培訓對象教師預先提出了一些要求,如增加用于交流討論的英語詞匯量、思考自己的教學困惑。
在開班典禮上,我們向學員明確培訓的目標、內容和持續的評估要求。在開始培訓的第二天,我們實行產出評估的日常隨機檢測,在當天結束培訓任務后隨機對5 名學員發放效果調查問卷,問卷涉及的相關內容有:今天學習的科目中對自身是否有幫助,是否已解決某些困惑;是否與外教在課上或課后就教學研究進行交流,交流的問題是什么;對外教的教學建議,等等。效果調查問卷能對培訓活動進行很好的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完善外教培訓內容,并對學員的學習效果起到督促作用。
班主任分別對外教和學員的交流信息進行收集,為后面教學的微調與優化提供了有效支撐。如在培訓的第三天,外教在課堂上增加了學員的討論時間,讓更多的學員參與思考;在教學法方面進行中外同題材的繪本設計;在第一周布置與外教同課異構的任務,第二周第一天進行課堂教學實踐交流與分析,等等。尤其在培訓第二周的后半周,根據評估收集的信息,我們要求大量的活動或任務由培訓學員或學員小組來完成。其中部分學員表示,這次培訓是參加過的任務最重的一次培訓,但也坦言這樣的經歷收獲很大。
在最后一天半的培訓安排中,學員抽簽進行微課試上和說課。沒有抽到的學員完成微課講稿設計,著重研究設計理念、教學目標設定、重難點的教學方法、教學流程和板書設計。這樣的產出使用讓學員在真實的教學場景來展現自身培訓學習后的實踐能力。集中議課時,我們要求學員和外教梳理在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能力方面行知有效、操作性強的經驗。學員們在產出使用過程中所展示的課堂、微課設計稿和集中討論得到了培訓對象的主管部門、培訓開發部門和培訓者(外教)的肯定。培訓對象對此次培訓印象深刻,坦言這樣的培訓項目針對性強,收獲大,對今后的教研、教學很有幫助。
兩周的培訓后,我們隨機進行學校抽訪,學校對參與培訓的教師的業務能力提升給予了積極的評價。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培訓項目通過學習產出定義(Defining)、產出實踐(Realizing)、產出評估(Assessing)和產出使用(Using)4 個步驟開展活動,能夠對項目進行清晰的分析。在4個步驟的整體設計與實施中,教師在兩周的時間里體會到“學有所成”的愉悅,培訓達到預期的效果。基于OBE理念的教育培訓避免了培訓中的目標空泛、盲目,過程隨意、無序,效果無法檢測,使得培訓項目既有數量,又有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