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晨, 萬學峰
(1.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醫院皮膚科, 河北 保 定 071000 2.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皮膚科,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4)
近些年臨床采用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ALA-PDT)治療日光性角化病、淺表型基底細胞癌和Bowen病等,是一種有效治療淺表皮膚惡性腫瘤的方法。研究表明PDT治療淺表型基底細胞癌、Bowen病和日光性角化病1年清除率約為65%~100%[1,2],影響PDT療效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病變組織內卟啉物質的蓄積,通過增加卟啉物質在病變組織中的蓄積可提高PDT的療效,運用該方法治療不同類型的腫瘤是目前研究領域的熱點。靶向性原卟啉IX(PpIX)的蓄積可通過藥物前體ALAS旁路傳遞及抑制血紅素生物合成終端酶亞鐵螯合酶(FECH)而獲取。同時通過螯合鐵降低FECH的活性,增加該途徑中前體藥物誘導PpIX的蓄積。PpIX是一種底物以ATP依賴性藥物外排泵ABCG2(BCRP/ABCG2)[3],ABCG2蛋白主要位于細胞膜,也有報道位于線粒體內膜和細胞系的其它細胞內。ABCG2過度表達來源于人細胞系時可致細胞內PpIX的熒光降低,這與PDT療效的降低相關聯,當細胞孵育于含ABCG2抑制劑如煙曲霉毒素C[4,5]、Ko-134[6]或甲磺酸伊馬替尼[7]時,可逆轉ABCG2蛋白的過度表達。因此本研究采用人類細胞系(HaCaT表皮角質形成細胞,HSC-2基底細胞癌),采用ALA處理上述細胞系,在有/無ABCG2抑制劑甲磺酸伊馬替尼時,對卟啉物質的蓄積、ABCG2蛋白的表達及細胞內卟啉物質的定位進行評價。
1.1一般材料
1.1.1細胞系:人角質形成細胞HaCaT和人皮膚基底細胞癌細胞HSC-2購于武漢普諾賽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1.1.2主要試劑:細胞培養用DMEM培養基和胎牛血清購于Gibco公司,抗體ABCG2(BS-0662R)購自于博奧森,抗體GAPDH(AB-P-R 001)購自于杭州賢至生物有限公司,HRP標記羊抗兔二抗(BA1054)購自于武漢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磷酸酶抑制劑(S1873)、RIPA裂解液(P0013B)、PMSF(ST506)和BCA蛋白濃度測定試劑盒(P0010)購自于碧云天,ECL底物液(NCI5079)購自于Thermo,人原卟啉(EPP)ELISA試劑盒(ml711200)購自于上海酶聯,ALA購自于復旦張江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ABCG2抑制劑甲磺酸伊馬替尼(Imatinib)購自于諾華制藥有限公司,熒光線粒體探針(MitoTracker-Green)購自于碧云天(C1048)。
1.2方 法
1.2.1細胞培養及分組干預方法:人HaCaT角質形成細胞保存于達爾貝科改良Eagles’s培養基,內含5%胎牛血清和1%非必需氨基酸,人基底細胞癌細胞HSC-2接種于RPMI培養基中,其含有10%FCS。細胞在具有5%CO2和飽和濕度的恒溫培養箱中37℃恒溫培養。分組為:HaCaT細胞/HSC-2細胞作為空白對照組,HaCaT細胞/HSC-2細胞+ALA組和HaCaT細胞/HSC-2細胞+ALA+甲磺酸伊馬替尼作為實驗組。細胞干預方法為:細胞密度達24×104cells/cm2時鋪板,鋪板后24h分別給予濃度為1mM ALA和1uM甲磺酸伊馬替尼0.5ml,避光環境下孵育4h,處理上述細胞進行細胞蛋白提取、ELISA和細胞熒光染色試驗。
1.2.2細胞蛋白的提取:六孔板培養細胞,在細胞長滿的情況下每孔加入100μL含PMSF(100mM)的裂解液,于冰上裂解30min,然后用槍將細胞碎片和裂解液移至1.5ml離心管中,于4℃下12000rpm離心5min,將離心后的上清分裝轉移倒0.5ml的離心管中放于-20℃保存備用。
1.2.3蛋白濃度的測定:將蛋白樣品進行10倍稀釋,將BSA標準品進行稀釋,制成蛋白濃度為1,0.8,0.6,0.4,0.2標準蛋白。將PBS稀釋過的蛋白樣品、稀釋過的標準蛋白分別加入96孔板內,標準品各設2個平行孔,待測樣品設3個平行孔,每孔加入體積20μl。加入PBS的2個平行孔為空白對照。按50:1比例將BCA試劑盒中A液和B液進行混合,將混合液加入96孔板內,每孔加入200μL。37℃避光孵育30min后,用DG-3022A酶標儀測定OD568,根據標準蛋白濃度和相應的OD值計算直線回歸方程,根據蛋白樣品OD值,利用回歸方程計算出樣品蛋白濃度。
1.2.4Western blotting 半定量檢測目的基因表達:SDS-PAGE凝膠電泳梯度分離目的蛋白后將目的蛋白轉移至PVDF膜,5%脫脂牛奶室溫搖床封閉2h,分別加入ABCG2(1:1000)和GAPDH(1:1000)抗體4℃孵育過夜,TBST沖洗6次,5min/次,加入HRP偶聯二抗(1:50000)室溫孵育2h,TBST沖洗6次,5min/次,ECL顯影液顯影后,X光膠片壓片后依次放入顯影液顯影、定影液定影,沖洗膠片。晾干膠片,掃描膠片,用BandScan分析膠片灰度值。
1.2.5ELISA檢測:①樣品處理:細胞收集在EP管中,加入低滲溶液放入液氮3~5s后提出轉入-20℃冰箱(20~30s),再取出室溫解凍,重復三次。3000rpm離心10min,取上清檢測。②ELISA實驗步驟:加樣:分別設空白孔、標準孔、待測樣品孔。空白孔加標準品&樣品稀釋液50μL,余孔分別加標準品或待測樣品50μL。酶標板覆膜后37℃孵育30分鐘。棄去液體,洗板5次,每次浸泡30S,甩干并在吸水紙上輕拍將孔內液體拍干。每孔加酶標試劑50μL,加上覆膜,37℃溫育30min。棄去孔內液體,甩干,洗板5次。每孔先加顯色液A 50μL,再加顯色液B 50μL,震蕩混勻,酶標板加上覆膜37℃避光孵育15min左右。立即用酶標儀在450nm波長測量各孔的光密度(OD值)。
1.2.6細胞PpIX的共聚焦顯微鏡檢查:細胞接種到含ALA的35mm培養皿18h(24×104cells/cm2),細胞用PBS洗滌兩次。含或不含ALA(1mM)或甲磺酸伊馬替尼(1μM)的DMSO加入完整培養基,細胞在37℃,5%CO295%空氣的黑暗環境中孵育4h。3.5h后,細胞用500nM的熒光線粒體探針MitoTracker-Green(分子探針)在37℃條件下染色30min。405和488nm半導體激光光源并發射610~650nm和515~555nm的帶通濾波器分別用于PpIX和MitoTracker-Green熒光成像強度。對于每張圖像,采用100×油鏡Leica SP5顯微鏡(No11506210,徠卡顯微鏡系統,德國)觀察,1024×1024像素成像格式,每幅圖像掃描分辨率為200Hz。

2.1ALA和甲磺酸伊馬替尼對ABCG2蛋白表達的影響:Western blot 結果顯示,和對照組相比,在HaCaT細胞和HSC-2細胞中,加入ALA(1mM)處理后,細胞中ABCG2的蛋白表達明顯降低;在加入ALA(ALA)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入甲磺酸伊馬替尼處理后,細胞中ABCG2的蛋白表達更加顯著的降低(圖1)(P<0.01)。用BandScan分析不同處理組中ABCG2蛋白表達的灰度值并進行統計,得出的ABCG2的蛋白相對表達量的統計結果得出相同結論(圖2)。

圖1 Western bolt結果
2.2ALA和甲磺酸伊馬替尼對細胞內原卟啉含量的影響:通過人卟啉ELASA檢測試劑盒的檢測結果顯示,在人類HaCaT角質形成細胞中,加入ALA(1mM)處理后,細胞中總卟啉量明顯升高;在加入ALA(ALA)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入ABCG2抑制劑甲磺酸伊馬替尼處理后,細胞中總卟啉量更加顯著的升高;與HaCaT角質形成細胞相比,在HSC-2細胞中,加入ALA(1mM)處理后,細胞中總卟啉量明顯升高;在加入ALA(ALA)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入ABCG2抑制劑甲磺酸伊馬替尼處理后,細胞中總卟啉量更加顯著的升高(圖3)(P<0.01)。

圖2 Western bolt 數據統計

圖3 ELASA結果

圖4 熒光圖
2.3ALA和甲磺酸伊馬替尼對卟啉細胞內定位的影響:為進一步探討ALA和甲磺酸伊馬替尼對卟啉物質細胞內定位的影響,采用激光掃描共聚焦顯微鏡研究ALA誘導的卟啉在細胞內定位。用ALA分別處理HaCaT細胞和HSC-2細胞后,卟啉物質的熒光彌漫分布在所有細胞的胞漿中,尤其表現在HaCaT細胞;而HSC-2細胞內,卟啉物質的熒光集中分布在細胞漿及細胞核(圖4)。表明對不同的細胞類型,卟啉物質的分布部位有顯著差異。如前所述甲磺酸伊馬替尼與ALA共同孵育情況下,同時熒光染色試驗結果還顯示,HaCaT細胞和HSC-2細胞卟啉物質熒光強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圖4)。
基底細胞癌是一種最常見的皮膚惡性腫瘤,發病率不斷升高[8]。臨床多采用液氮冷凍、激光、微波、放療及手術等治療方法。近些年隨著新型光敏劑的不斷問世,為PDT的臨床應用提供了更佳的光敏劑,尤其適用于不宜進行傳統手術及非手術治療的患者,具有非手術創傷及良好的美容效果等特點。
本研究通過探討ALA及甲磺酸伊馬替尼對HaCaT細胞和HSC-2細胞內卟啉物質含量的影響以及對ABCG2蛋白表達的影響。在單一ALA作用的情況下,與空白對照組相比,HaCaT細胞和HSC-2細胞中卟啉含量增加;而ALA聯合甲磺酸伊馬替尼的情況下,較單一使用ALA處理相比,HSC-2細胞中卟啉含量增加更明顯。提示ABCG2抑制劑可增強HSC-2對卟啉物質的攝取,而細胞內卟啉物質的含量增加有助于提高PDT的療效。同時采用免疫印跡法檢測細胞ABCG2蛋白的表達,與空白對照組相比,ALA可降低HSC-2細胞中ABCG2蛋白的表達,而ALA聯合甲磺酸伊馬替尼可顯著降低HSC-2細胞中ABCG2蛋白的表達,有關ABCG2蛋白表達的研究結果與Bebes等研究一致[6]。有研究表明PpIX的細胞內定位模式對PDT的療效有重要影響,尤其對腫瘤細胞死亡的模式[9,10]。研究表明某些靶點對PDT的敏感性強,如在線粒體或溶酶體內蓄積的卟啉物質可加速細胞的凋亡,同時卟啉物質與質膜的結合可加速細胞的壞死,從而導致腫瘤組織的壞死[11,12]。本研究采用激光共聚焦顯微鏡檢查的結果表明,與單一ALA作用于HSC-2細胞相比,ALA聯合甲磺酸伊馬替尼可顯著增強HSC-2細胞內熒光物質的分布及強度,同時ABCG2抑制劑甲磺酸伊馬替尼可顯著影響不同細胞類型的卟啉物質蓄積、分布或聚集狀態[5,13]。
總之,本研究表明在HaCaT和HSC-2細胞中,ALA和/或ABCG2抑制劑甲磺酸伊馬替尼可提高HSC-2細胞內卟啉物質的含量,同時降低細胞內ABCG2蛋白的表達,從而為ABCG2抑制劑甲磺酸伊馬替尼聯合ALA可提高PDT的療效提供了理論依據,但對正常的角質形成細胞無此作用,為進一步采用ABCG2抑制劑在PDT治療基底細胞癌中的應用提供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