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設生態文明與經濟社會發展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經濟發展落后的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桂東縣,立足生態優勢,堅持生態強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生態優勢越發彰顯、生態品牌逐漸創響、生態效益顯著提升。面對經濟條件、思想觀念、產業結構、機制短板等諸多方面的制約因素,桂東必須堅持生態強縣這一核心,走綠色發展之路,著重從“項目、產業、平臺、環境”等方面入手,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全力擴大生態優勢,真正變生態優勢為經濟優勢,變生態效益為經濟效益,從而綠色崛起。
關鍵詞:新發展理念;生態文明;綠色發展
中圖分類號:D616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20)10-0021-02
2019年12月12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新時代抓發展,必須更加突出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盵1]要實現綠色發展,核心就是抓好生態環境保護與開發問題。生態環境問題,既是發展問題,又是民生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在不同會議場合上指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盵2]這為當前及今后貧困地區實現綠色發展堅定了信心、指明了方向。
一、推進綠色發展對于貧困地區的重要意義
(一)基于比較優勢的戰略選擇
生態良好是推進綠色發展的關鍵。加快推進綠色發展,就是要將貧困地區的生態比較優勢轉化為持續發展的后發優勢,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從而贏得比較優勢,贏得未來。
(二)加速轉型升級的有力引擎
貧困地區一般生態資源相對保護較好,從某種意義上講,“欠發達”“后發展”也并非完全是劣勢。相對發達地區而言,貧困地區向綠色發展轉型更具潛力更少阻力。加快推進綠色發展,就是著力打破粗放型的發展模式,實施生態、集約的發展模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向著以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為特征的方向轉變。
(三)推動科學跨越的必然要求
當前經濟發展面臨越來越突出的資源環境制約。城鎮開發用地緊張,生產生活資料大部分靠外地引進;煉硅、制磚等傳統工業高消耗、高污染的情況難以在短期內迅速消除;部分地區出現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現象,生態破壞導致的自然災害頻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就是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消費模式,從源頭上、從根本上邁過資源環境制約這道坎,實現新一輪的科學發展。
(四)實現富民強縣的必由之路
實踐證明,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兩者并不矛盾。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就是要在經濟生態化、生態經濟化這個綠色發展理念指引下,最大程度發揮和利用好獨特生態優勢,打造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游三個經濟增長極,集聚更多人流、物流、資金流,真正變生態優勢為經濟優勢,實現富民強縣的目標。
二、桂東推進綠色發展的優勢和困境分析
桂東縣位于湖南省東南部,地處湘贛邊界、羅霄山脈中腹,轄11個鄉鎮,總人口23萬,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在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文明發展理念下,為打造生態強縣,推進綠色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桂東縣先后編制出臺了《桂東縣生態文明發展戰略規劃》《桂東縣生態文明示范工程試點實施規劃》《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打造美麗桂東的決定》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桂東縣生態文明發展取得了初步成效[3]。特別是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確立了“綠色崛起,生態強縣”的戰略思想,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戰略地位,通過全縣上下一以貫之的努力,桂東的生態文明建設走在了湖南省前列,經驗做法得到推廣。在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過程中,桂東顯現出了得天獨厚的優勢,同時也面臨著不容忽視的困境。
(一)主要優勢
1.生態優勢突出。桂東作為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區,有著完好的原始森林與植被保護,森林覆蓋率達到85%,位居湖南省第一位[4]??h內空氣負氧離子含量高,2012年8月經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檢測,境內負氧離子含量平均為25 272個/cm3,創世界基尼斯紀錄,被認定為“世界負氧離子含量最高的縣”。2014年榮獲“中國深呼吸小城100佳”稱號;PM2.5指數常年平均保持在7微克/m3,常年冬暖夏涼,是不可多得的“避暑勝地,養生天堂”。
2.區位優勢漸顯。桂東北瞻衡山、炎帝陵,南峙五嶺、丹霞山,西臨東江湖、蘇仙嶺,東近贛州、瑞金城。隨著岳汝高速竣工通車,桂東融入了郴州“一小時經濟圈”,到達長株潭、贛閩、粵港澳等地也在三小時之內,區位優勢進一步放大。
3.發展優勢凸顯。近年來,桂東加快建設“兩型社會”,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著力培育具有桂東特色的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游等產業體系,初步建立了以生態、環保、綠色、休閑為基礎的綠色品牌,生態后發優勢有效發揮,生態經濟效益日益凸顯。
(二)發展困境
1.發展基礎薄弱。一是財政困難沒有根本改變。桂東是國家級貧困縣,本級財力總量小,主體固定稅源偏少,支出主要靠上級支持和財政轉移支付。2018年一般公共財政收入2.38億元,而實際財政支出卻大大超過15億元,財政收入缺口相當大。仍然面臨著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等一系列需要解決的民生課題,壓力很重。二是集約發展困難比較大。桂東是個典型山城縣,九分山半分水半分田,人口居住分散,土地也較分散,成片開發難度大,想要通過集聚發展降低環境承載力難度較大,環保成本較高。三是產業轉型難度大。桂東企業主要是一些中小企業,資金、人才、技術匱乏。缺乏在全市、全省有影響力的龍頭企業。同時,產業結構比重不盡合理,生產加工型企業少,群眾增收渠道單一,高新技術含量低,戰略新興產業仍然是短腿;三產欠發達,規?;⒓s化效應不明顯,轉型升級困難很大。
2.發展觀念滯后。一方面危機意識有待加強。對資源環境保護問題缺乏可持續發展思維,生態意識、憂患意識不強。另一方面,創新意識不強。生態文明是一場新的革命,需要不斷創新,形成與之相適應的生態文明意識和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但目前桂東一些干部群眾關于生態方面的改革意識仍有待增強。
3.機制短板制約。一方面,補償機制不健全。桂東縣堅持“有樹不砍、有礦不挖、有鳥不抓、有魚不捕”的生態保護戰略,并嚴把項目環保準入關,持續推進“三高一低”企業持續退出,自2014年以來,關停了多家大型化工企業,年均減少稅收5 000萬元以上,財政收支壓力日益增加。另外,考核機制也不盡完善。盡管中央已經多次明確指出,對限制開發區域和生態脆弱的“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取消GDP考核,但是配套措施未出臺,利益導向作用仍不明顯。因此,如何在經濟發展中保護生態環境,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實現經濟快速發展,對于桂東及其他的貧困地區而言仍然是一個重大考驗和兩難的選擇。
三、推進綠色發展的對策
(一)強化綠色項目支撐
在項目籌劃上,結合羅霄山片區桂東縣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在招商引資上,要強化選商引資,促進招商引資從數量擴張型向質量提升型轉變;在項目建設上,要著力構建審批、用地、用電、用工、融資等方面的聯合調度機制,建立項目審批綠色通道,有效加快項目推進速度。
(二)構建綠色產業體系
一是大力發展生態農業。依據桂東貧困縣優良的綠水青山資源,重點打造適合當地資源稟賦的特色農業,比如茶葉、楠竹、藥材、花卉苗木等農業特色產業,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二是大力發展生態工業。加速傳統產業按照生態化、低碳化、集約化的方向轉型升級,實現全縣工業經濟綠色發展,力爭“十四五”末年實現綠色工業產值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80%以上目標。三是做精綠色旅游。堅持桂東“十三五”“全景桂東、全域旅游、全民幸?!钡陌l展目標,把桂東打造成為生態綠色宜居、休閑觀光避暑度假、登山探險、科考獵奇等旅游目的地。引進一批高檔次、帶動力強的生態旅游和康體休閑項目,把“康養”與“休閑”打造成為在全省乃至全國有影響力的品牌。
(三)打造綠色發展平臺
要加快建設工業發展平臺,強化大平臺建設理念,把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生態工業園區、服務業集聚區和旅游休閑景區“四區”建設擺在當前桂東發展的重要位置來抓。以生態產業集聚區建設為突破口,以創建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區為抓手,為實現綠色發展搭建良好平臺[5]。
(四)營造綠色發展環境
良好的環境是競爭力,也是生產力。要全面開展環境綜合治理、倡導綠色生產生活方式,著力解決好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環境問題。加快環保產業發展按照PPP運行方式更多地與環保經營公司開展環境保護、污染處理等方面的戰略合作,加快推進城鄉垃圾分類收運、綜合處理和清掃保潔一體化服務,發展循環經濟,切實提升全縣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像桂東這樣的欠發達又擁有良好生態的貧困地區,只有把綠色發展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催化劑”和“助推器”,不斷釋放生態潛力、放大生態優勢,才能真正變生態優勢為經濟優勢,變生態效益為經濟效益,實現綠色崛起。
參考文獻:
[1]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 習近平李克強作重要講話[EB/OL].人民網,(2019-12-12)[2020-02-24].http://financ
e.people.com.cn/n1/2019/1212/c1004-31503693.html.
[2]習近平: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EB/OL].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17-06-08)[2020-02-24].http://theory.people.com.cn/
n1/2017/0608/c40531-29327210.html.
[3]讓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桂東縣生態綠色發展紀實[EB/OL].華聲在線,(2019-12-10)[2020-02-24].https://baijiahao.
baidu.com/s?id=1652493892345470110amp;wfr=spideramp;for=pc.
[4]白培生,李秉鈞,陳應時,羅正康.八面青山列翠屏——帶你走進生態桂東[EB/OL].(2015-12-27)[2020-02-24].http://lyj.hunan.gov.cn/ztzl/lshn_77586/201512/t20151227_2591014.html.
[5]劉振華.放大生態優勢,推進綠色發展[J].經濟與社會發展,2015(12).
收稿日期:2020-03-14
作者簡介:楊香軍(1979-),男,湖南永興人,講師,碩士,從事減貧與發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