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如期完成,雙方領導人星期三舉行視頻會晤,共同做出了這一宣告。這是中歐之間的大事件,對仍深受疫情困擾的世界也是個振奮的消息。這是個面向未來的重大決定,是的,人類不會長期深陷疫情之中,我們總要徹底走出來的。
中歐投資協定已經談了7年,其間的磋商有過30多輪,可想而知困難有很多。但最終完成談判,它驗證了一個道理:只要雙方有加強互利共贏合作的誠意,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分歧。確認并推崇這個道理對當今世界意義重大,因為在很多領域,我們經常處在是相互妥協實現一個中間方案,還是寧肯賭氣一拍兩散、甚至激烈對抗兩種不同選擇的十字路口。
一些西方人很喜歡探究一個協議的達成究竟誰讓步更多,以及己方要求是否得到了滿足,而且經常將這些問號上綱上線。其實任何協議只要是通過平等談判達成的,就不可能是單方面的勝利,雙贏和共贏是全球化時代的基本邏輯,中歐投資協定決不可能背離這個邏輯而開辟一條有影響的岔路。
那些關于你贏我虧貌似深刻、有態度的評論,往往是些嘩眾取寵的東西,而且視角極窄,嚴重缺乏戰略理解中歐投資協定的高度。當前的西方輿論場上,民族主義鼓動和意識形態高調特別好賣,但它們絕對是國家利益的偽劣產品。
這個意義深遠的中歐投資協定能夠在雙方的共同推動下完成談判,說明在這個各種激進情緒獵獵招展充斥輿論場的時代,理性并沒有退場,它經常沉默,但非常厚實,并且會在一些關鍵時刻一言九鼎。人類沒有理由沮喪,更沒有理由放棄。
中歐之間的合作還是很多的,中國與歐洲多數國家也都有雙邊投資協定,但爭議時有發生,與大環境的動蕩相互影響。中歐投資協定一旦最終簽署,將讓雙方相互投資得以在法律和規則的軌道上運行。世界本來就有點亂了,新冠疫情造成了更大混亂,中歐都是大經濟體,雙方的最新成果將給這個不確定的世界注入一種確定性。
我們必須前進,而中歐只靠貿易的獨輪走不了太遠,更何況還有很多意識形態等因素制造顛簸。有了穩定的投資協定,雙方合作將開辟出新的空間,形成動力的升級。這個協定已是中歐合作往深走且不泄勁別無選擇的方式,它的談判能在2020年底收官,這是雙方共同戰略魄力的寫照。
今年的國際關系整體偏緊張,中歐之間也沒少拌嘴,年底的談判結果催人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中歐關系的實質內涵究竟是什么?當今世界對地緣政治和價值觀的談論太多了,而公眾真正最關心的是和平發展。能夠促進和平發展的顯然是合作,而非對抗。中歐投資協定扣準了這條主線,也扣準了人心,所以它如期到來了。它是給中歐、也是給世界的新年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