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白云
[摘要] 在新醫改方案下,公立醫院的資金渠道更復雜,運作方式更豐富,對財務管理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在公立醫院的運營和管理工作中,財務管理是重要組成部分,其工作內容包括業務活動及日常運營中所涉及到的財務問題,財務管理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公立醫院的未來發展,就目前來說,新醫改方案將公立醫院的財務管理目標劃分為短、中、長期,要求其轉變財務管理理念,創新財務管理方法,進而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確保新醫改方案下公立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該文圍繞新醫改方案的內容和特點,分析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對策。
[關鍵詞] 新醫改方案;公立醫院;資金渠道;財務管理
[中圖分類號] R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20)09(c)-0192-03
[Abstract] Under the new medical reform plan, public hospitals have more complicated funding channels, richer operation methods, and higher an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financial management. In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public hospitals, financial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Its work includes business activities and financial issues involved in daily operations. The quality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directly affect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public hospitals. It is said that the new medical reform plan divides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objectives of public hospitals into short, medium and long-term, and requires them to change financial management concepts, innovate financial management methods, and then improve financial management levels to ensure that public hospitals under the new medical reform plan maximize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work.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cont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medical reform plan,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public hospitals, and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New medical reform plan; Public hospitals; Funding channels; Financial management
我國國務院于2009年下發了《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拉開了新一輪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序幕,其中公立醫院是該次改革的重要試點內容。在新醫改方案下,公立醫院的內外環境發生了重大轉變,財務管理是醫院管理工作中的關鍵環節,其質量高低不僅關系到公立醫院的生存、發展和穩定,還會對公立醫院的社會公益性發揮造成影響。就現階段我國公立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而言,存在著諸多問題,因此必須對財務管理工作進行創新和優化。在這樣的現實背景下,公立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如何順應時代發展需求和醫療改革需要,由單一核算型向多向預測和管理型轉變,在保證承擔社會責任的同時,最大限度地發揮公益性,成為了公立醫院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1]。
1? 新醫改方案下公立醫院的財務管理所存問題
1.1? 預算管理機制有待完善
在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工作中,預算管理是重要組成部分,預算管理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醫院財務管理質量的高低。就目前來看,我國大部分公立醫院的預算管理機制還有待完善,工作人員在對預算進行編制、評價、執行和監督時,難以發揮出預算管理的實際效果。公立醫院預算管理的缺陷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一方面公立醫院的預算管理工作人員缺乏預算意識,對預算管理未達到正確認知,執行過程流于形式,具有主觀性和隨意性,從而導致資金的運行效率低下。其次,公立醫院的預算管理人員在對經費預算進行調整時,常不嚴格遵照調整標準和流程進行操作,在未得到批準手續的情況下就執行經費支出,導致開支經費缺少合法依據,難以保障經費開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使得實際支出與年度預算存在較大差異,進而導致公立醫院的資金預算出現失衡情況[2]。最后就是公立醫院將預算管理工作歸屬于財務部門進行執行和管理,并未實現醫院的整體化管理,導致未收先支現象的出現,加上預算的編制方法和操作流程缺乏規范性和合理性,從而導致公立醫院的預算管理缺乏考核機制和監督體系,難以對預算管理工作進行有效監督[3]。
1.2? 成本核算不科學
我國部分公立醫院尚未建立或健全成本核算管理機制,導致工作人員對成本核算的錯誤認識,以為成本核算只是財務部門的工作內容,其他人只要將各項經濟支出在規定期限內進行上報就完成了工作任務,缺乏成本節約意識,進而導致醫院的成本核算工作難以滿足新醫改方案對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的要求。其次,部分公立醫院的管理工作仍然依賴于人工管理,并未借助現有的網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構建信息網絡管理系統,且未在各個科室配備專門的成本管理工作人員,這就使得管理人員無法及時了解各個科室的物資使用情況和資金流動情況,導致公立醫院的成本核算落后,缺乏科學性。財務管理人員在對各科室的綜合成本進行核對時,受到主觀因素的影響較大,存在人為盲目操控風險,難以有效管控成本費用,進而導致醫院的資金利用率下降,且易造成科室間或部門間矛盾,影響公立醫院的長遠發展[4]。
1.3? 固定資產管理混亂
公立醫院是國家的固有資產,具備較多較為貴重的醫療設備,但是醫院在對這部分固定資產進行管理時,常常流于形式,管理工作只停留在賬目核對方面,并未追究各項固定資產的具體使用情況,例如各項固定資產是否完好、是否還在使用等,導致資產盤查缺乏有效性,大量的固定資產無從查找及核算,進而導致公立醫院的資產不實。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大部分的公立醫院在對固定資產進行管理時,并未對各項固定資產進行綜合審查,在購置固定資產時未經過科學調查和論證就盲目引進,從而導致設備閑置情況的發生,增加了醫院的醫療成本支出[5]。
1.4? 融資渠道有限
對于公立醫院來說,要想實現自身正常、穩定運營,首先需要有較為強大的資金支持,由此可見,資金籌集對于公立醫院順利運營的重要性,同時也體現出資金籌集是其財務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只有滿足了資金充足條件,才能夠確保公立醫院的進一步發展。但是,立足于新醫改方案視角,縱觀我國公立醫院的財務管理現狀與融資現狀,當下公立醫院面臨著融資渠道狹窄問題,其主要的資金來源,就是政府的財政撥款補助,及公立醫院向銀行的貸款等,同時,公立醫院受到自身營業屬性的影響,主要職能不僅限于盈利,還承擔著福利醫療的社會責任。對當下的相關管理數據進行分析可以發現,當前我國公立醫院普遍存在著較高的資產負債率,超過了50%的公立醫院均存在有負債情況,有些公立醫院甚至出現資不抵債情況,在這樣的現實情況下,公立醫院的運營成本和風險增加,為其財務管理工作造成了較大阻礙。此外,由于銀行借款需要一定資產抵押,公立醫院一旦出現資不抵債情況,就可能導致其無法正常運營和發展。
2? 新醫改方案下提高公立醫院財務管理質量的策略
2.1? 完善預算管理機制
在新醫改方案下,公立醫院的財務管理需提高對預算管理的重視程度,完善并優化預算管理機制,以經營發展作為預算管理的目標,依據公立醫院的正常運轉和財務活動情況,編制出科學合理的業務收支方案和投資計劃等預算管理體系[6]。一方面,醫院需建立起專項負責預算管理的組織或機構,在遵照收支統一管理和統籌兼顧原則的基礎上,對原有的預算管理機制進行完善、創新和優化。其次,在公立醫院的財務預算管理中,需將收支預算作為工作主體內容,將各個科室均納入到預算管理工作范圍內,并采取逐層分化方法,將預算部門分為3級,第一級內容為公立醫院綜合預算,第二級內容為職能管理部門預算,第三級內容為醫療技術、臨床技術預算,在預算的各個層級均設置管理職責單位,該單位具備三要素,即院長辦公會、基層預算和管理職能部門。最后,公立醫院需建立起科學完善的現金流量預算機制,依據醫院資金的具體流動情況,對資金流出量進行合理劃分。除此之外,公立醫院還需建立起預算執行審核和監督機制,定期開展預算審核工作,落實預算管理,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預算編制工作要求公立醫院的全體醫務人員參與,以便其對醫院發展目標進行全面了解,明確自身的責任,從而調動醫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7]。預算一經審批下達后,醫院內的各預算單位必須要積極組織落實,將預算指標進行逐層劃分,從而形成完善的預算執行機制,確保預算管理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
2.2? 加強成本管理
公立醫院財務管理人員做好成本管理工作,有利于擴大醫院的收入途徑,增加醫院的收入空間。為保證公立醫院成本核算工作的順利進行,必須建立起成本核算組織,加強對成本的管理和核算。在成本核算工作中,經濟核算部門是核心內容,要求公立醫院的各科室均配備專業的成本管理人員,形成全院職工相互合作的成本核算系統,使全體職工形成成本意識,意識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從而確保財務成本核算管理的順利進行[8]。
2.3? 優化固定資產管理
在公立醫院的綜合資產中,固定資產占據著較大比重,是公立醫院開展業務活動物質基礎,同時有助于提高公立醫院的經營效率和管理質量。對固定資產的購置、使用和消耗進行管理,可確保國有資產的保值或增值。一方面,公立醫院需針對固定資產建立起專項管理制度,從制度上明確固定資產的購置、使用、核算、保管、維修和更新等流程,確保公立醫院的固定資產管理有據可依[9]。其次,公立醫院在采購設備儀器時,不可讓采購部門單獨決策,而是要讓采購部門與使用部門和管理部門一同決策,使用部門提供設備儀器的實際使用情況,管理部門出具管理報告,而采購部門在了解以上信息和市場行情、先進技術后,再采購各種設備儀器,并開展價格控制和質量控制,確保設備儀器的安全性、先進性和穩定性。除此之外,公立醫院的固定資產管理必須要明確歸于管理部門,實施三賬一卡的管理模式,借助現代計算機信息技術,構建出固定資產管理系統,對醫院各科室的固定資產進行實時動態管理。開展隨機抽查和定期核對工作,建立固定資產考評機制,可對各科室的固定資產使用情況起到監督和制約的作用,確保各科室的醫務人員重視并維護好固定資產,從而實現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的合理配置[10]。
2.4? 拓寬資金融通渠道
隨著新醫改進程的不斷加快,國家對于公立醫院的補助正在逐步降低,醫院在融通資金時不能僅依靠銀行貸款這種單一渠道,要想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必須有效拓寬資金融通渠道,形成多元化資金來源。因此,公立醫院需通過各種渠道進行融資,形成良性循環的融資機制,在這一過程當中,醫院可利用自身在社會上的地位、聲譽等進行融資,還可以借助信用貸款、融資租賃等方式,不斷拓寬自身的資金融通渠道,不僅能夠降低自身的財務風險,提高自身財務管理質量,還能促進公立醫院的長遠、穩定發展。只有多元化的資金來源,才能夠最大限度降低公立醫院的財務管理成本,進而形成更為合理的資本結構,為社會提供更為優質的醫療服務,承擔更為重要的社會責任[11]。
3? 結語
新醫改方案下,我國公立醫院的醫療競爭日漸激烈,由于醫院具有一定社會責任,因此其財務管理水平直接影響醫院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這一背景下,公立醫院必須加強成本管理和固定資產管理,創新財務管理模式,提升財務管理能力,從而促進公立醫院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黃捷.新醫改進入“深水區”,再論加強公立醫院成本管理[J].中國集體經濟,2019(35):137-138.
[2]? 王小京.新醫改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問題與解決途徑探析[J].中國市場,2019(32):164-165.
[3]? 李予寧.基于新醫改形勢下公立醫院財務績效管理機制改革研究[J].納稅,2019,13(31):124.
[4]? 包蕾,劉菊梅,仲鵬程.新醫改背景下公立醫院財務分析體系實證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9,27(30):244.
[5]? 許皓.內控視角下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J].中國集體經濟,2019(30):158-159.
[6]? 畢曉霞,劉超.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9(10):96.
[7]? 孫云科,周芯宇.新醫改形勢下公立醫院的績效評價與薪酬分配[J].財會學習,2019(29):204.
[8]? 潘朝暉.基于新醫改形勢的視角談進一步加強醫院財務管理工作[J].經濟師,2019(10):224,292.
[9]? 文符蓓.新醫改環境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J].財會學習,2019(24):49-50.
[10]? 梁冠玉.新醫改方案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24):101.
[11]? 王劍.公立醫院在新醫改方案背景下開展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對策—以黃石市中心醫院為例[J].當代經濟,2016(3):44-45.
(收稿日期:2020-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