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檔案
威海市曲阜學校于2016年9月投入使用,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占地165畝,建筑面積5.8萬余平方米,在校學生4077人,教職工274人。學校立足區域文化,確立“潤澤”為辦學理念,秉承“愛仁 尚禮 樂學 善藝”育人目標,不斷完善課程體系建設,優化實施策略,全力打造一所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特色學校。
校長檔案
宋志明,高級教師,主持過國家、省、市級課題若干項,發表論文十余篇,先后獲得優秀校長、師德標兵、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名校密碼
遠航的船不怕夜航,是因為朝著燈塔的方向;遷徙的大雁不懼遠征,是因為有頭雁的領航。宋志明校長如明燈引路般帶領學校乘風破浪,不斷探索與實踐,因地制宜,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教育相結合,確立“潤澤”教育的特色建設理念,開啟了特色建設的新篇章。
溯古啟今 "辦“潤澤”教育
威海市曲阜學校生源構成復雜,學生多為外來務工人員子弟,家長的家庭教育水平存在較大差距。不僅如此,在師資方面,大部分為近三年新入職的教師,其他教師則由外校、外區調入,市區名師、骨干教師比重小,業務水平參差不齊。面對不容樂觀的現實問題,學校決定將引領師生和諧向上作為特色創建的立足點,通過學校文化和辦學理念的熏陶,將師生的思想、行為協調統一,形成獨具學校特色的價值取向。
一念既定,方向明。多方論證中,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躍然眼前。首先,學校地處經區曲阜社區,名為“曲阜學校”,與孔子故鄉同音同字。而且校園東側有古漢墓群,漢朝正是儒家思想發展的鼎盛時期。更為重要的是,儒家思想倡導通過建立內心信仰、自我約束以形成共同的秩序,這一理念與學校的期盼不謀而合。于是,學校以儒家思想為根基,樹立了“潤德道顯 厚澤行遠”的育人理念,確立了“潤澤”教育的辦學特色,“愛仁 尚禮 樂學 善藝”的育人目標。
多維設計 "建“潤澤”課程
再完美的頂層設計,再先進的教育理念,都需要課程體系支撐。為此,學校以“潤澤”教育為核心,按照“由內涵到外延”的邏輯設計和“由實踐到理論”的驗證操作逆推,從四個層面、八個維度構建特色課程體系。
潤澤生長課程。包括學生生長課程群、教師生長課程群兩個維度。學生生長課程分為基礎性課程、拓展性課程、探究性課程三個系列,十二個分支,已基本完善(見下圖);教師生長課程目前以青年教師培養為主要內容。
樂學深思課堂。以學生的身心發展為起點,學段培養目標為終點,分學段打造,小學部為樂學課堂,中學部為深思課堂。
體驗式德育。以立德、融合、體驗為核心,不同學段德育側重點各不相同,小學部重在良好習慣養成,中學部重在誠實守信教育。
道顯校園文化。主要包括校園主題文化和賞識化人文管理兩方面。因目前學校的學制還未完整,師生數暫不穩定,校園文化建設將是學校下一階段的重點工作。
定制微課 "立“潤澤”德育
育人為本,德育先行。德育教育關乎學生、學校的未來發展,尤其在“思想大雜燴”的狀況下,學校更需德育先行。為此,學校將德育工作與課程融合,開發系列德育微課程,分年齡段、有側重點地推促學生成長,助力特色落地。
量身定制 "開發德育微課程
“小手指會說話”微課程。“餐廳到,不說笑,先把小手洗洗好。不挑食不剩飯,節約糧食很重要……”朗朗上口的餐前童謠下,餐廳里沒有了喧囂和吵鬧,只有靜悄悄的小手指在“盛開”。這一課程從低年級向高年級延續,中學部在此課程的基礎上開發出了“誠信餐前宣誓”微課程。不僅如此,學校還將課程延伸至家庭,通過家校協同教育,達到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高效共育。
“誠信考試”微課程。“誠信考試”的考場不設監考教師,以無人監考的方式,將以往空洞的說教變為看得見、摸得著的顯性評價機制,讓學生接受一次品德的考驗。誠信考場的進入并不簡單,它需要學生經過一個學期的誠信評價,然后個人申報,學校審核通過才可以。學校希望以此在孩子們純潔的心靈里種下一顆誠信的種子,引導他們誠信做人、嚴于律己。
抓住契機 "開展多彩德育活動
學校注重抓住有利契機,開展多彩的德育活動,給學生以參與、展示、感悟的平臺與機會。例如,巧用清明節、國慶節等節日契機,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激發學生繼承、發揚優秀傳統文化;走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活動,讓學生直面歷史,激發其愛國、奮斗的情感;組織民俗科技節、文化藝術節、校園文化大集等主題活動,以及“童心向黨”演講比賽、詩詞誦讀大賽等競賽活動,為學生搭建展示、實踐的平臺,將德育教育落到實處。
多項舉措的施行,不僅使學生更加自信、向上,而且幫助他們鑄造了正確的信念,形成了良好的品德,讓來自五湖四海的他們“潤”為了一體,也讓學校的特色建設真正落地。
特色引領 "創“潤澤”項目
特色建設步入正軌后,學校開始思索讓學校特色更具鮮明個性色彩的方法。多番思考后,學校決定打造特色項目,為師生提供更廣闊的舞臺。
書法項目。以“從小寫好中國字,長大做好中國人”為理念,學校開發了書法特色項目課程,讓學生從橫、豎、撇、捺的筆墨變化中,感受濃郁的文化底蘊。從開學第一天的“開筆禮”儀式,到課堂“兩筆字”課程的開發和實施,再到周達標評價、各類書法相關社團的開設……書法項目潤浸學校教育教學的始終。近千名中小學生與書法家們齊聚威海市曲阜學校,參加中央電視臺2018春節春聯征集書寫活動,這是對學校書法特色項目的充分肯定。
創客項目。該項目以機器人為核心,無人機、3D打印協同發展。在既無資金也無經驗的情況下,學校從零開始,由專任領導帶隊,組建科技團隊,開發并實施了行之有效的編程課程、實訓手冊。三年來,機器人項目先后獲得省級大賽一等獎兩人次、二等獎八人次。無人機項目在2019年獲得了“威海市中小學無人機飛行比賽”前兩名的好成績,同年,學校成為“威海市首個省級航空模擬飛行基地”。
球類項目。基于學校學生基數大,身體素質較好、吃苦耐勞、勁頭足的特點,自2018年起,學校開發和實施了足球特色項目。通過組建“三梯隊伍”,開展“三階聯賽”,實行“對標競賽”,組織“足球文化節”等活動,不斷推進足球項目發展。2019年,學校引入西班牙籍足球教練,同年5月獲得“威海市足球特色校園”稱號,同年12月通過了“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驗收。
以足球特色項目為紐帶,學校與威海市體育局、威海市體育運動學校于2019年建立合作,引進棒壘球、橄欖球兩大球類項目,建成了山東省首家學校標準的棒壘球場地,承接了全國青少年MLB棒壘球聯賽選拔賽。同年,學校被授予“全國青少年軟式棒壘球實驗學校”的稱號。
“回顧以往,我們更堅定了做‘潤物細無聲’的慢教育的決心,希望師生在每一堂課中都能汲取一點養分;在每一次活動中都能得到一點收獲;在每一天的學習和工作中都能有一點進步。用點滴的收獲滋潤成長,相信在不遠的將來能夠‘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特色建設的路很長,唯有靜下心來,才能扎實走好每一步,宋志明校長對未來充滿信心、滿懷期待。
(記者:周建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