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機制,走開常態化兵員征集路子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警備區政委 "高步明
實施新的兵員征集政策,意味著征兵工作正在由“季節性、階段性”向“全年度、常態化”轉變。征兵辦季節性抽調人員集中辦公,時間相對較短,甚至一些崗位沒有指定專人負責,工作人員流動大、變化快、穩定性差,這樣的做法,與“一年兩征”對征兵工作提出的常態化、規范化、專業化要求不相適應。
如何建立專業固定的兵員征集機構?一是分層級配強征兵辦人員力量,縣級以上政府征兵辦為常設機構,統一機構設置、人員編制、職能任務、運行機制和經費保障,鄉鎮退役軍人服務站和基層征兵工作機構則可融合抓建。二是突出重點,抓好高校主陣地,高校征兵工作站不能只掛牌子不定編制,要制定出臺相關政策文件,定人定崗,同時明確高校承擔的動員征集任務,與學生就業創業工作有機銜接,激發高校征兵內在動力。三是完善征兵法規體系,從法律層面明確各級政府在征兵工作中的主體責任,加強對征兵責任落實情況的督查問責,將征兵工作納入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績效考核,確保專業機構能夠高效運轉。
加強政策優待,激勵高素質青年參軍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軍區政委 "馮 "毅
征兵工作是強軍興軍的源頭工程,是國防建設的基礎工程。隨著大學生逐步成為兵員征集主體,征兵工作的重點必須由征夠數量、達到比例向提升質量、聚力備戰轉變。“人才高地”的形成離不開政策制度作支撐,需要著眼兵役工作全過程、全要素,構建完善“吸引入伍、激勵在伍、服務退伍”的兵役工作政策體系。
出口關乎入口,退伍連著入伍,如果就業安置的出口梗阻,就會影響兵員入口通暢。只有軍地齊心協力,排解退役士兵的后顧之憂,才能更好地聚合從軍報國的聯動效應。湖南省軍地把政策激勵的重點放在退役安置和就業創業上:明確退役大學生士兵參加鄉鎮(街道)公務員和事業單位招錄(聘),與村(社區)干部、大學生村官共享不低于30%的招錄計劃;專武干部主要面向退役士兵定向招考;退役大學生士兵自主就業可享受多項財政補貼和稅收減免。
(選編自《中國國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