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專業精讀教學是高校實施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課程,對于提升高校英語專業學生的語言技巧以及應用能力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以英語專業精讀教學中的思辨能力培養為主要分析和研究內容,從思辨能力在英語專業精讀教學中的具體體現和具體原則出發,研究英語專業精讀教學中思辨能力培養模式的構建。
【關鍵詞】英語專業;精讀教學;思辨能力;培養模式
【作者簡介】方哲英,中南大學外國語學院。
引言
近年來,隨著高校及教師對學生思辨能力培養的認識不斷提高,加上以往英語專業精讀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學生語言技能的培養,缺乏思辨能力培養的弊端已顯現出來,因此加強思辨能力培養工作對于構建更加科學完善的英語專業精讀教學思辨能力培養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英語專業精讀教學中的思辨能力培養相關內容
1.英語專業精讀教學中語言學習與思辨能力的相互關系。(1)相關概念。思辨能力在英語專業中的應用可以看作一種學習方法或者理念,其具有系統性特點,用于反映交際語言觀念和學習觀念,并且可以支持多種課堂操作應用程序。它屬于對語言學習本質以及規律的創新認識,包含英語專業的技能課程改革、提升以及發展過程中實施教學創新應遵循的原則。
(2)思辨能力培養在精讀教學中的地位。英語專業精讀教學以提升學生對語言知識的獲取、知識運用、問題分析、獨立見解以及創新能力為主要目標。需要不斷加強教學模式的創新研究與應用,加強思辨能力的培養,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自主思考、邏輯思維能力為主要目標。由此可見,思辨能力培養模式的構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推動學生語言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和基礎性地位。在設定培養思辨能力目標時,應首先明確思辨能力的重要性。思辨能力不是聽說讀寫之類的所謂技能,它是人存在的方式與狀態,其意義遠遠超出了語言學習本身。
(3)語言能力和思辨能力的融合。英語專業精讀教學中培養思辨能力,是在語言能力和思辨能力融合的基礎上對培養模式的創新,語言能力包含語法、語篇、語言應用、組織、策略等方面內容。思辨能力從某種意義上也可看作語言能力的一部分,是豐富語言意義、提升語言邏輯性和嚴謹性的重要基礎。因此,思辨英語教學模式的構建是以英語語言能力和思辨能力融合為基礎和前提的。
2.英語專業精讀教學中思辨能力培養的目標。(1)思辨能力融入教學目標。加強思辨能力在英語專業精讀教學目標中得以明確,可以將其有效落實到英語專業的階段性教學過程中,從不斷豐富思辨能力培養元素、教學目的、學習形式等方面促進教學目標的確定性。以《大學思辨英語教程》的教學內容為例,該課程從英語的聽、說、讀、寫四方面在每一冊和每一單元都對思辨能力培養目標進行明確規定,提升了教學的精準性。
(2)思辨能力納入測評機制。課程教育測評機制是思辨能力培養教學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測評內容的全面性,注重學生思維能力培養,是推進英語專業精讀教學實現全面改革創新的重要保障。以詞語教學內容為例,不僅需要考查學生對詞語書寫、應用方面的能力,還需要加入詞語內涵以及不同場合應用的區別。以“After taking a shot with his bow,the archer took a bow.”為例,bow具有不同含義,因此加強思辨能力在測評機制中的應用,可以更為全面地掌握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
(3)豐富思辨能力培訓內容。學生思辨能力以豐富的培訓內容為基礎,需要充分發揮豐富培訓內容所具有的思辨能力提升作用。培養學生正確運用相關證據展開自主思考和辯論活動,從豐富的培訓內容和方式中,不斷摸索研究,進而進行相應的反思與總結,達到提升自身思辨能力的作用。
(4)注重反思認知能力培養。思辨能力培養過程中,“辨”具有辯論的含義,注重學生對自主思考結論的反思,充分體現辯證思維邏輯,使學生通過反思活動發現自身存在的認知局限性,還可通過反思價值、動機、利益等確保自己可以在進行評價、推理、闡釋過程中做到公正、公平、縝密、客觀、實際。
(5)激發學生自主探究欲望。思辨能力在英語專業精讀教學中的培養,還以激發學生自主探究欲望為主要內容之一,需要在教師的引導和指導下,通過問題設置、作業布置等來激發學生對未知學習內容的探索欲望,進而提升學生以問題為導向進行知識探究的意識與能力,提升學生的思辨能力。
(6)提升學生自我認識能力。思辨能力培養過程中存在較多辯論內容,比如辯論競賽活動、小組討論等,使學生有機會接觸到更多論點和相關知識,從中也可發現自身存在的認知局限性、語言能力滯后性及自身所具有的優勢等。由此可見,思辨能力培養對于提升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有重要作用。
(7)創新思辨英語教學模式。思辨能力培養需要注重創新教學方法、目標、內容等方面的改革與創新。以教學方法的創新為例,開展任務型、合作型教學,可以以任務布置或者團結精神培養作為教學目標,達到教學模式的創新,提升學生在不同教學過程中的綜合能力。
(8)豐富英語教學知識內容。英語專業精讀教學對于教學知識、材料的依賴性極高,思辨能力培養同樣需要通過豐富教學知識和內容,運用具有思辨培養特點的教學內容來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豐富英語教學知識內容可以根據豐富的教學主題,融入文體性、學術類、思想教育類等教學內容來為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和提升提供豐富素材。
二、英語專業精讀教學中思辨能力培養模式構建研究
1.加強英語專業精讀教學課程設計。(1)減少英語技能培養課時。當前我國高校英語專業精讀教學在開展技能培訓方面占用了較多課時,缺少思辨能力培養條件,可以通過減少與英語技能培訓相關的課時,來增加豐富的課外英語閱讀材料、測試型教學內容等來達到培養學生思辨能力的作用。比如減少對單個詞語含義的單純解釋,通過增加多個 Concordance(詞語)并提供Scaffolding(教學支架)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通過辯論、討論的方式進行詞匯含義的理解與運用,提升學生的詞語運用能力并加強記憶力。以achievement這個單詞的學習為例,為了提升學生的詞語思辨能力,可以將其運用到不同的句型中進行理解。“That was quite an achievement”和“Schools award scholarships for high academic achievement”兩個句子中,achievement分別表示成就、成績的含義,使學生通過不同情景認識到了一詞多義,并加深了詞語含義的認識層次。
(2)增加英語知識培養內容。思辨能力的培養對于學生英語知識素養的提升起著重要的作用,在教學內容中融入語言學和實證研究方法等相關知識內容,對于培養學生在思維應變和方法運用方面的能力可以起到引導和提升作用。針對不同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總結、知識歸納、論證思維訓練等,提升思辨素養和能力。大學英語教材中曾提到“If you don't have a lot of good English articles stored in your brain, you can't express yourself freely in English”(如果你腦子沒有儲存大量好的英語文章,你就不能用英語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這也說明了豐富知識培養的重要性。
(3)注重學生思辨能力培養。在提升學生思辨能力方面,可以多利用案例分析、情境教學、小組討論等教學方式,借助教學內容,通過營造相應場景,使學生通過小組間的討論,充分發表自身意見和講解。既可使學生將自身意見加以抒發,還可使其獲取更多不同觀點和思想,利于激發學生思辨思維、邏輯。以“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的教學內容,通過開展小組討論教學,使學生結合自身情況,將學習英語過程中遇到的難忘事情進行表達,既可以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以總結其他學生的不同感受以及認知,結合題目,最后給出較為全面的學習總結。
2.不斷健全英語專業精讀測試機制。(1)建立多樣化的測評機制。傳統的英語專業測評機制多以紙質考試形式作為最終評價結果,對于學生的語言能力、思辨能力無法起到有效評測作用,使測評工作存在較大的局限性和不合理性。加強創新教學模式的構建還需要從健全和完善測評機制出發,通過構建多樣化的測評機制,使英語專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反思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以及思辨綜合能力等得到更加全面的信息收集和考核測評,提升測評工作的科學合理性。
(2)科學設定思辨能力標準。思辨能力標準實施量化管理,可以提升教學目標的明確性、邏輯性。在考核測評機制中加強思辨能力標準的科學設置,需要加強學生自主思考、探索、自信等方面指標的制訂。具體到實際設置工作中,可以將學生在課堂表現、參與活動積極性、活動成果、知識儲備等方面的相關信息納入思辨能力標準設計中。適當降低基礎性、技能性知識考核分數,提升思辨能力教學內容的分數比例等。
(3)建立多樣化的測評途徑。多樣化測評途徑的建立主要指的是英語專業精讀課程考核測評方式、方法以及測評主體方面的多樣化建設。在測評方式上,需要加入階段性測評,增加測評次數,改變傳統的期末測評方式。依據課程教學內容,進行單元或階段劃分,每個階段教學結束后,即開展相關知識學習、掌握、運用、創新方面的測試。期末測試之后,將階段性測試結果按一定比例或者平均分數形式和期末測試進行融合,提升測評方式的全面性。
結語
綜上所述,思辨能力在英語專業精讀教學中應用,需要將思辨能力融入教學目標、納入測評機制、豐富培訓內容,注重學生反思認知能力的培養,不斷激發學生自主探究欲望,提升學生自我認識能力,創新教學模式以及豐富教學知識。思辨能力的融入是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推動力,是高校實施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彭曉風,朱江.大學英語精讀教學中思辨能力培養模式構建研究[J].內蒙古財經大學學報,2021(2):65-68.
[2]王永婕,龐笑.獨立學院英語專業精讀教學對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J].海外英語,2019(5):53-54.
[3]伊蕊.高校英語專業精讀課思辨能力培養課例研究——以《大學思辨英語教程精讀3:社會與個人》第六單元為例[J].中國外語, 2020(3):70-76.
[4]張宏武.基于互動協同理論的高校英語專業精讀教學模式探析[J].考試與評價(大學英語教研版),2018(4):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