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皓雪 張紫葉 吳宇欣 張迪 朱睿

【摘要】基于學科融合的“共享英語”服務平臺是為了適應應用技術型大學學科融合的發展趨勢,針對有需求的學生群體求學時期的普遍需求和針對性需求,通過整合和優化各類英語學習資源,提供可以共享共用的資源服務,從而為滿足這類學生群體的公共需求、針對性需求,提供統一的輔助解決方案,達到幫助他們減少不必要的嘗試和投入,進而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升華平臺共享功能的目的。本文旨在通過介紹基于學科融合的“共享”英語服務平臺的必要性、服務群體、建設途徑來討論基于學科融合的“共享”英語服務平臺的推進方式,從而明確它的意義。
【關鍵詞】學科融合;共享英語;服務平臺
【作者簡介】尹皓雪,張紫葉,吳宇欣,張迪,朱睿,中國礦業大學銀川學院。
【基金項目】2019年寧夏回族自治區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基于學科融合的‘共享英語’服務平臺”(項目編號:寧教函[2020]58號S202014200014)。
一、基于學科融合的“共享”英語服務平臺的必要性
2021年1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共同印發通知設立交叉學科,為我國第14個學科門類。這是各類學科在發展的過程中,從分到合的演變。學科的交叉除了知識的屏障,還有學科間思維方式的滲透,跨界知識的邊界由此得以擴展。
1. 學科交叉融合的必然趨勢。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的需求之下,英語學科在學科交叉融合的變革中首當其沖。為了順應學科交叉的趨勢,很多應用技術型大學在英語教材的選擇上已經先決性服務了經濟、數學、表演學等專門的學科知識,在學科知識的應用過程中發揮了英語的服務作用。這也是英語首先與其他學科融合交叉的體現。
2. 英語的應用性。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除了語言性功能,最直接的是應用型功能。更多的應用技術型本科院校學生對于英語的應用型需求高于語言性需求。具體而言,就是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英語應用型需求。
二、基于學科融合的“共享”英語服務平臺的服務群體
為了向有不同英語語言服務需求的學生提供服務,應充分利用線上和線下兩種平臺,做好針對性服務。這種服務是從學生群體出發以需求為導向的,為了防止拼湊新平臺的出現,平臺的服務群體應該作出具體的層次劃分。
英語的服務受到時間、場地和天氣等條件的限制,無法智能化、針對化、平臺化。為促進英語學習資源的共享,方便學生及時得到有效的英語服務,助力應用型人才培養,并提升共享英語團隊成員的創新能力,建立“共享英語”服務平臺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具體而言,共享英語服務平臺為四類學生群體提供必要的語言服務。
1. 服務于應用技術型大學的本科生中參加英語才藝展示類型競賽的學生。平臺為這些學生提供之前獲獎選手在英語展示環節的所有選用文字材料和外語展示資源。同時,平臺內為該群體學生提供獲獎冠軍進行英語風采展示的訓練和心得介紹、后期培訓,以及跟蹤服務。
2. 服務于應用技術型大學的本科生中,準備參加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考研英語的學生。根據學生的需要精選學習資源、題型數據、分值分布等有效信息,分享在平臺中,充分發揮平臺的共享作用。
3. 服務于應用技術型大學的本科生中能夠通過搭載本項目平臺提升學科英語應用能力的學生。英語類學科競賽中包括英語專業學生、非英語專業學生參加的多種門類競賽。服務平臺下的成員擁有“國才杯”等高水平賽事的獲獎經歷,可以提供賽事準備、應賽等信息的分享,從而發揮平臺的共享作用。
4. 服務于應用技術型大學的本科生中參加不同學科的國際級別(英語要求高)學科競賽的應用型拔尖人才。在很多學科的競賽中,英語已經成為應賽的“官方語言”。以“亞太地區數學建模大賽”“美國數學建模大賽”為例,平臺下有大賽的獲獎者,也有大賽的指導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共享的作用,讓英語的服務性得到更縱深的應用。
三、基于學科融合的“共享英語”服務平臺的建設途徑
“共享英語”服務平臺是為了適應應用技術型大學學科融合的發展趨勢,針對特定的學生群體一定時期的公共需求,通過整合和優化各類英語學習資源,提供可以共享共用的資源服務,包括學習資料、比賽經驗、比賽經歷、備考資料、學習方法以及學習渠道,從而為滿足這類學生群體的公共需求,提供統一的輔助解決方案或達到幫助他們減少不必要的嘗試與投入,進而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升華平臺的共享目的。
1. 線上服務平臺。線上服務平臺主要是利用學生經常使用的微信,通過前期調研,了解學生的普遍服務需求,有針對性地在微信公眾號上推送內容進行共享服務。此外,利用微信群為學生提供交流、討論的平臺,讓學生得到更多的咨訊,也可以把握服務的質量,讓服務團隊在微信群中作出有針對性的回應,以提升服務的質量。
2. 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作為線上服務平臺的主要載體,主要通過定期進行四六級考試專項做題技巧、四六級考試做題經驗分享,為大學英語四六級備考考生提供共享英語的服務。在平臺下,通過已經考過的學生的親身經歷和有效的做題技巧的分享,備考學生得到應用型服務。平臺提供咨詢、經驗分享、留言等服務內容。
(1)微信群。使用微信群進行分享和討論,是基于學科融合的“共享英語”服務平臺的有效載體,是對微信公眾號的必要補充。
微信群作為多人分享交流的網絡互動平臺,支持文字、語音、圖片、視頻等信息的快速傳播,形式多樣,且互動顯著而方便。
微信群可以實現無紙化即時通訊,且互動過程有著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的優勢,參與范圍也更加廣泛。微信公眾號也可進行信息和經驗的分享,但互動的功能有限。而微信群互動性強,實時互動的功能更是微信公眾號所欠缺的。
因此,微信群作為線上共享英語的必要平臺,跟微信公眾號聯動配合,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2)線下。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對于大多數應用技術型本科院校的學生來講是舉足輕重的。大多數學生對于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題型的備考、應試經驗和突發狀況的應對都缺乏了解和準備。
①英語四六級考試經驗分享交流會。許多學生擔心自己沒有對于四六級考試的正確認識。已經考過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并且成績理想的學生用走進教室,分享交流經驗,讓不安惶恐的備考學生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恰當備考,安心應考。請已經通過考試的學生針對性講解新聞、對話、短文理解的答題技巧,課下練習、備考安排等經驗,并開展當堂提問、現場互動,能夠產生理想效果。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閱讀題分值最大。讓閱讀題得分最高的學生通過分享交流的方式,告訴備考學生詞匯積累在做對大分值題目方面的重要性,更加具有“現身說法”的意義。
這樣再結合公眾號中分享過的考試流程、時間節點、注意事項,能夠更加升華服務的質量,同時也起到強化運用學習成果的作用。
②考研英語經驗分享交流會。考研英語的題目不同于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所以在分享人的選擇上,一方面要選擇那些與普通學生的基礎差距不十分明顯,但經過合理科學的復習最終取得好成績的學生。同時,考研英語的經驗分享可以讓學生明白詞匯積累、完形填空、閱讀理解、翻譯、寫作不能同時兼顧,是需要分時間分步驟各個擊破。
考研英語的經驗分享者可以讓備考學生明白單詞的鞏固積累是所有題型都需要考量的,是貫穿始終的。因此考研英語經驗的分享會提升學生對詞匯的積累重視程度。
平臺依賴有效的團隊服務,整合了不同學生群體的英語學習服務需求,幫助沒有英語學習計劃而有英語學習需求的學生制訂學習規劃。通過線上的圖文資料和學生的現身說法進行線上線下平臺的結合,實現了英語服務功能的優化。
四、基于學科融合的“共享英語”服務平臺的特色
1. 基于學科融合的“共享英語”服務平臺建設的過程中,建立一個由不同專業的學生組成的團隊。項目成員所擅長的英語服務技能各不相同,可以有效地實現互補和學科融合。
2. 實現兩個面向。
(1)基于學科融合的“共享英語”服務平臺面向大多數專業有語言服務需求的學生。比如非英語專業學生找平臺服務團隊中的英語專業學生,幫助潤色和修改畢業論文的英文摘要。
(2)基于學科融合的“共享英語”服務平臺面向應用型拔尖人才中有語言服務需求的學生。比如參加各級各類高水平學科競賽的學生,他們需要以英語為參賽語言,團隊中有參賽經驗的學生就可以提供服務。
(3) 基于學科融合的“共享英語”服務平臺主要提供三類服務:①交叉學科的才藝競賽的英語語言類展示服務。為展示語言的學生提供經驗、分享材料,開展現場英語問答環節模擬等針對性語言服務。
②為參加大學四六級考試、考研英語考試和英語類學科競賽的學生提供經驗咨詢、經驗分享、論文輔助翻譯等服務。
③為應用型本科院校中的拔尖人才,比如參加國際學科競賽的學生,提供英語翻譯資料查找等高質量、高級別應用型英語服務。
五、結語
服務平臺有資訊比較集中的優勢,所有資訊都是經過討論、試驗、加工而后推廣成為信息資源公共服務的。
為學生群體提供的服務,不僅是開放的,而且是系統全面的。平臺的開放性和共享性降低了學生到處尋求資源、到處考察平臺的成本與風險,也節省了學生寶貴的學習時間,提升了學生學習的針對性,優化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平臺的針對性是平臺的有效支撐。平臺按照學科、專業和服務需求來組織資源,又根據不同資源的特點來設置服務的內容。所以,服務平臺不僅跨專業跨學科,也從一定程度上涵蓋了資源的共享、團隊的協作和科技成果的轉化利用。既滿足了學生的學習需求,又優化了團隊的服務內容,從而夯實了平臺的堅實基礎。平臺建設的過程中,努力發揮了資源的最大效能,降低了人力、場地等成本,實現了共享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魏學軍,劉怡諾,張玉星.學科交叉融合平臺的構建——以河北農業大學為例[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8(4):66-69.
[2]王瓊,李育衛.網絡環境下微視頻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英語廣場,2018(3):80-81.
[3]周浩.淺議英語學科的融合與建設[J].東京文學,2008(11):87.
[4]牟紅梅.借助電子白板平臺 構建自主英語課堂——交互式電子白板與英語學科融合研究[J].校園英語,2016(14):96.